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55
    255

    鸣凤楼的菜,其实没有特别的口味,就是京都流行什么就出品什么,很是随意。如雨之前来过,居然沈掌柜的还记得这位小夏公子,二层的雅座只有一间略偏的,打开窗户,就能看见楼下舞台的表演,现在正有一个唱昆曲的戏班子表演着杜十娘。

    如雨叫了一桌子京都口味的菜,主食甚至还有芝麻火烧和肉饼,汤也是寻常的胡辣汤,什么酱肘子,熏鸡,卤鸭,红烧鲤鱼,完全就是家常菜,心儿里美萝卜凉拌,拍黄瓜,皮蛋豆腐,还有卤牛肉切片,再打了上好的竹叶青酒四角。

    赵鸾看着如雨点菜,发现她居然很了解自己的口味,无论凉菜和是热菜都有自己爱吃的,连酒都是他最喜欢的竹叶青。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如雨你也点一些你喜欢的吧,或者上点鱼翅之类的?

    如雨淡淡的笑了,我也喜欢熏鸡,酱肘子的,其实,我喜欢所有口味的菜,只要做的好,都爱吃。她看着下面台上的小旦,唱得凄凄惨惨戚戚的,虽然嗓子水平一般,但是长得不错。

    赵鸾被她说完熏鸡又说小旦的语气给逗笑了,她是怎么做到,干什么都不专心的。一个小姑娘,大刺刺的评价一个戏子,真是。他摇摇头,不过,目光并没有在戏子身上停留,而是喝了一口茶,开始肆无忌惮的看着如雨。反正雅间只有他们二人,如雨又专心的听戏,他盯着如雨也无妨。如雨正摇头晃脑的听着戏,赵鸾不喜欢听昆曲,那个唱腔和语调,他听不懂太多,昆曲是江南方言。也许赵鹄能听懂,赵鸾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冒出了这个念头,如雨可以和赵鹄交流昆曲吧。他也被自己的想法下了一跳,他忽然希望,交趾国很远很远,最好赵鹄永远不要回京都。

    小二来上菜,鸣凤楼的出菜速度不错,很快就上了一多半菜,酒也打上来了。

    为什么你只要四角酒?一般不都来一斤?赵鸾问道。

    如雨笑了,明媚得让人心动,小酌微醺是最好的,我们又不应酬谁,喝一点酒就好了。

    赵鸾望着她发呆,吃饭了,我敬你。如雨从酒壶中倒了两杯竹叶青,白色的瓷杯,淡淡的发着碧色的酒,看着异常的漂亮。

    赵鸾端起了酒杯,干。两人碰杯,一饮而尽。如雨喝酒很豪爽,不需要劝酒,一杯酒下肚,脸上泛起了两团红晕。赵鸾赶紧夹了一个鸡腿给她,吃点菜,慢慢喝。

    酒过三巡,菜也吃了不少,如雨的食量不小,还偏爱荤菜,赵鸾都是想不出,她那么能吃,怎么就不长肉呢?

    台下的昆曲班子已经结束了表演,换了一个唱大鼓的,一个老者弹着个三弦儿,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唱着曲儿。

    这就是你说的鸣凤姑娘?

    当然不是,鸣凤姑娘是弹古琴,唱那种文雅的曲子的,可能不合适晚市吧。如雨已经吃得半饱,听着大鼓。

    沈掌柜忽然敲门进来,夏公子,这是对面雅间陈公子送你的,一坛三十年的梨花白,陈公子说,不用谢了。

    如雨有点迷惑,从窗户望向对面,果然,对面的雅间是个大包间,王元康在窗户边冲她挥手,边上还有一个男人,看着四十来岁。

    你帮我谢谢陈公子,沈掌柜,陈公子可是鸣凤楼的东家?

    沈掌柜点点头,不错,夏公子知道了?

    如雨淡淡一笑,把自己的折扇交给沈掌柜,你帮我多谢陈公子,我就不过去了,这把折扇你帮我交给吴先生,就说改日再约。

    沈掌柜应了一声出去了。

    赵鸾看见了王元康,但是见如雨如此随意的将折扇送人,还是有点不悦。他的老婆,怎么认识那么多男人。

    如雨见赵鸾闷头吃菜,不吭声,知道他不高兴了,如果没猜错,陈公子就是豫王。

    你不知道谁是陈公子?这个要猜?

    鸣凤楼我也是很早来过一次,那会儿都不认识王元康,只不过,误打误撞的进来吃饭而已。

    那你怎么不猜是王元康送你的酒?

    因为我看见了翰林院的侍讲吴修元。

    吴修元?他是豫王的侍讲,所以,你猜是豫王送的酒?

    对。

    你为什么认识吴修元?

    我去你家的朵云斋,见过他一次,他应该并不认识我。

    那你还送扇子给他?

    如雨低头笑了,我猜他看到字,便会知道我是谁。

    赵鸾愣了愣,随即明白,如雨的字师从妙清夫人,当今大周,写字有妙清夫人影子的年轻姑娘,不就是乐安县主夏侯如雨一人。那我也不高兴,你送扇子给别人。

    他是一个老头,都不行吗?吴先生是当今大周金石方面的大家,他对金石的研究颇有造诣,我还挺想向他讨教的。毕竟,师父送了我几大车庄广汉先生的收藏,书籍,笔记,我师父她是不擅长金石的,我还得找个大师请教,不能没有先生教,我自学能力是不足的。

    什么自学能力。赵鸾咕噜着,不过,如雨说吴修元是老头,他倒是安心了。要不我去同王元康打个招呼?

    如雨莫名其妙的笑了,大舅哥和姑爷打招呼吗?

    什么鬼?他是你表哥,可不算什么大舅哥。赵鸾想到王元康比自己小,心里很不满,娶了如雨,不但若竹是二哥,怎么连王元康也要占自己便宜呢?

    我是说,如果王元康娶了赵鹂,你就是他大舅哥。

    什么?赵鹂?赵鸾一愣,随即想到,之前去钓鱼,和宴饮,确实王元康都是和赵鹂分作一对,只不过,他并没有多想,他的心思在如雨身上,把他们都当作陪客而已。他们自己可知道你在把他们凑成一对?

    如雨一脸鄙夷,我是那种说媒的人吗?明明就是有人求我约他们见面,我就是个顺水推舟。

    赵鸾这才恍然大悟。

    陈赢斌看着沈掌柜送来的扇子,问吴修元,吴先生认识乐安县主?

    不认识,我与县主有一面之缘。不过,她男装我倒是没认出来。

    一面之缘便送了一柄象牙骨的折扇。陈赢斌仔细的看着扇子,上面是一首曹操的短歌行,小楷写得极其工整,但是字的笔势结构运笔都是妙清夫人一脉,特别之处是字几乎没有笔锋,极瘦,好像她那个人一样,看着柔弱消瘦,却似乎蕴藏着很强健的筋骨。一枚朱泥印章,上面是见贤思齐,四个字,刻得象是画又像是字。

    吴修元见豫王仔细看着扇子,当日我也是去朵云斋,现在想来便是赵家的产业,县主好像并不想亮出身份,所以,看到她的字,猜出她之后,她便暗示不要相认,只此一面。王爷若喜欢这柄折扇,修元便借花献佛,献给王爷。

    那多谢了。陈赢斌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元康看得一头雾水,他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王爷,要不要我去唤表妹过来?

    不必了,你表妹此刻男装,同她夫君一起出来喝酒听曲儿,我们不要打扰了。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约着宴饮。陈赢斌拒绝道,还有,今日偶遇也不要出去说,你那个表妹夫以后估计是太子的人,我们不合适太熟。

    王元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反正他和赵鸾是姻亲,倒是无妨的。

    凤鸣姑娘已经开始表演,一曲接一曲,不断有人打赏点曲子。

    如雨和赵鸾喝完了四角竹叶青,又贪杯。如雨说尝尝豫王送的梨花白,赵鸾自然不反对,三十年的陈酿果然好喝,入口顺滑,一点儿都不辣。如雨一边听曲子,一边和赵鸾对饮,渐渐有点不胜酒力。

    赵鸾见状,及时的终止了晚餐,带着如雨回家。

    如雨还能很清醒的上马车,看着脚步都没有一丝的凌乱,一上车便醉了,迷迷糊糊的钻进了赵鸾怀里,默不作声。赵鸾腹诽,又不能喝,还一杯一杯的逞强,以后可不能放她自己出去宴饮。还好,如雨酒品很好,醉了也不乱说话,除了靠在赵鸾怀里,倒是没什么乱说乱动。

    到了家,马车尽量停的离正房很近,如雨居然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鸾哥你先下。

    赵鸾只得先下车,如雨竟然精神抖擞的自己下了车,快速的进了房间。赵鸾回身去拿酒,交给赵天的工夫,起居室就不见了如雨。

    赵鸾找遍正房也不见如雨,见到如雨的书房后面的小卧室,亮着。他走过去一看,杏仁正在给如雨更衣,她哼哼唧唧的要洗澡,杏仁怎么劝她都不肯就睡,非要沐浴之后再说。杏仁左右为难,虽然不是太晚,准备热水来得及,但是,如雨喝的脸色绯红,明显是醉了,她这个样子怎么自己去沐浴?

    如雨的浴室很大,她可以在里面淋浴,但是日常都是她一个人进去,不肯让人服侍,她今天站稳都不容易,怎么能让她自己洗澡?

    赵鸾进去的时候,如雨正和杏仁辩论,我可以的,杏仁,我真的可以,我喝了酒都臭了,我不要臭臭的睡觉,我要香香的。

    小姐,乖,你先睡,明天一早在洗好不好?

    我不要嘛。如雨开始撒娇,声音也变得又甜又腻,她坐在那里拼命摇头。看见赵鸾来,可怜兮兮的说,鸾哥,你帮我和杏仁说,我可以自己洗澡的,保证不摔跤。可能是喝多了,变得大胆,她居然当着杏仁的面,拉着赵鸾的袖子撒娇,还把小脸埋进了赵鸾的怀里蹭着。

    杏仁都不好意思看他们,脸红得要流血了。

    赵鸾也无可奈何,杏仁,要不你先准备水,一会儿,我陪她进去看着她就是了。

    杏仁更不好意思了,这俩人,虽然新婚,倒是也没必要一起沐浴吧,不过,既然主人吩咐,她也不能再说什么了。是,姑爷,我去准备热水。你给小姐倒点茶,让她稍微醒醒酒。

    谁知道,如雨竟然从赵鸾怀里探出头,杏仁你去叫凤鸣过来,我有话问她。说完,又把头埋进赵鸾怀里继续晕着。

    杏仁无奈的给赵鸾打手势,让他照顾好如雨,便去叫凤鸣和准备热水。烧水总要半个时辰,倒是可以给如雨一个醒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