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13
    213

    我差人给翁德仪送信,她的小厮来回信,约了明天去逛街。总算是按照若竹要求约好了,我也让人去他院子里留口信。

    最近忽然对金石没了兴趣,开始看一些戏本,当故事看,实在是百无聊赖。诗词歌赋我是没有兴趣的,看着那些典故,觉得毫无意义,反正我不会作诗。论真的好诗,也就是流传了几百年上千年那些,我记得的都是小时候被当作顺口溜,念着玩儿的,完全没有体会到什么诗情画意。

    武戏我不喜欢,冷兵器都太吓人了,我始终保持练武,无非是为了强身健体,说到底是为了活着。感觉在南粤的时候,更野蛮一点,到了京都,不但骑马场不多,街上连带着刀的人都不多,满街都是温文尔雅的文人。大周是文官统治,武官在朝廷里同品级会第一档,所以,民间也是不尚武,京都很少有学堂让孩子习武,而兵部的兵也没有多强。

    午后,柯秦送信来,说刘杨约我见面,地方在汾酒林。我们很久没有去过汾酒林了,一般都是直接在听海轩见面。

    看样子今日的事情有点需要避开人。我坐车来到汾酒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中午吃饭的客人只有零零星星的还在,酒店大厅都空着。掌柜的见我进来,便引着我到了后院,从那个通道走过,我最后坐在了奉贤茶庄的一间雅间里。

    刘杨已经到了一会儿的模样,他面前的茶已经有点淡了,茶博士给他换了新茶,又给我冲了一杯茉莉花香片,便回身关了门出去了。

    如雨,我们有多久没这样避着人相见了?刘杨笑着,你越来越出名,我以后见你都不方便了。

    没有吧,我们在听海轩见面不就好了,为什么约在外面?六公主的人不跟着你了?

    刘杨苦笑,可不止她的人,大内也安排了人盯着我的。

    我们不是经常一起玩儿,你今日是何事?

    说起来奇怪,昨日京都那些流言你听见了吗?

    嗯,是有点奇怪。

    今日,你不是被赐婚了?陈智贞从宫里回来说,皇上昨晚和宜妃闹了矛盾,一气之下去了淑妃那边。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驸马的事情?

    好像是说,那个落选驸马,似乎是康王的人。

    康王?我吃了一惊,皇上知道了吗?

    似乎是涉及科场舞弊,但是并不是秋闱,那个仇洋,秋闱不过十五名,却在殿试的时候,文章第三名。好像是阅卷大臣有三名给打了甲等最高分,而且,即使作弊打分,他也是第二,第三名是一个老者,已婚已育,所以把他放在第三名。说圣上看了前十名的策论,对方鸿宾印象深刻,所以,面圣的时候,就点了方鸿宾为探花。而点探花的时候,发现黄榜居然已经抄录好了,圣上大怒,却没有声张,让大内的人彻查。刘杨缓了口气,喝了一口茶。我默默的消化着他说的。

    然后,大内的探子跟着那个仇洋,发现了他的家族有人是康王的门人。而且查到他不止他一个,还有好几个进士都投靠了康王。进士考中了找靠山,是常有的,但是,能设计好阅卷官,刚好看预定的人的考卷,实属令人惊叹。

    皇上都知道了?

    对,所以圣上大怒,就殃及了宜妃。

    为什么啊,七公主的驸马不是换成方鸿宾了?

    那是因为宜妃的哥哥便在刑部做通判,与康王走得近。皇上生气,他是看脸给女儿找女婿,但是,宜妃还和康王串通一气。圣上气得去了淑妃那边。

    你消息好灵通,可是六公主从宫里带来的?

    当然不是,她只是开心说皇上去了淑妃那里,生宜妃的气了。其他自然是青山院的人查出来的。

    杨哥儿,你告诉我这个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做吗?

    我是拿不准,要怎么禀报给我哥。这件事情,极其机密,恐怕宫里都没多少人知道。皇上疑心了康王。

    那你说,皇上会对付康王吗?

    这个不好说,康王,宁王都是势力强大,皇上虽然忌惮他们,却那么多年都相安无事,只不过此次,应该是一个信号。

    嗯,新科进士出来,各方人士都在拉拢他们,而这些人也是需要一些靠山的。

    不错,皇上特意选了太子的侍讲做主考官,明显是把这一批进士送给太子做门人了,但是,皇上又给豫王指婚了闽福王的女儿。

    闽福王之前好像送过女子进宫,还封了嫔。杨哥儿,我就是好奇啊,南粤王为什么不送人进宫?都是一样的异姓王爷,皇上似乎更重视闽福王。

    如雨,你觉得南粤怎么样?

    我很喜欢,不过,客观说,南粤地处偏远,就是一个南岭山都翻不过去,要做作乱,根本不会影响中原,对京都就更是没影响了。有个事情,传达到京都都两个月以后了,京都再批复一下,又两个月,一个事情就早就过去了。

    不错,朝廷对南粤一直是这个态度,只要不造反,就相安无事,税赋什么的,本来也收不到几个钱,基本上就是朝廷不拨付,也不用南粤上缴。派去的总督将军之类的,还要朝廷发饷银。闽福王则不同,他的封地毗邻浙江,江南的物产和税赋可不是南粤可比的。闽福王有兵,也有水军,人口还多。闽福王张清经常派人在京都活动,这次和豫王结亲,也算是皇上给豫王的筹码。

    豫王筹码?豫王不是和太子一党的吗?

    当然不是,豫王虽然记名在皇后名下,但是,他的母亲并不是皇后,而记名在皇后名下便是嫡出王爷。所以,豫王也有机会继承大统的,若太子不得圣心。

    所以,皇上把新科进士这些文官给了太子挑选,转头就把闽福王给了豫王,目的是要他们兄弟竞争?

    不错,外有康王宁王制衡,内有太子豫王相争,皇上的位置就稳固了,因为大家都在斗,自然要皇上来平衡。

    我听着刘杨说出这番话,有点心惊肉跳,面前这个人哪里是那个花天酒地,花鸟鱼虫游玩的小公爷。当年征战沙场运筹帷幄的少年将军,并没有沉沦啊。好复杂,他们制衡不就不会起内乱,我们继续国泰民安过日子。

    恐怕不行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朝廷恐怕这几年内,要内乱了。我就是发愁,南粤虽然边远,也恐被波及。我打算给大哥写信,让他继续花天酒地。但是京中这些事情,我又拿不定主意要怎么应对。刘杨皱着眉头,如雨,我也担心你,我反正是驸马,无官无职,也没有兵,谁坐上皇位都会给我发俸禄。但是,你,你的夫君,我怕他贪图什么富贵,去攀附权贵。他是状元,必然是太子一党,将来,太子顺利登基,他尚可活,万一,我是说万一,他站错了队,可是很危险的。

    杨哥儿,你说有没有可能,皇上早就觉得这个仇洋不对,假装爱女深切,换了一个无背景的不站队的探花驸马来?

    但是,前日还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偷看一甲进士,昨天才发怒,圣上应该不会作假吧。

    一名进士,考试的成绩,忽然拔高了十几名,确实会引起注意吧,我知道有考不好,名次差的,那些基本上会被认为发挥失常,但是,名次高那么多的极少。

    说明皇上非常警觉,上次多亏你,让六公主说出我不归十日便要向内务府禀报一事,我才惊觉,陈智贞不过就是个狱卒,她看管是罪犯就是我。软禁在京都。

    我看着刘杨,他说得平静,但是,也有点萧瑟。杨哥儿,你可曾想过跑回南粤?

    没有,我就算找个替身假扮我留在京都,确实可以做到,但是,那样的我,回去南粤能做什么?隐姓埋名在南粤担惊受怕一辈子?刘杨摇摇头,对了,苏世明被调回京都了,我听说要改任福州总督了。

    去看着闽福王?

    我猜大哥日日笙歌,皇上不再疑心他会造反,所以把狱卒撤走去看着闽福王了,他女儿也要嫁给豫王。

    我沉默了,越发觉得京都不安全,但是,也一时半会儿没有办法。

    刘杨见我担忧,如雨,你别怕,我听说你被赐婚是以永康公主义女的名义,所以,你嫁入赵家后,只需要一年,便可以分府单住。之后,你可以考虑让赵鸾找个出京的差事,号称历练,离开京都。

    离开京都?

    不错,赵鸾中了状元,定然是分发到翰林院做修撰,按理说这个要最少三年,才能调动,但是,赵鸾显然是圣上留给太子用的肱骨重臣,所以,一定要放到地方上去历练一番的。他在京都熟悉了各部和内阁的流程,便会分发去外地。只不过,你们也可以自己选个安全的好地方,然后,找个借口,一年就溜出去。这样京都的风风雨雨便与你们无关。而赵鸾一直不在京都,也不会被认为是太子一党,进可攻退可守。

    我看着刘杨,他谈论起国家大事的时候,神采飞扬的,心里有点难受,如此机敏的一个人,却要装作一个草包,日夜笙歌的才能活下去。杨哥,谢谢你,我不知道还有那么多事情,多亏你。

    如雨,我只希望你好好的,幸福,和自己喜欢的人逍遥快活一辈子。刘杨说得极为真诚,对了,你快成婚了,本来我想购置一点田产给你,但是,又怕京都动荡,所以,就在钱庄给你留了一笔银子,无论你决定去哪里暂避,这笔银子都会帮你购置那边的宅子和土地,让你和赵鸾无后顾之忧。

    谢谢你,杨哥我们是一辈子的亲人。我很感动的望着他,也许只有他,对我,才是少年人有的那种纯真,我们现在就是真正的兄妹了。

    我们两个静静的喝茶,对了,方鸿宾为人很守信用,你日后如果需要可以同他结交,毕竟都是驸马。

    他你认识?

    闲得阁赞助的举子里,便有他。

    原来如此,如雨,你赞助贫寒举子的主意真好,不过,也要留神,不要被人以为是沽名钓誉。

    好的,杨哥提醒得是。我暂时让闲得阁歇业了。

    为何?之前闲得阁那个论战做得很好,我都听闻了,好多书生在一起讨论各种学问。

    你都听说了,自然是不好了,人怕出名猪怕壮。正好掌柜的家中有喜事,他便回乡探亲,两个月之后再回来。

    那很好,如雨,你现在越来越成熟了。一般女孩子都喜欢被人瞩目,唯独你,尽量的韬光养晦。

    我已经很好了,没有必要那么出名。

    是,这个世间,嫉妒,很多时候,会造成灾难。

    你同陈智贞怎么样了?上次之后,你可有改善?

    我听了你的话,对她和颜悦色的,应该还好。刘杨叹气,坐牢总归对狱卒好点,能多吃一块肉。

    我看着刘杨,曾经神采飞扬的少年将军,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成年的男人,带着一点无奈,只想活下去。想起在南粤的时光,骑马,打猎,郊游,一起看小金鱼,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些日子,和去作为李梦思的日子一样,只能回忆,不会再来了。无论我,还是刘杨,都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