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36
    236

    豫王的送嫁队伍的到来,把赵家惊得不知所措,还好,有提前来对接的内侍,早就教了赵府阖府的人,如何与贵人见礼,索性没出大错。

    还好豫王送了嫁妆便直接离开,只留了永康公主府来的管事,与外院的人盘点交接。赵鸾早就交待了赵天,只用自己书斋这边的小厮帮忙搬搬抬抬,其他事情,一律听桂枝和章刚的。至于潘凤鸣和柯秦,则安排外院的家丁全部听柯秦调度管理,外院通往赵府的角门暂时关闭。毕竟,一大笔嫁妆,若尚未成婚便遗失了可就麻烦了。

    赵吉常跪着迎接嫁妆之后,回到正厅坐下,这份荣宠,对于他们赵府来说,有点过于大,以至于他半响都没有回过神。豫王亲自送嫁,一百二十八抬的皇室宗亲最高等级的嫁妆,确实挺震惊的。自从赵鸾被圣上赐婚,他这下是真实的感受到了娶皇族是荣宠。虽然,他曾经也娶过一位前朝的公主,但是,因为隐姓埋名,只是一个江南富户的普通婚礼。

    焦玉英有点焦虑,她没有想到,永康公主对如雨如此器重,这以后在家,如雨若摆出一副县主的架子她这个婆婆还真不好办。赵府后院是无所谓,人口简单,都是她的儿女和孙子,但是,前院赵吉常那些掌柜的们的家眷,可没有一个好相与的。她虽然见过如雨,也暗中观察过她,不过就是个普通的有点才学的官家之女。若侍郎府的嫁妆不足十万两,她就很容易拿捏这个媳妇。而且,儿子高中了状元,还来不及高兴,他就快速的把原来的姬妾变成了自己的义女。而又得了皇上的指婚不说,今天这个嫁妆,又是王爷亲自送来的。

    她知道夏侯家原配所出的子女,除了长子不幸病故外,长女嫁给了南粤王,是南粤王正妃,虽然,南粤地处偏远,但是毕竟是大周两个异姓王爷之一。现在另外一个女儿又成为县主,还被指婚给赵鸾,真是泼天的富贵,但是也是个难题。

    赵鸾接了嫁妆,豫王送嫁有点令他吃惊,对他来说,倒是不紧张焦虑,但是,他也得好好去外院照顾,毕竟,二十万两银子的嫁妆送进来了。他向父亲请教,要如何保护这笔嫁妆。毕竟,如此多是嫁妆,物件倒是不怕,但是珠宝现银之类的就很麻烦,统统要到成婚以后,由新娘处理。当然,也会有钱庄和银楼上门兜生意。

    一般官家和商贾的贵妇,都有钱庄和银楼的人,上门谈存到他们铺子里放印子钱的事情。还有许多高利贷的从业者,也会上门托关系。不过,这种事情,都是新娘自己做主。唯独婚前这几日,需要有人看家护院。

    如雨还有有先见之明,派了潘凤鸣和柯秦过来,他知道这两人都是武林高手,潘凤鸣能飞檐走壁,经常带着如雨飞来飞去的上房揭瓦。柯秦是刘杨的侍卫,现在送给如雨,也是为了保护她的安全。

    吉祥号的家丁,有一部分是有功夫的护院,他去前院找了大管家,总算分了二十个护院过来,分成两班,交给柯秦管理,先看着赵府外院。

    赵家这边是热热闹闹的盘点嫁妆,夏侯府这边可就炸了锅。

    如雨是新娘子,倒是没人去她院子嚼舌头,但是,正院和内院,可是各种传闻,传得邪乎。

    若竹有应邀去看接嫁妆,他是赵鸾挚友,又是新娘的亲哥哥,妹子的嫁妆,虽然这部分是永康公主府的,他也受邀去看。

    若竹回府,夏侯松原便派人去请林清琳,不多时,三人便在正厅聚齐。

    若竹,你可看了,现在外面街上传闻好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真是一百二十八抬?林清琳有点急。

    不错,确实是豫王亲自送嫁,嫁妆是皇室宗亲的定格一百二十八抬。最重的嫁妆是妙清夫人将庄广汉先生的金石藏品,全部送给了如雨,这个轰动了文人雅士们,有许多长官也都私服围观了。庄广汉先生的收藏,简直太惊人了。说是二十万两嫁妆,其实,以广汉先生的收藏来说,就不一定止。如雨以后就是大周第一的金石收藏家。

    想不到,不仅永康公主疼她,妙清夫人更疼她,居然把广汉先生的收藏都给她了。夏侯松原还是有点震惊,因为妙清夫人在大周之所以地位超然,一方面是圣上和永康公主自幼玩到大的密友,尤其是因为他们启蒙的先生便是妙清夫人的父亲。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庄广汉先生人品高洁,又是大周第一的金石专家,文名显要,也很得士林的称颂,属于清流第一人。他倒是小看了如雨,虽然平素和她谈起各种官场事情,她都能应对几句,但是夏侯松原还是认为,她不过是小女子的小聪明,知头点尾而已。谁承想,她竟然搭上了永康公主,还深得妙清夫人的垂怜。

    想想他夏侯松原,经营多年,始终不站队,不就是想直接搭上皇上的嫡系。之前虽然如云嫁与南粤王,但是毕竟山高皇帝远,而且,圣上对南粤王也有提防,连他亲弟弟都弄进京都做驸马。

    豫王送嫁,我也是没想到。

    若竹点头,不错,据说是今早早朝后,圣上指定的。赵府也只是有内务府的官员去教了他们礼仪,因为县主送嫁,是会安排宗亲送嫁的。一般都是礼部那边随便找个宗亲,但是,皇上指定让豫王送嫁,就是本朝最高规格了。

    为什么,六公主送嫁不是鲁王吗?鲁王是二皇子,豫王是四皇子,那还是六公主的嫁妆厉害点吧?林清琳有点不懂。

    夏侯松原看了她一眼,再看看若竹,看若竹也一脸不解,虽然都是王爷,但是,鲁王和豫王可是大不相同的。鲁王的娘是容妃,早就过世,鲁王已经二十多岁,号称闲散王爷,圣上从来不会排差事给他,一般就是祭祀或者去封禅之类的活儿交给他。豫王虽然是德妃所出,但是,一生下来赶上皇后的四公主夭折,皇后正是伤心时,就把四皇子养在皇后名下,给皇后解闷儿。谁知道这个四皇子不但深得皇后喜欢,甚至连太子都没有那么悉心照料过,所以豫王不过十五就封了王爷。豫王是嫡出,鲁王是庶出,而且,皇上更喜欢豫王。能让豫王送嫁,简直就是巨大的荣宠。当然,这个荣宠是给永康公主的。

    林清琳听懂了,倒是便宜了赵家,给我们使绊子,聘金十万两,还好,永康公主打脸他们家,拿了二十万两出来。

    夏侯松原沉了脸,你胡说什么?

    不是吗?要不是我去求公主,她怎么肯出那么多银子打脸赵家。林清琳强辩道。

    哼,是打脸我们侍郎府。不仅是赵家,还有永康公主,现在所有人都等着看我们侍郎府的笑话呢。

    看我们干什么?如雨的嫁妆都有二十万两了,我们出五万两,已经很多了。林清琳万分不懂。

    若竹开了口,母亲,你有没有听说过,街头巷尾都是议论我们侍郎府,说夏侯家嫁女儿都用赵家的聘金,嫁一个女儿连另外一个女儿的嫁妆都足够了。

    什么,你不要听人乱说。林清琳声音变得尖锐,她生气了,她也听过这种说法,觉得非常没有面子。

    夏侯松原沉着脸,如雨的嫁妆准备得如何了?

    五万两,按照和若兰一模一样的嫁妆准备的,不过,其中吉祥号办的嫁妆,换成了朴明园,这个朴明园可不便宜,就是原来的钱氏商行,赵鹄把几家店卖了,现在改名叫朴明园。

    你再拿五万两银子出来,置办成田产之类的来不及,买东西也不可能了,就直接提出来五万金子,抬去赵家。他们不是黄金招摇过市吗。我们也还回去吧。夏侯松原吩咐林清琳道。

    林清琳有点急,我,老爷,之前你是说准备五万两嫁妆,所以,我那五万两都放出去了,要现在收回不但折损了利息,关键两天之内也回不来。

    夏侯松原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这可怎么办,他手上也没有那么多现银,一般过万的银子都会存在钱庄,因为钱庄的利息低,所以,他也是都找人放出去的。钱生钱,没人会把银子都搁在家里。他手边一般也就是几千两现银而已。家中用度,一个月不过二百两最多,加上一些人情往来,不用上万的银子搁在家里。你现在有多少能动的银子?

    林清琳很少看见夏侯松原如此凶神恶煞,她算了算,也就一万两能动,主要还是怕如雨成婚,各方面人来祝贺,需要打赏。

    若竹,你呢?

    我,我也没啥钱,手边可能最多一千两。

    夏侯松原从书桌的抽屉里,拿了一个小盒子,里面的银票数了数,不过五千两。还差三万四千两。账房还有多少钱?

    因为马上重阳,账上也是五千两,都是要给各个府里打点用的。林清琳有点为难。

    你马上去把放出去的银子收回来,要几天?

    可能三四天,但是,只有两万两。林清琳吞吞吐吐的。

    夏侯松原更怒了,你是私房钱呢?藏在什么地方?

    林清琳愁眉苦脸,真的不在身边,谁会闲着几万两银子放在家里啊,不都是拿去放印子钱。她想了想,对了,我想起来了,我们家有人有钱啊,她应该还没来得及把钱拿出去放印子钱。

    谁?

    林清琳看着若竹,若竹有点发慌,母亲,这不好吧,你叫我怎么开口,我是不行的。

    夏侯松原也想起来了,翁德仪啊,他的儿媳妇,她刚过门,之前嫁妆也是十万两,其中有五万两是现银。想来刚过门,还不至于把五万两拿去放印子钱。若是她有,先借来充数,到时候,放在各处收利息的银子回来,再还给她。来人,去请二少奶奶。夏侯松原吩咐道。

    若竹有点难堪,他不知道怎么开口,他坐如针毡,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今日桂枝去了赵家外院,桃仁到正房那边的大厨房取餐,小姐这几日太累,可能又晒了一下,胃口不太好,她去厨房取一些乌梅和甘草,准备给小姐煮点乌梅甘草菊花水开开胃。

    看见小厮急急忙忙的从正院往外院跑,还差点撞到她,你干什么去啊。

    桃仁姐姐,对不住了,是老爷急寻二少奶奶去正院,我和你赔不是,不该撞到你。小厮停住脚步,给桃仁道歉。

    这大中午的,老爷找二少奶奶什么事儿?

    这个我可不晓得,不过,二少爷吩咐我,告诉二少奶奶,带上银票。小厮一溜烟儿的跑了。

    桃仁回到小院,小姐,我刚遇到正院的小厮,说老爷急寻二少奶奶去正院,二少爷还嘱咐他,让二少奶奶带上银票。

    我正等着吃饭,听了桃仁禀报,有点好奇,带银票?我懒得多想,去洗了手等着桃仁给我摆饭,桃仁,我觉得,后天我的嫁妆估计要丰厚不少了。

    什么?桃仁发愣了为什么?

    我端起碗夹了一块鱼,吃了一大口米饭,你想啊,若竹让小厮告诉德仪带上银票去正院,正院是老爷,去见他,好好的带上银票干嘛?肯定不是小数目,不然,老爷不会用她带银子去啊。

    桃仁听了会意道,那二少奶奶会拿多少呢?

    我猜几百一千两吧。

    为什么?

    今天公主府的嫁妆,显然刺激了夏侯家,我想父亲一定不会只给五万两,他要面子就是十万两。但是临时上哪里去购置五万两的嫁妆,自然只有现银。以林清琳那个财迷模样,她怎么可能把银子放在家里,肯定是拿去放印子去了。五万两,我们家里谁有?若竹是个穷鬼,他手边能有一千两不错了,他又不是赵鸾,就是有银子,也不会交出来给父亲的。至于父亲,他手边也不会放一万两那么多银子零用。之前我见过他拿银票给我,从他那个盒子和银票的厚度估计,他手边也就五千两到八千两。至于林清琳,最近家里事情多,又快到重阳,估计她有一两万公账上的银子。这伙人,肯定打主意到二嫂那边的嫁妆上了。二嫂的嫁妆,有五万两现银。她嫁入夏侯家不过半个月多,估计还没拿去放印子,可不就惦记上她的钱了。

    桃仁点点头,那为什么小姐说,二少奶奶只会给几百一千两?

    侍郎府要急用钱,一定是可以借到的,无非是损失个几两利钱。为了那点子银子,就问新媳妇借钱,不还人家还不好意思要,你觉得,二嫂是傻子吗?若竹让小厮提醒带银票,就是给德仪传递消息。我爹妈要你出钱了。我猜翁德仪一定带个几十一百两的银票去。我笑着吃完了饭,我吃饱了,今天胃口不错,我困了,要睡觉,没事儿不要让人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