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6章 购车贷款
    人的贪心一旦觉醒了,是没有头的。

    当然了,姑娘们不至于不要脸到“哎呀我们姐妹还谈什么借,朱先生干脆把车送给我们姐妹如何?”的地步。

    但她们当手上攒了点闲钱之后,就开始琢磨,每次去借多不好意思呀,能不能我们直接买一辆呢?

    祝青萝等的就是这句话→_→

    自行车量产(指每个月能出个二三十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推广上嘛……现在还仅限于颜辰和苏婉昭想修路,要说服官员,于是就问祝青萝要一辆好去忽悠人,除此之外,没有外售。

    主要是祝青萝一直没想好怎么把自行车推出来让大众所知。

    没办法,这个民族实在是太吃苦耐劳了,大多数新鲜产品都可以用“没必要”三个字来拒绝购买。

    比如能一次性播三行种子的耧车,没必要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每天多耕一会儿地又死不了人。

    又比如设计后能把布织得更宽一些还省力的织布机,没必要嘛,老婆闲着也是闲着,在家里多踩一会儿织布机怎么了。

    还有现在在码头上已经推广的龙门架,当时也是没必要的——劳动力又不贵,纤夫都拿了工钱,哪能不干活呢?多干会儿怎么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就这么个“没必要”,祝青萝已经是在研发新的农具想把农具卖给普通百姓时吃尽了苦头,想都能想得到自行车即便拿出来卖,在老百姓看来也会是没必要,我看独轮车也挺好用的,能拉货。

    你说不只是拉货,主要是拉人,能很快到地方还不费腿?

    可老百姓的时间又不值钱,那么着急干嘛呢?多走会儿能把你脚走大是怎么地?

    祝青萝为此头疼了好久。

    现代社会的小乔尔布亚们能惆怅着从前车马都慢,一生只能爱一人,把慢节奏的生活渲染得无限美好,仿佛那个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乡村生活就是人类精神最安宁的家园。

    搞工业的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别特么慢了!再慢个几百年就该百年国耻坚船利炮了!你自己可以从前慢,可全世界都在大踏步向前,咋地你还要开倒车?

    这个事情,即便是和搞文科的老夫人商量,老夫人都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别说她俩了,就是真等西方工业革命,试图拿西方的工业品打开大清闭关锁国的大门时都能遭遇滑铁卢呢。

    理由也是那个“没必要”。

    我自己织的布挺好,用不着你们的洋布。

    我们用火绒都用习惯了,你们的洋火也就一般吧。

    我们又不是没有油灯,用得着买你们的洋蜡?

    然后大清贸易顺差,每年吞下大量白银,西方最后无计可施,只能输入鸦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那个时代的西方可谓人才济济,可大清都能不动如山地闷声赚钱让他们只能选择用鸦片来稍微往回捞点白银,可见让这片土地的老百姓接受新生事物加入市场经济到底有多难。

    “等等看吧。”老夫人只好抚慰祝青萝,“或许会有转机。”

    实在是自行车这种东西你别看它的结构在现代人眼中不稀奇,真正从零手搓自行车的成就感贼高,祝青萝一点也不愿意和之前推广的农具一样轻易就拿出来等老百姓慢慢接受慢慢买。

    祝青萝其实并没有被安慰到,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到了这帮前朝的姑娘们突然出现在书院时,老夫人都还没想起来这茬,是直到老夫人又一次从书院回国公府,载了两个要进城买生活必需品的姑娘,听她们抱怨从织布厂到长安城好远哦,走路和雇车都不太方便。

    ——雇车,对于这帮靠计件工资过活的姑娘们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走路,对于这帮曾经也是天潢贵胄,从闺房到正房给母妃请安都能嫌远要传小轿的姑娘们来说,还是太辛苦了。

    这才让老夫人起了心,让祝青萝骑着自行车去她们面前晃一圈,还说了不要立刻开始兜售自行车,要把她们吓跑了可就不好了,咱们就友好关系,借用,懂?

    祝青萝立刻露出了明了的笑容:“懂。”

    ——常规的把人骗进来再杀嘛。

    像现在,姑娘们骑车进城都快习惯了,如今还只是秋日,还喜欢上了秋高气爽地骑车兜风的感觉,那是马车牛车都提供不了的快乐,祝青萝此时说一辆车她原本要卖二十两,但既然姑娘们问了,就是十两,只让姑娘们不要外传这个内部价格。

    姑娘们听了,倒也没有当场就“打扰了,告辞”。

    只是十两还是太贵了。

    当年做京中闺秀时,固然没有把十两银子放在眼里,可如今每个铜板都是自己亲手挣的,花起来是会心在滴血。

    那可是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度。

    但祝青萝对这个造价,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工业化就是这样的呀,炼铁要钱,做零件要钱,组装要钱,大师傅的工钱是一点也少不了,现在连电都没有全靠人工,等书院琢磨出电子冲床来还不知道何年何月呢。

    姑娘们更没办法了——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那是大家都是陌生人,丢脸就丢脸了,可和祝青萝讨价还价,多少还是会有点不好意思的。

    只拧了拧手绢,局促,又不好意思开口。

    好在祝青萝还有旁的思路:“女郎们可知道钱庄?”

    那群鼓起勇气来找祝青萝买自行车的姑娘们:“咦?”

    “钱庄是可以借贷的。”祝青萝业务非常生疏,强行回忆着上辈子打电话给自己推销信用卡的服务人员的话术,“只用给少少一些利息,便可以借贷一笔钱来,接下来只要每个月还钱庄一笔小钱就好了。”

    曾经是王孙贵胄的姑娘们对分期付款还是有点子概念的:“印子钱?”

    蹦出这三个字来的时候还有些戒备——你不要哄我们哦,那是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可门儿清。

    “倒是没有印子钱那么高利息。”祝青萝早准备了她们会这么问,“说来好笑,自从陛下允户部把存在库里暂时没去处的库银拿来以比较低的利息借给百姓做应急之用,多少达官贵人的夫人连放印子钱都快没了市场。”

    利息,市场,姑娘们听得半懂不懂。

    但个别字句不影响中文理解!

    “到底是多少?”有姑娘已经问了出来。

    祝青萝知道过犹不及——在这个时代和卖车的销售员一样连车辆贷款都代办了,会把人吓坏的:“这我哪知道,女郎不如直接去钱庄问,他们知道得还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