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35
    235

    之后的日子,我其实很轻松,虽然,成婚的人是我,但是,却不怎么需要我做什么,无论是送嫁妆还是送东西去整理,都不需要我。连翁德仪也开始忙里忙外,因为她是我的二嫂。家中是事情,除了林清琳,便要她来定夺。

    府里最轻松的是大嫂吴贞秀,因为她是孀居,寡妇是不能掺和别人的喜事的,所以她便带着丰海足不出户。只是着人给我送来一份新婚贺礼,一套纯金头面,和一套鸳鸯戏水的枕套。我回礼了一套金子做的项圈和手脚镯子,算是给丰海的礼物。

    马上就要成婚,我不能再出门,但是,又接近重阳,我知道师父,妙清夫人要去西山庙里烧香祈福。我院子里的丫鬟和尹健羽都忙得脚不沾地,正好钱少群来送内务府制作好的各种成婚用的礼服,头饰和器物。

    钱少群现在每个月初会作为乐安县主府的人,到内务府去领俸禄银子和一些皇家赏赐的东西,然后,交给桂枝入账。

    这天他来到侍郎府,却发现,院子里连个接受东西的丫鬟都没有。

    小姐,这些东西要等桂枝姐姐来,才能盘点入库,要不我把东西封存在一个房间,等晚上桂枝姐姐回来,我再和她对?

    那倒不用,桂枝应该中午便回来,她说会回来午餐,我看也就一个时辰就能回来了。

    那我去外院等等。

    对了,你之前的师父可离京了?

    是,谢谢小姐记着。我也没敢自己去送钱,就打发一个跑腿儿的小厮给师父送去了。钱少群脸上神色尴尬。

    我看着他,怎么?有什么事情吗?

    钱少群挤出一点笑,看着更像是哭,我师母本来就不太喜欢我,所以当初出徒就没留我,所以,送了二十两银子,她觉得太少了,连给小厮跑腿儿的铜子都没打发,还骂骂咧咧的。

    我看着钱少群,他也不过十八九岁,还有一点稚气的脸上,有些尴尬又不堪,钱少群,你是否只是感恩你师父,所以才借支也要给你师父送去盘缠?

    是。小姐,我知道,你要劝我,既然给师父了,师父知道就好,不要在意师娘的话,她也是胡遭变故,才会那样。

    你瞧,你自己都会宽慰自己了,哪里需要我劝?我笑了,但是,其实,我并不想劝你。而是要说,这个事情是你自己的选择,借了账上的钱,年底要平账的。

    钱少群一愣,是,我一定还,现在每个月一两月利扣除,到年底就差不多能还上了。

    我安静的看着钱少群,闲得阁暂时开不起来,你去赵琦赵总管那边,可有给你安排做伙计?

    赵总管安排我去朴明园的布店跑堂,朴明园很大,生意又好,每个伙计卖掉了货物都有抽佣,所以就是扣了我的月利,我也有钱零用。要是能接到大单,抽佣还可能很快就把欠账上的还上。钱少群说得有些自豪,看样子他口才不错,估计抽佣挺不错。

    我点点头,钱少群,我看你和你兄弟都是勤奋又好学的人,我想知道,你们兄弟俩,是想在店铺做伙计,然后,以后慢慢做掌柜,还是到宅子里做小厮以后做管事?

    钱少群沉思了一下,小姐,我学徒就是学的跑堂伙计做生意,我也喜欢那些布匹绸缎和绣品,我是想,如果可以,谢掌柜回来,闲得阁重新营业,我也还是想在朴明园做伙计。至于我弟弟钱少中,他之前在家就是照顾婶母还有打打短工,在闲得阁做小伙计,也就是给客人端茶倒水,若宅子里需要用人,他是可以去宅子做小厮的。而且,他才十六岁,从头学做宅子的管事,也是可以的。

    我淡淡的嗯,了一声。对了,桂枝回来还有一会儿,你把东西封存了,帮我去给妙清夫人府送点东西。

    我自己去库房拿了几匹素色的绸缎,还有几匹烟轻纱,加上了一套宜兴的紫砂茶具,这些都是中秋前江南送来的最新款,又写了一封信给妙清夫人,算是重阳节,我不能陪伴她的礼物。

    一切安排好,我拿出纸笔,好久没有练字了,虽然我现在楷书小楷和行草小字都有了进步,但是,由于没有童子功,大字还是写得不好,我拿起大字的斗笔,开始了练习。

    九月初六,永康公主府的嫁妆要送嫁,永康公主找来了豫王送嫁妆。这是轰动全城的大事,因为即便是六公主成婚,都没有由豫王送嫁妆,而是鲁王送嫁,由皇室内务府置办,抬了一百二十八抬公主的嫁妆送进了驸马府。永康公主的面子确实大,据说豫王送嫁是皇上指定的。

    公主出嫁才由皇室的皇子送嫁,而圣上的皇子中,除了太子是皇后嫡出之外,就只有豫王是德妃所出但是记名在皇后名下,并且也是皇后养大的,也算嫡出。而给六公主送嫁的王爷则是容妃所出的鲁王陈赢斓,鲁王的生母容妃早就过世,外公家也式微,所以,鲁王陈赢斓就是个老好人,在朝中不当差做个闲散王爷,有什么宗室要做的祭祀典礼,鲁王主持的很多,他也是代替圣上去泰山封禅的人。

    而乐安县主只是永康公主的义女,连郡主都没有封,居然由豫王送嫁,简直是人臣的极致荣誉。永康公主府的嫁妆也甚是丰厚,一百二十八抬,按照皇室规仪的嫁妆,最令人惊异的,不仅仅是豫王送嫁,还有一件震惊朝野的是,乐安县主的另外一位师父,妙清夫人,把她夫家庄广汉先生的毕生收藏金石真品,一股脑儿的赠与了乐安县主作为嫁妆。

    送嫁队伍,倒是不招摇过市,围观路人都看见了豫王的风采。豫王果然长得英俊漂亮,若说英气不如说美丽,豫王陈赢斌有着一张做女人都绝美的俊俏的脸,剑眉朗目。而嫁妆队伍中的庄广汉先生珍藏,则是所有文人雅士共同的向往。听到消息,很多文人和书生,甚至不少附庸风雅的官员,都便装在街头和酒店雅间围观。毕竟,庄广汉先生是大周第一文士,金石大家,他收藏的珍品,很多是绝世罕有。嫁妆里抬着的各种巨大的石料,各种青铜器收藏,简直琳琅满目。

    街头巷尾都流传着,乐安县主的嫁妆,光是按例准备的金银珠宝和各种家具日常就价值十万两银子,而永康公主和妙清夫人这两位师父,更是拿出了许多珍贵的收藏,尤其是妙清夫人更是赠与了大周最多的金石收藏品,这些也价值十万两可能都不止。

    吉祥号赵家,听闻是豫王送嫁,全家跪迎嫁妆不提。街头巷尾之前说,赵家送给吏部侍郎府的聘金是十万两,这次光永康公主府的嫁妆就不止十万两,何况侍郎府过两日还要再抬一次嫁妆。

    路人都说赵府是赚足了,不过,也有人说,因为赵府是十万两聘金过于高,激发了永康公主的好胜心,才给足了义女这笔嫁妆,为的就是给义女争口气,让她日后不在婆家受气。

    更有好事者说,乐安县主是永康公主义女,永康公主又无子嗣,这位乐安县主就是将来为永康公主养老送终的继承人。不然,皇上怎么会亲自命豫王送嫁,这就是公主亲闺女的排场,一百二十八抬嫁妆,是只有皇室宗亲才能有的排面。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侍郎府,杏仁一脸兴奋的学着尹健羽从街上听来的各种闲言碎语。她今日很开心,因为永康公主和妙清夫人真的大大的打脸了侍郎府和赵家。杏仁知道,小姐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也暗自为侍郎府抠门,嫁妆不好看,难过。毕竟,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成婚,嫁妆不足,会被路人耻笑,也会被婆家看低。

    而赵家故意出十万两聘金,也是给侍郎府难堪不说,若嫁妆不如聘金,也会令如雨嫁入赵家后会颜面无存。赵鸾悄悄给了如雨五万两银票,也是担心她面上无光,万一侍郎府不肯出,咬定家中儿女一律一碗水端平的话,如雨可以着人另外置办五万两嫁妆。杏仁从此事开始,对赵鸾刮目相看,他是一介书生,日常不会掺和吉祥号的生意,手边应该银子不多,恐怕私房钱也就那么多,能倾囊相赠,也算是很好的夫君了。

    如雨倒是很平静,毕竟,永康公主早就把礼单给她看过,她连今天抬过去那些嫁妆,尤其是家具和摆件,放在哪儿都早早规划好了。而桂枝和章刚,今天也被派去赵家外院,接收嫁妆,还得和永康公主府的管事,一起清点封存这些嫁妆。二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要保证安全,除了桂枝章刚,连潘凤鸣和柯秦都出动了,他们两人这几天就要辛苦点,住在外院,充当仆役看管那些嫁妆。

    不过,有豫王送嫁,还是圣上指定的,永康公主这次也是在皇室里很有面子了。众所周知,虽然永康公主和皇上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妹,但是,因为她的儿子张长清过世,她变为无子嗣,无后代的宗亲,许多之前攀附她的王公贵族都对她有所怠慢。毕竟,即便现在永康公主尚有一些影响,但是,这份荣宠不可持续。现在不同了,永康公主有了义女,而且皇上还派豫王送嫁,等于是变相告诉所有人,这位乐安县主日后便会继承永康公主的荣宠。何况,之前,乐安县主及笄之礼,还是太子亲自出席,这份荣宠,自然是暗示,永康公主一门的荣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