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25
    225

    若竹的婚礼,折腾了三天,总算告一段落。我们侍郎府多了一位新媳妇。

    每日早上请安,若竹和翁德仪都要到,若松是经常身体不适,我又因为是县主,只需要初一十五象征性的拜见一下父母,吴贞秀带着丰海,也是初一十五请安。偌大个侍郎府,变成了每天一早若竹翁德仪给林清琳请安。

    翁德仪新婚翌日的时候,给公婆敬茶之后,阖府相见,我送她一柄玉如意和一块鸽子蛋大的鸡血石,她十分喜欢。每日在林清琳那边请安过后,便跑来我的小院,我也多了很多乐趣。我们本来就是好友,现在成了姑嫂,便更是可以天天腻在一起了。

    若竹本来中了进士之后,有一段休整的时间,给外省的进士回乡,光宗耀祖的时间。一直到十一月才去吏部报到,进行分发。若竹不担心实缺的问题,他是进士身份,主要看是分发六部还是在京都附近找个实缺去任职县丞。

    夏侯松原和若竹讨论了一圈,最后觉得,既然进不来翰林院,不能象赵鸾那样直接六品修撰在内阁行走,那不如先去做个县丞,有个三年的从政经历,再看怎么调任比较好的州府里面的实缺。

    进士,同进士的身份,直接去六部,不利于升迁,关键是,六部里大量的无需科举的王公和官宦子弟,想要升迁并不容易。

    若竹虽然有夏侯松原在吏部做侍郎,分发到什么粮道,或者工部的采办岗位实缺,也能赚不少。但是,他志不在多挣钱财。侍郎府的家底儿雄厚,夏侯松原当初在吏部,没有特别的关系,虽然娶了建业侯家的小姐,但是,在京都依然是贵族底层。他历年考绩都是全优,又四处送礼,才保住了升迁之路,但是,比起很多无需科举便在六部任职的王公官宦子弟,真是不知道辛苦多少。

    夏侯松原的同科升迁最快的,反而是当初分发去外省的一名进士,当初殿试也不过三十多名,现在已经是大学士入阁的一品大员。他的路子就是先去做县丞,三年升任县令,然后在州府各部门升迁,并不去任职什么盐官粮道的肥缺,反而是专门走不太多人争抢的清水衙门,一路考绩全优,三年便升一级。

    若竹也是规划的这个路子,侍郎府反正只有若竹这个儿子能走官路。若松身体孱弱,娘胎里便带了病,当初林子但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过是保住了他一条小命。自然是读不成书,更当不得差的。以夏侯家的财力,加上翁家的权势,若竹的官路应该会一路顺畅的。

    离分发还有日子,夏侯松原已经帮若竹物色好了临近京都的几个地方的县丞,就看到时候哪个出缺了。毕竟吏部是近水楼台。

    而赵鸾则完全不用担心,翰林院修撰,直入内阁行走,圣上直接给安排好的路子。

    赵鸾也是左右无事,日日都来侍郎府同若竹盘庚,如果夏侯松原有空,他也会去见,三人谈论一下官场的消息。

    当然,赵鸾也会因为都在外院,会跑来看我,只不过,大婚临近,我们不宜多见面,侍郎府人多口杂,我们虽然是未婚夫妻,也不能太多时间在一起。

    这天,夏侯松原正好休沐,便召若竹和赵鸾去正院闲聊。忽然有人送来了永康公主的书信。

    信中说,乐安县主即将及笄,永康公主想在公主府给她大办一场及笄之礼,九月初二。也要侍郎府列出他们要邀请的观礼亲朋,方便公主府一并发帖子邀请。

    夏侯松原当然愿意,毕竟,有一场皇家仪规的及笄之礼,无论对侍郎府还是如雨,都是莫大的荣光。

    赵鸾一脸期待,可惜,作为未婚夫,他好像是不能出席的。若竹倒是一脸兴奋,如雨成天老气横秋的,我都忘了她还未及笄。他看看赵鸾,赵鸾,我和你说啊,我这个妹子你可要珍惜,她还小,若是嫁入你家,有什么不周到的,你万万要站在她这边。你可要小心,不然我不会放过你。说着还给了他一拳。

    我都打不过如雨,她可吃不了亏的。赵鸾也调笑了一句,忽然想起在夏侯松原面前,赶紧沉下脸,装作很严肃的样子。

    夏侯松原笑了起来,看两个年轻的孩子打打闹闹,对他来说也是乐事一件。

    他命家人去小院叫如雨过来。

    我正同翁德仪在我的小院看一个碑帖,两个人讨论着这个碑刻的刀法与笔锋。

    书中说,长安有碑林,有好多著名的碑刻,可惜长安太远,能看到一点拓片已经是很好的了。翁德仪一脸遗憾的说。

    我有点同情她,又不能说我不但看过长安的碑林,我还看过泰山的各种摩崖石刻,还有曲阜的碑林,我连白鹿洞书院都去过。想想我之前热爱旅游,几乎玩遍了中国,连欧美日韩东南亚也大部分都去过,本来想着退休以后去非洲和南极,可惜没有来得及。

    我师父说,会把庄广汉先生的金石的书籍,石料和文稿全部送于我作为嫁妆。到时候,我们一起好好研究。

    真的?翁德仪两眼放光,如雨,真是好羡慕你,可以拜妙清夫人为师。

    我是县主你都不羡慕吗?

    你懂的,公主都没什么可羡慕的,我更喜欢妙清夫人。你不知道,我看你书法与日俱进,不知道多羡慕。名师出高徒,你这一年的书法,进步得,简直是突飞猛进。

    那也是我天天刻苦练习啊,我写了多少字,每个字我都解构,不断研究要怎么写,然后固定结构,我也是花了好多心思的。

    翁德仪看着我,如雨,你知道吗?你真的与众不同,别人习字都是一遍一遍的练习,而你习字是把这个字要怎么写,想绘画一样研究清楚,再落笔。

    我笑了,那是因为我底子弱,笔锋运笔,写大字,我是根本不行的。需要水磨功夫的事情,我一样都不行。但是,我会利用一些技巧,去把一件事情分门别类,再用一定方法把它们规范出来,形成一定的套路。

    我就是觉得这点佩服你,不知道你怎么会想出来。之前你刚到书院,我还看不起你,因为你父亲就是书法大家,你姐姐若兰的字也很好,但是你的字是全无章法,一看就是自幼没有习字。谁想到,你一旦决定习字,不到一年就有现在的样子。

    其实,我是没有特别的想法,一定要把字写好,只要能认识它们,我写的别人也认识就行了。我一直都是只学有用的东西,不拘于什么固定的模式。不过,既然拜了师父,师父最厉害的本事,我还是要学的,加上我也挺无聊的,不学点什么,浪费时间,无所事事,也是不行的。

    翁德仪看着我,如雨,我好舍不得你出嫁,以后我便是自己一个人在你家了。

    我摸摸她漂亮的脸蛋,不会的,好嫂子,我们家不是还有我二哥。再说,你那么好看,我怎么舍得不来看你啊。

    翁德仪被我调戏得脸都红了,怎么一点正经没有,哎,我好羡慕你,自由自在。

    好嫂子,你也快了。我二哥分发,定然是去做县丞,你就跟着去他任上,还不是自由自在。而且,也不会离京都太远,你大可以就地游山玩水。每到一个地方,就把周围能去的寺庙能看的风景都看了,也是一件乐事。

    翁德仪一脸神往,也不知道会不会实现。

    忽然有小厮来请我去正院,说是永康公主有信来。

    看完永康公主的书信,我掩饰不住兴奋,及笄之礼是什么?要很隆重吗?

    夏侯松原点点头,一般人家,就自家人由母亲梳头即可。但是,若是皇家的及笄之礼,要大宴宾客的话,那是一个很隆重的典礼。从方位到仪式都有很多讲究,从迎宾开始,到礼成要有十八个步骤,半点都马虎不得。

    我吐吐舌头,那么麻烦。

    女子的及笄之礼,就是成人之礼,自然是隆重的。我看永康公主信上说,在公主府的大殿前办典礼,你恐怕要去公主府居住一晚了。

    是,公主说,她已经把公主府的外院,我之前还没做县主时居住的地方,重新修葺,变成我日后回公主府的住所。

    夏侯松原看着我,如雨,你出嫁之后,再归宁,就是去永康公主府了。

    我笑了,父亲放心,如有时间,我也会回侍郎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