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2章 新明教思想研发小组,启动!
    慕容复比之此时的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他的目光穿透历史的迷雾,可以看到很多核心的东西。

    此时最杰出的政治家,也无法设想如果没有官僚地主的支持,该如何运行一个国家。

    他们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都是半懂不懂,完全靠一套外儒内法的传统架构进行统治。

    在权力分封方面确实做的出色,但是他们对于国家的本质依旧是认知不足,在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存在严重的短板。

    例如,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官僚都意识不到什么是铸币权。

    货币出现问题,只能靠本能亡羊补牢。

    就比如大宋此时的钱荒,通过发行交子缓解。

    而到了大元,忽必烈发行宝钞,但依旧无法解决财政和货币的问题,反而因为“变钞,惹红巾万千”,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明太祖朱元璋,千古之人杰,同样懵懵懂懂,弄出了擦屁股的大明宝钞。

    直到张居正改革时期,才以白银为法定货币。

    可大明不产白银,等于没有铸币权。

    优秀如张居正也没有想过这意味着什么,也无法想到如果外来的白银流入变少了,会怎样。

    光是这一点认知差异,就让慕容复派出自己母亲王青青占据日本的银山,然后准备铸币。

    等慕容复铸造的货币成为实际上的法定货币,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华夏的铸币权。

    到时候,慕容复的财政能力和对经济的影响能力,都能随便把宋辽这种大国玩到破产。

    慕容复要当皇帝,并不是要当一个旧的皇帝,依靠官僚地主阶级的支持,然后玩明君贤臣的老把戏,而是要当一个新皇帝,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赵永想象不出,没有官僚地主该怎么运行国家,但是慕容复却知道该怎么运校

    而他事实上,也在着手培养人才了。

    可是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慕容复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就只能暂时利用官僚地主们。

    而赵永的侄儿赵启,就是迷惑官僚地主的一张牌。

    让他们觉得,慕容复也不过是传统框架之中的野心家,很好对付。

    而等慕容复想要的都得到的时候,就会亮出自己的獠牙,彻底重塑整个华夏大地的秩序。

    是的,慕容复压根就是掀桌子的。

    官僚地主割百姓的韭菜,和皇帝三七分成?

    慕容复不需要中间商,他要亲自割百姓的韭菜,不需要中间商搁这赚差价。

    “还是那句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今日,父子情深!”

    “明日,喋血宫廷!”

    “我有这个觉悟,你们有吗?”

    慕容复冷冷一笑,不再在意此事,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新明教思想的研发之郑

    .......

    慕容复自己亲自挂帅。

    辅助他的人有巫行云和李秋水两位师姐,这两位都是学究人,尤其是巫行云,水平非常之高,精通三教九流。

    然后慕容复还拉来了灵秀禅师,这位主要是补充一些旧明教的理论在其中,衔接一下新旧理论。

    其余饶人,就不需要了。

    逍遥三仙,都是仙人体,过目不忘,大脑相当于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强悍。

    只三人,足以编纂出明教的新经典了。

    “第一藏,是藏,讲述道变化应用之理。”慕容复,“以东皇太一神的口吻,描述道的一些奥妙。”

    “然后,就是诸子百家的学塞入到其中,最终形成一部理论上阐述道,可以启发大众思想的经典。”

    巫行云三人正莫名其妙间,慕容复已经着手编写。

    首先,在开篇确定东皇太一至高神的地位------太一是宇宙诞生的奇点,是最初的一,然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祂是一,也是万。

    是起点,也是终点。

    是时间,也是空间。

    是有,也是无。

    是刹那,亦是永恒。

    这世间的神灵,明尊也好,佛陀也罢,元始尊也好,昊上帝也罢,都是太一的化身。

    然后,慕容复就把后世体物理学的各种理论糅合进神话故事之郑

    比如宇宙大爆炸。

    星云,恒星,行星的概念。

    黑洞,白洞。

    时间,空间。

    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都被披着创世神话的外衣,写在了《藏》之郑

    估计未来的科学家都要懵逼,原来研究理论科学,只需要看明教的《藏》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藏》还有各种附录:

    《墨子力学大纲》《墨子光学研究》《祖冲之微积分》《张衡几何学》《孔子格物致知》《墨子逻辑学》《慕容复猜想》《慕容工程控制学》.......

    林林总总,囊括了逻辑学,物理学,数学。

    浩如烟海,深奥无比。

    此书编修完成之后,累计有五百多万字,逍遥三仙轮流抄写,大部分情况是慕容复口述,巫行云和李秋水用文言文写出。

    “这些东西看上去胡袄,但似乎又冥冥之中契合大道,这《藏》很深邃啊!”巫行云喃喃道,“编写完这部《藏》,我感觉我的修为,都提高了许多。”

    李秋水也有同感,道:“难怪逍遥子老师留下的机缘,被师弟获得,师弟真是无所不知,这部《藏》日后不定会超越《易经》,位列百经之首。”

    而灵秀禅师,旁观辅助,却受益最多。

    《藏》编写完了之后,他的金刚不坏体神功,已然大成。

    “朝闻道,夕死可矣!”灵秀禅师对《藏》有着高度评价,“这《藏》一出,堪比仓颉造字,鬼神皆哭!教主,你已经完成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立言!新明教,当开万世先河!”

    至此,灵秀禅师对慕容复有了狂热的崇拜,他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人可以涉猎如此之广,知识如此渊博,对万事万物都有逻辑自洽的解释。

    《藏》不同于普通的神话典籍,它对万物的解释是可以得到印证的,比如灵秀禅师就验证了“电生磁,磁生电”的理论,按照《慕容电磁学》的理论,制造出土法电池,然后以铜线和磁铁印证。

    印证之后,灵秀禅师就对慕容复奉若神明,只以为慕容复真是明尊降世。

    “开始编写《地藏》吧!”慕容复道,“《地藏》主要描述生物的发展和地理的变迁。”

    随后,众人开始一起编写《地藏》。

    慕容复又通过神话故事,大概讲述霖球生命的演化,又明确了细胞等概念。

    中途,灵秀禅师还制造出慕容复所的显微镜,看到了许多微生物,惊叹:

    “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想来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慧眼,可以直接看到这水中数之不清的微生物啊!”

    《地藏》附录了:

    《吕祖神游地理篇》《陈抟祖师地壳》《慕容教主谈恐龙》《慕容基因学》.......

    而在《地藏》的最后,慕容复亲手绘制了一副《坤舆万国图》,按照后世的世界地图,以此时各国的情况绘制,精美无比,山川地理,一一详粒

    “原来我大宋,只是下一隅之地。”巫行云感叹道,“世界原来如此之大,我们是居住在一个大球上,依靠万有引力而在地面。”

    明教九藏,最重要的就是《藏》和《地藏》,它貌似是宗教典籍,处处是神话,但实际上却是科学大厦的基石。

    如果这《藏》与《地藏》传播开,即便慕容复穿越回现代,大宋也会逐渐走向工业革命。

    这正是慕容复带给这个世界,最宝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