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9
    209

    新科进士谢过恩跟着他们的恩师,本届主考官离开后,宜妃曹玉英带着七公主陈智贤从书房的屏风后走了出来。

    怎么样,可看见了探花郎?智贤,你父皇的眼光不错吧。那个方鸿宾可是仪表堂堂,文章也是写得很好,端方严谨,颇有文采。陈立信赞着方鸿宾。

    宜妃笑着,皇上自然是心里疼爱智贤的,这个探花很不错。

    陈智贤哼了一声,倒是给夏侯如雨占了个便宜。

    怎么,赵鸾你更喜欢?

    喜欢就没有,我就今日看了他一眼而已。不过,都说探花是要人物风流俊俏,这一甲三个人,一个老头,一个又高又壮还岁数不小,只有他是清瘦英俊,风度翩翩的少年郎。陈智贤还是没忍住,夏侯如雨长得又瘦又小,尚未及笄,哪里配得上他。

    陈立信愣住了,他完全没想过女儿竟然看上了赵鸾,这个,赵鸾即便未与乐安县主订亲,也不行的。他已有一子,我怎么可能把公主嫁给他。其实县主都不行,只不过,乐安县主是未封县主之时,就与他订了亲,后来封她县主,也不能悔婚了。

    宜妃见机得快,还不叩谢你父皇,那个方鸿宾仪表堂堂,气度不凡,又有才学。我听内侍说,原本的第三名,倒是十八岁,但是,长得又矮,看上去比榜眼那位四十多的还老,相貌丑陋,你父皇就是惦记这你,要赐婚探花,自然要给你找个如意郎君,才点了方鸿宾做探花。

    陈智贤知道一切已定,好在她也不讨厌方鸿宾,多谢父皇。

    话说这个仇洋,郎官宣布他是第四名传胪,也是二甲的第一名,心中气恼无比。他是觉得无法向康王交待。

    他鹤州仇家,是当地望族,他父亲做到县丞,在鹤州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的族人中有好多在京都做官和经商,便有仇家人,巴结上了康王。最近,康王在招兵买马,广招门人,就有仇家的人提及,族中有一位小公子,读书很棒,春闱南闱高中了第八名。康王自然十分喜欢,他在朝中的势力,远远低于宁王,近几年,他机心处虑的网罗人才,这个新科进士中,他也想弄几个进士,分发各部,从年轻时候,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六部,自己只有个刑部,而宁王则有工部和户部。

    仇洋秋闱早早便到了京都,他为人沉默刻板凌厉,发狠读书,秋闱放榜中了第十五名。原本,康王的门人中,还有一个第十名,但是,人尽皆知,今年的探花郎要被赐婚七公主做驸马。

    其他人避之不及,唯独康王,却想自己人拿下这个驸马。眼看仇洋这个孩子,不过十八,和七公主刚好年龄相近,他又没有婚配。便着人,在考题和看卷人上,稍微运作了一下,让仇洋殿试策论成绩是第三名。

    皇上向来是在一甲中凭喜欢点探花,本来的第二名方鸿宾,也是未有婚约,所以,康王还顺便调整了一下,把方鸿宾弄去第四名的位置。原来的第三名楚风林是个四十五岁的老头,被搁在第二名的位置上。这样,只要皇上要点探花,必然就是仇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皇上爱女心切,不但要看才华和文章,最重要是看相貌。仇洋和方鸿宾站在一排,何况隔一名,还有更帅气的赵鸾,当一排前五名同时上前行礼,然后报履历的时候,陈立信根本不可能看中仇洋,毕竟,论颜值方鸿宾实在是秒杀仇洋。

    仇洋伸着脖子,努力想挺直脊背,但是,还说掩饰不了眼中的沮丧。

    偏偏第五名的巴州进士庄显德,看他不开心,悄悄安慰了他一句,仇公子,今年传胪可比探花好,你可知道,春闱前,我听说京都的举子都订婚成风,大家都怕被指婚成驸马。

    仇洋脸色阴沉,庄兄不必宽慰我。

    真不是,我听京都的人说,七公主选驸马,一定要京都籍贯,最少是北闱出身,因为公主不喜欢南方人,嫌生活不习惯不同。所以,仇公子不必难过,这是早就定了的。庄显德一脸轻松,他是早就成亲了,儿女双全,自然从来不去枭想做驸马。

    多多谢,庄兄。仇洋还是作揖感谢了。

    庄显德看着仇洋的背影,这位秋闱放榜只有第十五,殿试居然第三名,最后第四名,他眯起眼,这个孩子不简单,说不定背后有什么人。

    若竹出宫回府,未到府门口,就被夹道欢迎了,原来报喜的人,第一时间跑来报喜,若竹少爷中了二甲四十八名进士出身。

    夏侯松原大喜,他自己虽然也是科举出身,但是当初住在租住的小院,没有什么家人,虽然也有报喜的人,不过,是几个老仆陪着。而去,他是同进士,和进士出身,大不相同。厚赏了第一个来报喜的人,侍郎府中门大开。

    过不多时,礼部礼宾司的人来报喜,敲锣打鼓的,他自然是感觉,封了厚厚的红包。礼部每到科举就有这个好差事,都是排给各个在礼部混闲差的王公子弟,有面子不说,中了进士的人家,给的红包都是十两银子起步。比如夏侯侍郎府,就是两个大大的元宝,五十两银子。

    林清琳早就让管家准备了铜钱,用大箩筐装着,散给围观的大人孩子,府里也准备了铜钱,都是二十个铜钱一串,撒出去,随便府里的仆役抢,图个吉利。

    喜讯自然也传到我这边,不但有若竹四十八名进士出身,还有赵鸾状元及第,一甲第一名。侍郎府的仆役也是跟风,跑到我的院子里来讨赏,连着外面院子的丫头小厮,熙熙攘攘的。桂枝之前看夫人准备铜钱,便也问了我的意见,我是无所谓,花个几两银子是小事儿,但是,不要抢了若竹的风头,这是我唯一给桂枝的要求。

    桂枝也是很懂事情,我院子里的钱串子就是十个大子一串的,装了两筐,一筐给各院来讨赏的,一筐给外面院子的丫头和小厮,也没人往地上撒,就搁在筐子里,任仆役们拿。多数只拿一吊钱,也有厚脸皮的拿几吊的。总归是个高兴的事情,图个吉利。

    举家的夜宴,夏侯松原叫了戏班子来唱戏,吃了饭,大家听戏,若松也难得没不舒服,跟着大家一起听戏,席间,吴贞秀也带了儿子丰海过来祝贺叔叔高中。

    散了席,回到小院已经是深夜了。

    小姐,明日今科状元夸官,你可要在沿途的酒楼定个包间,看看?杏仁问道。

    我有点困了,不要,我又不是没见过状元本人,不想挤来挤去的。

    我听说京都很多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都去看呢,定个沿途酒家的包间,从窗户看一下,东市那些商户,都辟了雅座出来给人预定。当然,西市这边有不少沿着大街的官宦人家,门口也可以围观。

    无聊,又不是他们夫君,有啥好看的。我咕噜着,人家八成是去看探花郎的,杏仁,你知道谁中了探花吗?

    这个我还真是不知道,今日报喜的人只是说了若竹少爷的名字,还有赵鸾公子中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