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 目标
    一个月后

    苗新趁着药铺没病人,拉着苗金山的手,笑嘻嘻道“祖爷爷,您给的药方子,新儿和岩南哥哥大都记写下了,您是不是开始教咱们针灸和把脉”

    苗金山瞄见苗岩南急切看过来的眼神,就知是他心急出师,怂恿苗新来问自己,于是委婉告诫道“记写下来仅是学医的第一步,还须熟悉药方的调配,要依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增减,若盲目照搬方子,有时会错到医死人的”

    苗新将苗金山的教诲视为老生常谈,不上心的追问道“是不是先要望、闻、切、问一番后再开方子抓药,祖爷爷”

    苗金山见他说得如此轻松自在,心里暗叹:单是这四个字,就不知难倒多少学医者。但又不想打击他俩信心,逐不动声色笑问苗新“新儿都记得这些步骤和里面的内容了吗”

    “当然。。新儿若能学会把脉就可以给人瞧病了”苗新说完,忙将自己读医书和平时苗金山给人瞧病的情形结合起来讲述一遍。

    苗金山边听讲边暗中比较两孩子的眼神,就知苗岩南虽心急却没那么自信,暗自称奇后,板着脸训斥苗新“七八岁就给人瞧病,你不成妖孽了”

    听到身后苗岩南发出的扑哧声,心藏妖孽的苗新小脸一红,回头怒视道“不许笑!”

    毕竟是自己蛊惑苗新的,苗岩南心虚的很,连连摆手“不笑,不笑”

    苗金山则害怕苗岩南的心急带坏苗新养成的耐心,他不好当面训斥苗岩南,唯有朝苗新一脸严肃道“新儿,除了学会开药方外,你俩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祖爷爷还有啥要学的,是不是针灸术”

    见苗新果然还是心急了,苗金山暗中摇头道“单是针灸术除了要熟能生巧外,还需彻底掌握了解人体机理,其中包含经脉、穴位、五脏六腑、血肉、筋骨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似乎也不是很多嘛”苗新现在是好知欲望最旺盛之际,毫不畏惧道。

    苗金山有心给他增加难度磨练耐心,逐将自己都未掌握的名医知识,一股脑的娓娓道来“不多吗,据大黄帝国那边将医学细分为大、小方脉、伤寒、妇科、疮疡、眼、正骨等九科,单是熟稔一科就能耗费大多数医师一生的时间,又比如经脉就有正经、奇经、络脉、经别、经筋、经皮等上百条,还有几百个穴位都是最基本要掌握的,若想成为真名医还须对五行、阴阳、天文气节、五谷杂粮、动、植物乃至矿物特性都需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所学知识搭配,融合贯通起来。。”

    说完,不由自主的暗叹了一声,感觉医术实在博大精深,若按大黄帝国的行医标准,他即便是行医多年也只陪在乡下做一名游方郎中,无法成为县城的坐堂医师。

    因为在大黄帝国做正牌医师,既要像学子考秀才、举人和进士那样先考取初期资格,然后再跟随正规医师实习多年,获得认可后,方能独立行医,其艰辛程度比十年寒窗的学子还苦。不过也正是有苗新这个需要他精心呵护的小病号做标本,他在小方脉上的医术绝对要比本地所谓的名医高出不少,也吸引到更多大人将患病的孩子带给过来给他医治。

    “要学那么多东西吗,祖爷爷,成为名医大概需要多少年”不想苗新听到要学那么多知识,小眼睛更是兴奋到发亮,他目前学新东西除长知识外,其实是迫切替他的忘我跑法,添加更多的新鲜肥料。

    苗金山知他用忘我法来增强跑步的能力,却无法想象他已能将一心二用的方法运用到如此娴熟的地步。担心他好高骛远,于是故意拉长时间段来说“普通名医起码二三十年,真正的大名医最少四五十年”

    其实是否能成为名医不看年纪,还是讲究达者为先的,苗新这方面见识少,自然不了解这些。信心受到打击后撅起小嘴道“新儿还以为十年八年就能够成为名医呢”

    苗金山趁势训斥他“你这孩子,十年八年后才十五六岁,就算你已全部掌握名医所需的知识和医术,别人敢让你看病吗,真是的”

    “那。。学的再多岂不是没用武之地”苗新小脑袋一耷,装作很苦恼的样子。

    “这么说新儿有志将来作名医啰”苗金山心头一动,试探他道。

    他对苗新依旧瘦弱的身体始终不敢掉以轻心,苗新懂的医术越深,才能自我保养的越好越长寿,其次普通医师大多只能勉强糊口做到温饱,而名医则基本都属于富人,苗新有超强记忆天赋,岂有不加以好好利用之理。

    一说到志向,苗新则另有一番见解“新儿要朝这方向努力,就算作不了名医也可以读很多书,书上说知识越多越有力量,明理之人才不会糊涂”

    “嗯。。新儿这话在理,那就从全方位学”此话,连苗金山都听的新鲜,其心想有金玉药铺做根底,就算自己没福气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苗新也暂时不愁吃喝,况且他年纪还小多学些没坏处,毕竟掌握一技之能,不如多学识傍身。

    故给与点头肯定后,转身询问苗岩南“岩南呢”

    “苗医师,岩南想快些出师行吗,您知道俺娘。。”苗岩南一直在旁边听的心惊肉跳,被问及时,脸色尴尬忙找沈寡妇做借口,同时暗自庆幸这里不是大黄帝国和宇氏境内,否则他宁愿去打铁不学医了。

    “好的,岩南就跟老朽在柜台边学边看,以后瞧情况再说”苗金山深刻理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想法。

    至于苗新,由于年纪太小身体还不够好,其不愿意让他过早接触病人被病气传染,故苗岩南来了之后,一直不让他到药铺里去。

    苗新对苗金山的用心良苦自然能理解,但嘴上却很不乐意“不好!岩南哥哥,咱俩一块学不更好吗”

    “新弟,我耐心有限,我还想早出师赚钱供养我娘呢”苗岩南坚决拒绝,心说,谁跟你一起学那一定是傻瓜。

    他以前就知道记忆力比不上苗新,却想不到会相差如此远,苗金山让他俩记的药材名称、药性和配伍以及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之类的东西,苗新只用不到一个月就背的滚瓜烂熟。而他呢,则是花了近半年时间才磕磕绊绊仅熟练到可以在哪本医书上查找相关资料,这对他想尽快出师的孩子来说,信心被打击的实在太大,遇到这种连妒忌都妒忌不起来的小神童,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其实是他自己妄自菲薄,要知道苗新是生在药铺,泡在药罐里渐渐长大的孩子,学医需要掌握的初级知识,早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嵌刻于心,加之记忆力强,又想在苗岩南面前显摆这方面的优势,故学起来比较用心。更最重要一点是他采用忘我法来学习的效果尤为惊人。要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远比超强记忆来的更紧要。对此苗新也是懵懵懂懂并未深刻体会到这些,也未向苗岩南进行强调过,其实就算其点出来,苗岩南也不见得会去学,也难以学到精髓,毕竟每个人的思维和学习方法皆因人而异,所以无形中才将两人的记忆差,拉开的特别巨大。

    对于苗新记忆力超强的原因,苗金山同样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以为是天生的。看苗新一脸郁闷和苗岩南拼命拒绝的样子,他真想放声大笑,作为唯一至亲,焉能不为曾孙的优越天赋,感到骄傲和自豪吗?

    说是各学各的,实际上还是一起居多,尤其是学针灸,单独对着木头穴位人很枯燥乏味,两人你在我身上找点,我在你身上画线,相互说出经脉和穴位用途既好玩又能有个活标本,学习效果自然显著,不到半年都基本上手了

    话说学针灸,苗新哪需要半年时间,他五岁前被苗金山施针过数不胜数,可谓扎到久病成医,施针需要的深浅度已深入到骨髓里想忘都忘不掉,这方面的感觉,苗金山甚至可能都不如他。掌握基本原理和施针手法后,上手自然是快到苗金山都不敢相信的程度,所以学针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他给苗岩南做活标靶,时常被扎的嗷嗷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