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今晚的主攻对象
    <b></b></div>                  《群众创造了加快养猪事业的介绍》。

    江海和蔡文升同时骇然,他们怎么没注意到这条新闻。

    在他们的印象中,主报就是上级的传声筒。

    都是用来宣传口号的。

    绝不会刊登这些教人养猪、种菜……搞活经济的文章。

    但眼前的事实告诉他们,风向变了。

    同样,日后赫赫有名的柳传至也意识到了这点,并立刻决定以身试险。

    随着江山一张张报纸的翻面

    《解方日报》上《也谈望乡》的新闻。

    燕京晚报《四联理发店外,长长的烫发队伍》。

    国家青年报回怼路透礻土《在华国,服装也是政/治》的文章,《在我国,服装也是生产力》。

    《山都早报》对国外超市的大篇幅介绍……

    一路看下来,江海和蔡文升从之前的震惊,到后来的惊喜。

    难怪这小子总爱收集旧报纸看,门道在这啊!

    新闻人的敏锐意识,顿时被激发。

    “既然如此,我们报社也不能落后,”江海当即立断道

    “最近咱们市有什么热点新闻,就登它。”

    话音刚落,江山和江河同时抬着头看向大哥“你说呢?”

    “电影和喇叭裤?”

    前一秒还豪情满满的江海,又开始犹豫了

    “这也能算新闻?”

    “怎么不算,”江山肯定道

    “为民发声,当然算新闻。那么多女同志都想买的裤子,不能因为几个反对的声音,就歇业了。”

    “群众想买,工厂想卖,经济不就搞活了。”

    “……”

    此刻,江海才明白,老三绕了半天,居然是为了老爸厂里的三万条喇叭裤。

    “你还真敢想!”

    江海简直服了!

    为了自家早日实现现代化,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浦江日报》的头上。

    “我可没有私心,”江山一本正经道

    “这事要成了,即搞活了服装二厂的经济效益,还能为咱报社积攒女同志的好感。”

    看着江山满脸正义的表情,连一直无条件信任他的江河都笑了。

    但转念一想,老三这么做,又是为了谁?

    顿时,信任度再次升级。

    江海的眼神此刻也跟着变了。

    这么多年了,他好像还从未对家里做过什么贡献。

    再说,老三的话也不无道理。

    沉思了片刻后,江海终于松口

    “行,既然是为民发声,我们报社肯定义不容辞。但,既然开始了,就再多发表些热点新闻。”

    如果只刊登一条为喇叭裤请愿的文章,他自己都过不了自己这关,

    此话一出,蔡文升的双眼随即一亮。

    这个时代,绝不缺少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人。

    “前阵子我也打听到一件事,”蔡主编最近可没闲着

    “你们注意到没有,市图书馆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江家三兄弟笑了,他们当然注意到了。

    “据我了解,”蔡主编继续道

    “这是因为教育出版社,前阵子出版了一批新书《数理化自学丛书》……”

    这批书的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数量庞大的莘莘学子。

    于是,很多没买到书的人,就去图书馆抄阅。

    蔡主编口中的情况,也是江山了解到的情况。

    蔡文升“咱们要不要为这些学生呼吁一下,让出版社再加印一批。”

    “当然可以!”

    江海此刻心里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明日的早会,就把所有记者散出去。

    新闻、热点、民生……他都要在第一时间掌控。

    一位年轻的报社总编,此前一直未启动的野心,已经蠢蠢欲动了。

    “这条新闻所涉及的群众基数可不小,”江山有他的想法

    “不能光呼吁一下就完事了,咱们得让他们天天惦记着《浦江日报》。”

    总编江海眉目一皱“总不能天天呼吁吧?”

    那就不叫新闻了!

    老三到底还是嫩了些,鬼点子倒是不少,但和内行还是有差距的。

    这一会,蔡文升和江海想的一样。

    “如今市面上关于高考的辅导用书少的可怜,”

    江山只管说他想说的

    “我们应该多收集一些数理化系列的题目,开辟全新的板块,每天各科刊登一题,就叫……《天天数理化》怎么样?”

    江山的话还没说完,两位内行同时感觉身上的寒毛立起了一片。

    从没听说过,报纸还能这么玩。

    但现在,仅仅只是听听。

    就已经可以想象,那些如痴如醉的学生,正排着队购买他们家的《浦江日报》了。

    面对此时依然在侃侃而谈的江山,江海和蔡文升没再多说些什么。

    都已经拧开各自的钢笔,一一记录了下来。

    一直在旁边没作声的江河,若有所思的看着江山。

    此时在他眼中的江山,散发着从没有过的自信与热情。

    就好像老三此刻说的不是什么建议,而是自己一生的挚爱。

    也不知为什么,这一会除了江山之外的三个人,都有了一个想法。

    《浦江日报》即使今后仍然亏损,财政/局也不会拿《浦江日报》第一个开刀了。

    在今晚之前,他们可不敢有这想法。

    毕竟市字头的刊号,根本不能与国字头的相提并论。

    第二天,江山哪都没去,和二哥在高低床上一直睡到日落才醒。

    晚饭时,老江家的饭桌早没了前几天的热乎劲了。

    小妹江川和俩孩子,一边听着江爸的叹气声,一边埋头扒饭。

    而另一边的江山和江河,这会好像还没醒透,同样也在默默吃饭。

    江妈忍了一天实在受不了了。

    白了江爸一眼“差不多就得了,又不是没拿着钱,好歹还领了100块奖金不是?”

    江爸“唉~”

    江妈继续白他“之前什么也没捞着,也没见你这副模样,劝你一天了,还来劲了。”

    “我气的就是这个,”江爸叹息道

    “之前以为是裤子没人买,也就死心了,现在不一样了,明明有那么多人喜欢,偏偏卖不成了。”

    江妈当然也知道这个理,但……又能怎样。

    她气道“就该一个枣都不给你,看把你现在馋的。”

    江山停下了准备夹菜的手,看了眼仍在继续嚼饭的二哥。

    只好忍着饿,咧开嘴笑了起来

    “妈,别气了,昨晚不是说好了,咱们继续卖咱们的裤子,不过就是多花些时间罢了。”

    江爸江妈默默瞥了他一眼,下去那么多年,这傻孩子还是没敲打够啊!

    直到晚上支摊后,江山才明白了爸妈眼中的深意。

    这一晚,不仅是大光明电影院,包括其它五家电影院在内的场子,全都出现了带红袖章的大妈小队。

    经过她们的小会研究决定,今晚的主攻对象已经不再是服装二厂的喇叭裤。

    只一拥而上的,围着想要上前购买喇叭裤的女同志说教。

    江河几次三番的出列,都被江山拽了回来。

    之前,他已经通知了各个小组,一切照旧。

    保持热情,保持微笑,只要让群众知道,这里有喇叭裤的销售点就行。

    千万不要让矛盾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