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升级版智能采矿车和玉米
    可以,对于升级版铁路制造机,赢骞还是非常满意的。

    而接着,赢骞看向邻二件兵工厂的奖励。

    当看清第二件奖励的时候,赢骞又是眼前一亮。

    第二样的奖励,居然是一千辆智能采矿车。

    不但数量扩大了十倍,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智能采矿车,同样是升级版本。

    升级版的智能采矿车首先在外观上比原先的要大上不少。

    这意味着,其可以拥有更大的容积。

    事实上,升级版的智能采矿拥有的车斗,起码比原先的要大三倍。

    而且,不单单是体型上大了很多,升级版的智能采矿车居然还拥有了武装。

    在采矿车的车头部位,有一门双联装的三十毫米可升降机关炮。

    该机关炮的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三百发,配备有穿甲弹,爆破弹,燃烧弹等多个弹种。

    一共备弹三千发,机关炮在不使用的时候,是可以隐藏起来的,只有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升起来。

    从静止状态到进入作战状态,只需要三秒钟。

    看着升级版的武装智能采矿车,赢骞不得不,这武装采矿车一下子便成为了赢骞目前拥有的最好作战车辆。

    如果这款智能采矿车在对人马开战之前,出现在赢骞手上。

    那么赢骞肯定会将其作为对人马作战的主力。

    毕竟,这款武装采矿车,速度快,装载量大,不管是装人还是装物资都可以有不少。

    更重要的是,其还拥有一门射速不俗的机关炮。

    简直就是对抗人马的绝佳宝物。

    可惜的是,和人马的作战基本已经结束了。

    当然,智能采矿车拥有机关炮,更多还是为了自保,采矿车的主要任务 依然还是采矿,赢骞可舍不得让采矿车上战场。

    毕竟,目前需要面对的敌人根本没有什么反装甲能力。

    而三级兵工厂已经完全解锁,赢骞已经不需要采矿车作为作战车辆了。

    毕竟,兵工厂已经可以生产马力更大的发动机了。

    只要经过一番简易的改造,便可以制造出一批性能还可以的装甲车。

    甚至,赢骞还可以让秦军拥有坦克。

    毕竟,三级兵工厂是可以制造坦磕。

    所以,相比于采矿车的作战能力,赢骞更看重的还是其的采矿能力。

    虽然,之前已经有一百辆采矿车了。

    可问题是,一百辆采矿车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一百辆日采矿五十吨的采矿车,一只能开采五千吨矿物。

    就拿铁来吧,铁矿石的转化率大约为百分之六十。

    也就是,一百辆采矿车,一能开采的铁产量只有三十吨。

    一年下来,则是一百零九万五千吨。

    这个数量,对于大秦来,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在之前,大秦一年的铁产量大约是两万吨。

    可以,单单是一百辆采矿车一个月的产量,便超过了大秦之前一年的铁产量。

    可对于赢骞来,一千多万吨的铁产量依然不够。

    因为,赢骞清楚,一千多万吨的铁产量,看起来不少,可真正用起来的时候,是不够的。

    不民用方面,单单是军用,就不够。

    毕竟,一艘战列舰动辄便是几万吨的重量,一辆坦克几十吨,使用的还是钢材。

    要知道,在一战时期,德国的钢铁产量,便达到了一千七百多万吨每年。

    再了,赢骞麾下的采矿车不单单要开采铁矿,还有铜矿,锡矿,煤炭,石油这些。

    所以,可以用来采矿铁矿的采矿车数量有限。

    尤其是,随着内燃机的出现,对于石油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加。

    赢骞肯定需要增加一部分采矿车以开采石油。

    而升级版的采矿车 采矿能力增加了四倍,一可以开采二百吨矿物,而消耗却只增加了一倍。

    从一一颗一级魔兽晶核,变成了一两颗魔兽晶核。

    这增加的消耗,和其起的作用相比,简直是物超所值。

    一千辆升级版的采矿车,一可以开采矿物二十万吨啊。

    可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赢骞都不会出现矿产不足的情况。

    看完邻二样奖励,赢骞看向了兵工厂给出的最后一项奖励。

    兵工厂给出的最后一样奖励,是一种粮食种子。

    而赢骞在看到这种粮食种子的时候,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因为兵工厂给出的粮食种子是玉米。

    是五万吨可持续性播种的玉米种子。

    根据兵工厂显示的信息,该品种的玉米,亩产量大约有八百斤。

    虽然比不上多年生水稻,可是,其的种植条件,比多年生水稻要求要低。

    在大秦,不管是温暖潮湿的南方,还是降水量少的北方,都可以播种。

    而且,这种玉米对于土地的要求也比较低,可以在砂质土壤上种植,也可以在坡地,山地上种植。

    而坡地,山地这种环境,往往不适合种植粮食。

    所以,玉米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土地的利用效率。

    虽然,已经有多年生水稻的大秦,是不会出现粮食不足这个问题的。

    但是,玉米对于大秦来,除了作为粮食,还有一个重要的用处。

    那便是玉米可以作为饲料使用。

    在古代,为什么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呢?

    是古人没有这个意识吗?

    并不是,而是因为,想进行大规模的牲畜养殖,有几个方面必须克服。

    首先是大规模养殖,牲畜之间容易出现传染病。

    现代化的大规模养殖的动物,比如,鸡鸭牛羊,在时候便已经打过疫苗了。

    所以,一般很少会出现大范围的传染病。

    如果在大规模养殖的情况下,不注射疫苗,那么必然会出现大范围的传染病。

    毕竟,大量牲畜一起圈养,卫生条件肯定不会好。

    再就是,大规模饲养动物所需要的饲料问题。

    相较于传染病,饲料问题才是更加致命的。

    传染病还可以通过分散养殖来规避。

    比如,一个村子,每户人家都养几头猪,就算有一两户出现传染病,也不至于全村遭殃。

    但是饲料不同,没有足够的饲料,养殖的动物便吃不饱。

    在这个人都无法吃饱的时候,显然,不可能拿粮食喂养牲畜。

    而目前的大秦,虽然已经可以保证让人吃饱,但是用大米来喂养牲畜,还是显得过于奢侈了。

    但是,如果是用玉米来作为饲料,那么就不一样了。

    首先,玉米的茎、叶、穗轴也是很好的饲料。

    据分析,玉米茎杆和叶片所含养分超过其他谷物秸草的一倍以上,可以鲜喂或制成青贮饲料,也可以晒干贮存,粉碎后喂用。

    而玉米,则更加给力,玉米适口性好,能值高。

    玉米的营养特性是粗纤维含量低,仅为2%,无氮浸出物高达72%,粗脂肪含量3.5%-4.5%,故其可利用能值非常高。

    比如,一头猪,如果按大秦目前的喂养方式,一头猪一要消耗几十斤猪草。

    但是用玉米喂养的话,一只要五斤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