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0
    200

    他们男人开始讨论起科举学问,崔子磊之前中了进士以后,便在翰林院做编修,后来做侍讲,再后来,他不太喜欢翰林院的无所事事,又因为他父亲是首辅大臣,不便去给皇子做侍讲,便到书院教书。过了中秋,我便要离开鸿鹏书院了。

    崔先生要去哪里?回翰林院吗?赵鸾好奇道,他的理想也是去翰林院做修编,然后做做学问。

    不是,我被派遣任中州学政。崔子磊说。

    我大吃一惊,早听父亲提及过,崔子磊去鸿鹏书院做先生是一步离开翰林院赚履历的棋,想不到夏侯松原还是老官僚,对这些官场升迁的事情,看得透彻。我倒是想着,回家,抽空和夏侯松原聊一下赵鸾的官场之路。毕竟,我既然嫁给他,总是盼望他的为官之路,倒不一定步步高升,起码不要有什么闪失。

    嗯,中州是个好地方,很多古迹。若能中了进士,去外省做官,也是不错的选择。方鸿宾道。

    方兄中了进士,是想分发外省吗?赵鸾好奇。

    方鸿宾笑道,我中不中都不一定,不像赵老弟你,春闱的第一名,秋闱高中是必然之事。我父母双亡,家中也没有了产业,连原来的几亩薄田都变卖了,才来到京都,我是不再有牵挂,无论去哪里都是可以的。

    崔子磊看着赵鸾,赵鸾你若中了进士,首选也是翰林院吧。

    我还没有细想,总归如果可以我是想留在京都。赵鸾笑着看看我,即便中了进士,也不过七品官职,放去外省,也就是个县令,或者州府的小官。我本来就是只会读书,哪里懂官场的事情,还是在翰林院做个修编,更合适我。

    我知道他不愿意出京,无非怕新婚便带我去小地方受苦,若在京都,他做个闲官,我们便可以舒服的生活,不必那么辛苦。反正家中有钱,他又无大志。我不也是看上了赵鸾这样淡泊的个性。若真贪图夫君的富贵,我便会嫁与王公之家了。

    也是,能衣食无忧,做做学问,是人生最大的快慰了。方鸿宾似乎听出了赵鸾话中的意思,不断点头。他考完这几日,才有空读金石撰,看的是如雨抄写版本的金石撰。如雨的小楷,经过妙清夫人的悉心教导和她自己的刻苦练习,已经初具规模。

    方鸿宾本来不知道如雨是谁,只是想着她既然是闲得阁的东家,必然也是商贾之家的小姐。看到她的字,不禁心中仰慕,还幻想过,夏小姐赞助自己考生,是否会有心于自己。方鸿宾虽然穷困,倒是对自己的文采和外貌非常有信心。他自然也有科举高中,能娶一娇妻的想法。

    只不过,刚才他进门便看见了如雨同赵鸾并肩而立,又知道他们已经订婚,便不再多想。他不过是一个穷书生,但是骨气还是有的。不然,他到京都便会去投靠崔子磊,但是,他宁可自己住在山东会馆,日夜苦读。

    想不到,赵鸾和方鸿宾还很投缘,两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有相似之处,你来我往的讨论得极其热闹。

    掌柜的也是极有眼力见,撤掉的饭菜,换了一桌精美的茶点水果上来。

    崔子磊听着他们两个聊天,时常插几句嘴。

    如雨,你最近可好?

    崔先生,我很好,你可有去看姑母?

    最近忙着分发的事情,还没去,不过,等过几日,我便会去向姑母辞行。崔子磊道,如雨,我不在京都,姑母那边,还得烦你多多照应。姑母那个人,太过要强,经常就是身体不适,也不肯让人照应。

    崔先生放心,妙清夫人是我的师父,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至于先生,也要多加小心,中州那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你可要带子女过去?

    中州也就是三年,孩子们还小,我都交给我母亲照应了。崔子磊眼中闪过一缕不舍,如雨,我过了中秋便会启程去中州,恐怕你的婚礼,我就没办法出席了。

    改日为先生践行。先生保重。我忽然想起闲得阁的复习资料酬金,不知道老谢有没有给崔子磊结清。

    从鸿宾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坐上马车,我吩咐车夫,去闲得阁。

    赵鸾似笑非笑,你什么时候成了闲得阁的东家?我看掌柜的还是谢勇松啊。

    这件事还多亏你,不是你带我去,我哪里会知道,京都有那么个旧书店。也是机缘巧合,知道闲得阁经营不善,即将倒闭,我便盘了下来,继续雇佣谢老板做掌柜。又开发了墨汁,和科举复习资料,今年,闲得阁的盈利很好。不过,科举是三年一次,这个复习资料属于一次性的生意,倒是我们的墨汁,销量不错。还有就是店外的读书讨论区,老谢定期搞书友会,我们卖卖饮食茶点,赚的比卖旧书多,而且,书友具有粘性和拓展性,生意不错。

    赵鸾半懂不懂的听了,吃惊的看着我,如雨,你是哪里学来的生意经,竟然说得头头是道。我才忽然打住,我刚才是忘形了,忽然说了一大堆生意经出来,我哪里懂这些,都是谢掌柜和陈记胜想出来的点子。连小伙计都提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所以,店铺就经营得红红火火了。

    赵鸾看着我,如雨,我是说,如果,将来你嫁入我们家,有兴趣打理吉祥号的生意,我可以同父亲说,我虽然很少理家中的生意,但是,年底各个店铺掌柜的来述职,我也会旁听,你说的那些,并不比他们差,反而,简单易懂。

    鸾哥,我想过这个问题。我自己有几家店铺,而且,长姐,还有师父,还赠我一些产业,我有足够的银子,也有能力经营它们。至于吉祥号的生意,我想留给庆阳就好了。他马上四岁,再过十年,便可以开始慢慢熟悉生意。而他本来就是你们赵家的长孙,继承家中生意。

    赵鸾被我说出的事情震惊到了,他看着我,如雨,你知道你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你就没有想过,将来我们的孩子?他叹了口气,如雨,你大约不知道我们吉祥号是多大一份产业,才会那么说。我们吉祥号的产业,不是百万两那么简单的,我估算过,吉祥号所有的产业包括外省的全部店铺,应该有将近千万两。不说富可敌国,也是很大的一份家当。

    我看着他笑了,想不到我嫁了那么大个财主。但是,你不是也不管你家的生意?而且,你家那么有钱,你大哥为什么也不管吉祥号,而是做他的钱氏商行?

    大哥是因为从小便不在京都,他有外祖父家的生意,钱氏商行的规模虽然不及我们吉祥号,但是也是很大的生意。赵鸾道,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大哥不愿意接管吉祥号,按理说我们家我读书做官,大哥做生意,是正好的事情。但是,他从来不与吉祥号的生意有瓜葛,反而,京都的民用店铺,钱氏商行做得比吉祥号更有名气和规模。可能大哥是不屑与吉祥号这样做官家生意吧。毕竟,一笔一笔卖货,和吉祥号这种皇商,承接军需或者宫中的生意为主,路数不同。

    我看着赵鸾,他也不是全然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懂得家中生意是做什么,所有,他不沾染,应该也是有原因吧。那你呢?你就没想过,你做官,等你爹老了,谁继承家产?

    我爹还不到五十,正是年富力强,等我们的孩子长大,多生几个,总会有不爱读书的,就送去学生意。赵鸾说到多生几个孩子,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

    亏你想得出,自己不想学生意,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

    我的孩子,必然有做生意的天赋,你看,他的娘亲,是多么的聪明伶俐,生意经一套套的。他开始油腔滑调,我便知道这个事情没法子聊了了。

    总归,吉祥号你同你父母讲,将来给庆阳就好。我不想要。我快速的结束了话题,即便婚后,我的店铺也是我自己找人打理,正好我们住在外院,我想财产方面,还有其他,最好同赵府保持一定的距离。你有没有想过,你以后为官,就要避开工部,户部,兵部,因为你家的生意供给,会涉及,你最好避嫌。而我父亲是吏部侍郎,所以,你也不可能在吏部为官。虽然,大周朝这种相关部门的子承父业很多,但是,你要想保持长久,最好就是什么都不沾。不但你,连我都不要沾你家的生意,这样,你的为官之路才是最安全的。

    赵鸾被我说得愣住了,他是知道,他不会去吏部,毕竟要避嫌,但是,他一直觉得他为官之后,可以给家中的生意有所照应。被如雨那么一说,忽然觉得,自己只有在翰林院是最安全的,之后可以学崔子磊,官到五六品以后,去州府做个学政,或者其他比如布政使之类的职位。他本来是觉得起码要做个粮道或者有实质权力的官员,那样有利于家中在朝廷那边拿到更大的订单。赵鸾有点懵逼,如雨,你说的我听到了,我会好好想想。赵鸾心中想,果然吏部侍郎的女儿的见识不同凡响,官场好多事情,不是他这样的商贾之家的人可以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