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章 大基建
    新政以一种非常古怪的方式在朝堂顺利通过。

    第一步拿来开刀的就是军队。

    这是历史上无数的血和泪总结出来的经验。

    只有把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资格去谈理想。

    兵部尚书赵金明被李肃安排带着人去边军巡视,主要为的就是查清楚吃空饷的,老弱病残需要裁撤的人数。

    如今大乾不算海防,边军人数就达到了三十万人,李肃要的是精兵,不是一群乌合之众。

    朝廷的火器订单已经发往了岭南,如今的岭南可以说是日夜不歇的在运转。

    军工作坊在流水线般的生产制造岭南式燧发枪和新式火炮。

    这些火器都是要装备给大乾的边军的,时间紧,任务重。

    一时之间,岭南的兵工厂直接干脆扩建了两倍。

    大乾各地的矿场也是将岭南需要的煤炭和生铁运往岭南。

    与此同时,礼部也加强了与岭南大学的合作,邀请岭南大学为大乾的官学编制了一套适合入学孩童的新式教材。

    当然,这些教材只是教学的一部分,要想在如今的大乾全面撇开儒学教育也不现实。

    李肃也没有想着废除儒学。

    只要官学引入了岭南的新式教材,将科学的种子种下即可。

    改变大乾的整体风气,不是一朝一夕,从孩子下手是最快捷的途径。大风小说

    不见那倭国,就是因为李肃在乾倭友好学校搞了那一套丧天良的玩意,现在的倭国就到处充满了戾气了嘛。

    工部也没闲着。

    派了一支官匠访问团去岭南,参观了岭南的一些工坊,算是涨了见识。

    最后临走之时,还重金忽悠了几个岭南的大匠跟着回了京。

    也不是说他们要偷师,主要是李肃的改革计划中有一项重点任务就是修路。

    李肃将大乾的官道重新进行了划分。

    分为国道、府道、州道。

    要求在经济和军事重镇间必须有国道连接,州府之间必须有府道连接,州内主要城镇间要有州道连接。

    国道修建标准是要并排行驶十六架马车,府道则是八架马车并排,州道要求允许四架马车并排行走。

    这些路面全部要采用水泥铺路。

    要想富,先修路。

    这个时代的马路,哪怕是官道都不太好走。

    所以李肃直接就打算自己修。

    水泥的制造技术没什么难的,李肃直接就在各州府搞了一波竞价出售水泥方子。

    代价就一条,这次修官道朝廷要用的水泥,商贾要免费提供。

    大乾还是不缺富商豪贾的,水泥的利润有多大,很多有远见的商贾都看得到。

    最终,各州府的官道水泥需求全部被承包了出去,相当于朝廷只需要招募人力修路即可。

    这让工部尚书刘伯斋直接惊掉了下巴。

    本来他拿着修路的预算去找李肃时还内心忐忑,实在是那笔数字实在是太过庞大,怕户部批不下来。

    没想到,只是一个水泥方子,就直接把预算砍了五成。

    这让刘伯斋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技术的厉害之处。

    当然,李肃也没想着让朝廷占便宜,未来十年的过路费,李肃要拿一成。

    这是李肃准备将来给李承勇准备的礼物。

    皇室的钱和朝廷的钱向来是分开的,他也不想让自己儿子未来过得紧巴巴的。

    采矿、开山取石,运输、人吃马嚼。

    大乾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突然就被卷入了大基建浪潮。

    凡是矿场和修路的工人聚集地,都自发的形成了一个个小市场。

    吆喝声,叫卖声络绎不绝。

    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干活的百姓不是征发的徭役,而是朝廷拿钱去招募的百姓。

    数十万人因此从中受益。

    当然,国库里的银子也是如同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但是户部尚书郑坤这次却没有当铁公鸡。

    不知道是惧于左相贾思言的震慑,还是因为李肃给他放开了皇家银行的借款额度。

    自从上次三大钱庄挤兑皇家银行彻底失败之后,当百姓看到了火车站那无数的银砖。

    皇家银行的信用算是彻底深入人心。

    借着三大钱庄的网点,吸储力度是与日俱增。

    如今皇家银行的存银数目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银行吸收的存银多了,自然也敢给朝廷放款。

    抵押物自然是大乾未来的税收。

    眼下,即便是不通晓金融的人也清楚,只要大乾的改革完成,税收将会不断爆炸性上涨。

    此刻,压根不会有人担心朝廷会还不起银行的钱。

    户部的大门外每日都扎堆着各部甚至地方官员的身影,都是来要银子的。

    郑坤也是大气得很,凡是有理有据的都给批了下去。

    拿着条子去皇家银行直接提纸钞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