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四章 临时作战指挥部
    <b></b></div>                  这一会再看场上这架势,江山同志实在摆不出不服就干的架势。

    于是,和江爸商量道“差不多已经半小时了,要不咱撤吧。”

    江向南点点头“我早就想撤摊了,被这帮老娘们围着,跟看耍猴一样。”

    听了江爸的话,一脸阴沉的江河,一条大长腿再次迈了出去。

    幸亏江山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二哥,对江爸低道一声“撤。”

    随后,一辆自行车飞快的驶出了大光明电影院,那是给其他小组报信的同志。

    满脸沮丧的江妈,手脚利索的收拾着货摊上的喇叭裤。

    丝毫没注意到,此时大光明电影院的台阶上,正站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学生。

    模样看着标致又水灵的女学生,正用一双惊讶的大眼睛望着江妈的方向。

    “天啦,”她心里默默嘀咕了一句“那不是大姨一家嘛,怎么沦落到沿街摆摊了?”

    “佳佳,”和她走在一块的姑娘,叫了她一声“你看什么呢,怎么不走了?”

    “走走走,”

    周佳佳收起惊慌的表情,忽然就加快了脚步

    “我妈让我看完电影赶紧回去。”

    她抬起一只手,不自然的遮着半边脸。

    千万别给大姨一家看见,这种时候他们要是喊自己一嗓子……想想就可怕!

    她可不想让同学知道,她有这样一门亲戚,简直是太丢人了。

    周佳佳是江妈妹妹闫梅的女儿,和江川一样,都是高二的学生。

    平日里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誓不与工农老大哥们为伍。

    可就在她忍不住,偷偷向那边瞥了一眼的时候。

    却发现有一位工农老大哥,正亮出一排小白牙,微笑的看着她。

    轰的一下,周佳佳只感觉自己的魂都散了。

    江山展开自己阳光雨露般的微笑,远远瞧着对面的姑娘,狼狈离开的身影。

    小时候的记忆油然升起,打那女孩还站在台阶的时候,江山就注意到她了。

    这么多年了,看他家的眼神一点没变,依然趾高气扬、满脸嫌弃。

    一眼就看出女孩最担心的是什么,江山本想亲切的喊一嗓子,逗她一下。

    想想还是算了。

    有这样一门亲戚,他同样也觉得丢人。

    “你看什么呢?”只一会的功夫,江妈那边已经收拾妥当。

    江山笑了一下“看见鬼了。”

    “还真是见鬼了,”

    看着几米之外、雄赳赳的大妈们,江妈敢言不敢怒,小声嘀咕道

    “赶紧走!”

    “今天我就不跟你们回去了,”

    这会时间还早,但江山还是决定直接去上班“大哥还在报社,我过去玩一会。”

    “成,你想去就去吧!”

    今晚,江河没再跟着江山,凑过一次热闹就够了。

    他还是更喜欢拿起画笔的感觉。

    浦江日报社。

    等江山踏进总编办公室的时候,这里刚好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

    今天,总编江海的办公室,俨然成了一个临时搭建的作战指挥部。

    两张合并在一块的办公桌,就是他们此刻的沙场。

    编辑、校对、排版……

    明日的《浦江日报》将在这里定版。

    小报抄大报,大报抄主报,是之前不成文的行规。

    这一次,浦江日报的蔡主编,决定精准抄报。

    昨日江山那叠旧报纸上标注的新闻,就成了《浦江日报》新三版“焦点热谈”的主力军。

    满眼看过去,依然是从前惯用的转载于****报。

    但转载内容的特点,却出奇的相似。

    哪家权威转哪家,哪条新鲜挑哪条。

    【可口可乐与国家粮油,在燕京饭店签订了合同。】

    【欢迎一汽访曰代表团凯旋归来。】

    【谁正在曰本的新干线上】

    【从青年人的发式和裤脚谈起】

    【曹寓为喇叭裤发声大胆睁开眼睛】

    ……

    属于《浦江日报》独家撰稿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女同志们纷纷涌进人/民商场,真由美同款的丝巾在哪里?》

    《浦江人/民公园诞生了首个英语角》

    《一封写给教育出版社的感谢信》

    《浦江日报接力为喇叭裤发声》

    ……

    站在桌边默不出声的江山笑了,自家大哥还是很靠得住的!

    “怎么样?”

    蔡文升发现了身旁的江山,今晚的排版工作,由他亲自上阵“看上去不错吧?”

    “太吸睛了!”

    “嗯?”

    “就是太吸引人了。”

    “那是肯定的,”蔡主编这一会干劲十足“你是没看见咱们报记者们的积极性,老高了。”

    “是啊,”总编江海也在点头

    “真该出去多走走,我知道浦江每天都有新鲜事,却没发现它天天都在变。”

    “这才哪到哪啊,咱们且慢慢瞧着吧!”

    说完,江山同志撑着双手,按在桌面上。

    这一会,他仔细看着面前《浦江日报接力为喇叭裤发声》的文章。

    发现除了采访记者的署名,还有他自己的署名。

    撰稿人江山。

    一眼就是老大的安排,估计还是不好意思加上自己的名字。

    这篇文章江海写的不错。

    明面上是对大作家曹寓文章的响应,其实也是为自己发声

    【华国唐代的飞天壁画上,清清楚楚出现了喇叭裤的身影,可见喇叭裤其实源自于我国……】

    “写的好!”

    江山第一次见识到大哥的文字功底,引古论今、结合当下,时不时还不忘蹭蹭知名人士。

    标准的媒体骨干分子。

    “这,”江山指着其中一个段落

    “开头再加上一句最近我们报社陆续收到了很多群众来信……”

    只要再拉来群众撑腰,就完美了。

    蔡文升疑惑道“我们没收到什么群众来信啊。”

    江山头都没抬一下“我马上给你写几封。”

    包括江海在内的几位编辑,全都看向了江山。

    随后,蔡文升苦笑了一下,也不是不行

    “行,我马上改。”

    另一位编辑赶紧配合

    “再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地方,9点之前必须定稿,印刷厂等着呢。”

    “没有了,这些文稿都很优秀,我要向你们学习。”

    文字这玩意的门道太多。

    江山觉得自己没资格对别人的文章指手画脚。

    自家大哥就另当别论了,谁要他借用自己的名号呢!

    另一边的江总编,丝毫不在意老三改动自己的文章。

    他这会倒是觉得,又跟这小子学了一手。

    江海早就发现,每次只要老三一走进总编室,自己总能有收获。

    同样,蔡文升刚刚也在小本上记下了“吸睛”二字。

    其实,江山同志已经很收敛了。

    他尽可能不将后世的一些狡诈,提前代入这个时代。

    但有时仔细想想,现如今的某人某事也是够黑的。

    几位编辑此刻熟练配合工作,定稿的定稿,排版的排版。

    其中一位戴眼镜的老编辑,噼里啪啦敲着一把算盘。

    “一下五去四、六上十去五进一。”

    那边问“三栏题用一号字,能放多少个?”

    他马上就能报出来。

    江山简直看服了。

    总以为自己是什么全媒体大佬,老同志稍稍亮一手,他见都没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