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设计历程
    你这‘四维人’听起来跟他们说的什么真神没什么区别。

    陈东洲看了一眼贾志平一眼说道。

    江重阳摇摇头解释道:这和神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神的无所不能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在我们三维世界所仰望的四维智慧体,只是站在了比我们更高的一个维度上,遵循更高维度的规则。

    就像一只蚂蚁在地上仰望我们。

    我们的高大对他们来说像神一样。

    但我们并不是神。

    甚至当我们死去,躺在地上。

    会成为蚂蚁的食物。

    陈东洲点点头:但愿吧,根据我的直觉我们短时间内无法破案,我们无法对此事件压太久。

    纸是包不住火的。

    我们总该要给民众一个交代。

    很明显,陈东洲很希望江重阳能够对此次人体消失事件有个合理的解释,但又没那么有信心。

    心里充满了矛盾。

    一直烟不离手。

    讲台上的江重阳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他继续讲述道:

    我在推理出四维世界的部分规则之后,曾经将自己想象成四维世界里的一名游戏设计师。

    也就是我们这款三维游戏《地球》的设计师。

    屏幕也随着江重阳的讲述,开启了故事演绎模式。

    在四维的世界里,也会有时间的存在,只不过,祂们那里的时间流速比我们的时间流速慢得多。

    就像我们设计的很多游戏里的时间5分钟就是一个日夜,而现实中我们的一个日夜有23消失56分4秒。

    或许我们宇宙的128亿年,在四维世界里只不过是128年。

    而我就是在这128年里设计这款游戏的设计师。

    一开始,我是个四维世界里的少年,在人生的选择上,想要当一名游戏设计师。

    于是,我进入一个教游戏设计的学校,开始从最基础的设计理论开始学习游戏设计。

    一开始,可能先从一个点线面体这样简单的基础开始设计。

    等我学得多一点,就开始设计游戏里的世界规则,也就是游戏最底层的逻辑。

    我将一些逻辑代码输入了游戏设计的机器中,按下确定健。

    于是,就这样,一个世界就从一个小点爆炸开来,诞生了‘宇宙’。

    而学习是很漫长的时间,游戏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

    设计出‘宇宙’这个基础逻辑世界之后,然后一边学习,一边从这个‘宇宙’里进行实践。

    我在‘宇宙’这个基础逻辑世界里找到了一颗叫‘地球’的小球,改变了一下上面的形态,设计出土地海洋山脉与河流,然后开始在上面设计三维游戏角色。

    于是,这款游戏就在我这个游戏学徒中开始更新版本了。

    一开始,10版本,我的设计技术只能够设计出古杆菌和巴贝通球藻这样的原核生物,就像只能设计出俄罗斯方块这种很低级的像素游戏。

    然后,随着设计能力逐渐提高,我逐渐能够设计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病毒各式各样的微生物。

    20版本,随着不断学习,我的设计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多细胞生物被我设计出来,从藻类到各种虫子,游戏中的机制也越来越健全,动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于是,出现了寒武纪大爆发。

    30版本,我以练习设计更大的多细胞生物为乐,在游戏设计的基本规则前提之下,他们总是想要设计出更大的生物。

    这是从只会设计单细胞,到能设计大型多细胞生物的巨大进步。

    就像从只会设计像素游戏到会设计3a游戏大作里的场景。

    这段时间,我还没有学会在游戏里讲故事内容和玩法,我只痴迷于场景和角色外形的设计。

    于是,地球很快进入‘恐龙时代’。

    巨大的植物和恐龙是我游戏画面设计的学习成果。

    但因为他们的体型巨大,很快与游戏最开始的一些逻辑相悖,比如气候逻辑,比如能量守恒这样的基础逻辑。

    所以,在‘恐龙时代’,整个游戏因为超负荷问题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且,这时候的我已经悟到一个问题,一个好的游戏不应该只徒有画面,内容才是核心。

    于是,我果断灭绝掉游戏之中的全部恐龙,开始重新添加游戏的内容。

    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和学习,我终于设计出了40版本,远古人类版本。

    我设计出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角色——古猿。

    它们具有一定智慧,就像开始有学习能力的ia。

    这时候,这个游戏就有了一个玩法——教古猿知识。

    于是,这款小游戏可以向其他‘四维人’开放了。

    这个玩法就是,‘四维人玩家’捏一个代表自身的三维角色,然后进入游戏,,他们目标就是教这些古猿来学习智慧,看看谁教得又快又好。

    也就是看谁面对这种会学习的小ai的时候,教育能力能强。

    所以,这个版本的游戏,是古神和古猿存在的游戏版本。

    那些古神就是一些进入游戏的玩家,这些玩家分布在地球各个地域中,于是开启了古华夏古埃及古希腊苏美尔三星堆玛雅等古文明。

    他们从上帝视角教这些古猿如何用火,天文知识,农耕知识,畜牧业知识等。

    甚至游戏中还设计了一项比拼项目——雕刻。

    看哪些玩家教出来的古猿雕刻的作品更精致,这是证明智慧接受程度高低的一种方式。

    所以,那些古文明热衷于在建筑中进行雕刻,用石头雕刻,用青铜雕刻,用水晶雕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能看到复活岛人头像,狮身人面像,三星堆面具,水晶骷髅,等等这样古代人的艺术作品。

    这是他们当时学习成果的比拼形式。

    然而,这些游戏中的‘古猿’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甚至能够学会永生,和一些游戏底层逻辑的运行规则——或许是科技,或许是魔法。

    随着各个玩家长期在线,地球神明所影响的地域不断扩张。

    自己引领的‘古猿’生存是第一要务,而游戏规则内的地域和物资有限。

    于是,《地球》上玩家开始正式比拼‘教育成果’的时候到了。

    从此,《地球》进入了诸神之战的崩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