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4
    204

    到永康公主府的时候,内侍依然带我去了香梅园,说公主还有一点事情,一会儿过来。

    许久不见的林嬷嬷过来伺候,好久不见,林嬷嬷。

    是啊,乐安县主,许久不见,听说你快要成婚了。林嬷嬷带着和蔼的笑容。

    我笑笑,公主身体可好?

    很好,她最近天天惦记县主呢。林嬷嬷给我上了茶。

    一盏茶还未喝完,妙清夫人来了,也是内侍引着。

    师父,你怎么来了。

    还不是德金,发了帖子要我过来。

    公主说还有一会儿才过来。林嬷嬷禀告后,上了茶点,便退下去了。

    我看看妙清夫人,不知道公主有什么事情。

    理她呢,她来了便知道了。妙清夫人不在意的说,对了,如雨,你可知道崔子磊要外放中州?

    前几天偶遇过崔先生,听他说了。

    你可知道他为何好好的京都不呆,要去中州?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说是在鸿鹏书院考绩优秀满三年,升一级变为五品官,翰林院没有位置,便去了中州学政。争取一任便回来,儿女都留在京都了。

    哦,原来如此。

    妙清夫人哧的一笑,你信他的鬼话,恐怕崔子磊那个傻子都以为如此。他那个爹,怎么会偌大的京都找不到个五品的实缺给他。

    或许是因为去外省州府历练一下?

    翰林院不好吗?做内阁的起草文书,不比外省州府历练多得多?

    那是为什么啊?我眼中的兴趣越来越浓。

    妙清夫人忽然愣了一下,山雨欲来风满楼,春江水暖鸭先知。她说了两句诗,便不再多说了。

    我也默不作声,看样子妙清夫人也嗅到了一丝危险,只不过,她并不知道是什么。崔恒贵为首辅,忽然把最爱的儿子弄出京都,显然是会有事情发生的。

    对了,如雨,你出嫁后,住在赵家,可要婆婆管?你上学怎么办?妙清夫人关心起我的课程。

    我完全没想过,嫁人了还得上学,大周女子读书不过就是识几个字,一般及笄之后,许了人家就开始在家中学习女工,筹备嫁妆,不再去书院读书。

    哈哈哈,你这个师父做得上瘾,人家如雨成婚了,自然要在家孝敬公婆,生儿育女,哪里有功夫理你个老婆子,还上什么学?永康公主人未进门,声音先来了。

    妙清夫人撇撇嘴,你当然教不了她啥,自然不在意。

    永康公主今日心情不错,如雨,你这几天可是四处游玩,陪着你未来夫君?

    我红了脸,公主是怪我没有来请安吗?

    当然不是,你可知道,昨天豫王跑来我这里,说是想请你和他的侍讲见面,说是什么你说的喜欢金石,他的侍讲又是这个方面有研究什么的。永康公主笑眯眯的说道,你说你,好好的同什么商贾人家结亲,豫王难得有对女孩子感兴趣,他也十七岁多了,没个亲娘操心他的婚事。

    妙清夫人啐了永康公主一口,你个老太婆,胡说什么,如雨都已经订了亲,马上要成亲了,怎么还乱说,这个要传出去,对如雨的名誉可不好。

    好好好,是我口无遮拦了。不过,难得豫王想交朋友,同如雨一起谈论金石,总是好过和他那些狐朋狗友天天吃喝玩乐。

    你又知道了,豫王不是挺老实的,结交的无非王公官宦人家的子弟。

    我们大周这群王公子弟,整天不学无术,吃喝嫖赌。豫王就成日和那个建业侯家世子混在一起,还有如雨那个夫君的连襟,表兄之类的。

    什么连襟,我都糊涂了,公主你说啥?妙清夫人莫名其妙的看着永康公主,如雨的夫君,连襟不就是她姐夫勤功伯的儿子?勤功伯的儿子巴结不上豫王吧。

    不是啊,是忠勇伯家的女儿,不是之前嫁给过赵鸾,忠勇伯家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礼部尚书的儿子,豫王就是同戈明礼的儿子一起厮混。

    我也听懵了,这个亲属关系可真的是,曲里拐弯的,我表哥其实就是有点贪玩,人并不坏的,也就贪吃了一点,好像青楼之类的他去得不多吧。我声音虚虚的,忽然意识到,王元康还有那么多不良嗜好,这个可不能把赵鹂嫁给他。不过,大周的男子,大多数都是三妻四妾,做官的人,天天出去交际应酬,都是喝花酒。不说王元康,就是刘杨都没好到哪里。之前在南粤,一个是他年纪尚轻,关键是武将出身,对于烟花柳巷没有太多兴趣,逛窑子还不如看一匹马更有兴趣。

    永康公主哧了一声笑了,如雨,你是不是也担心你的夫君这样?想开点,男人都是如此的。就算是驸马,也是夜夜笙歌,只不过不能把野女人娶回家就是了。说到驸马,永康公主也是无比的失落。她当初这个驸马是自己选的,模样俊俏,又嘴甜会讨人喜欢,而且,也是胸无大志,只喜欢享受,看着也算老实可靠。只不过,二十年了,留恋花丛,各种乱七八糟,只要他不闹出人命,惹出事端,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是偶尔典礼见个面,她都懒得理他。

    我听出了公主的伤感,赶紧打岔,哎,我是不想太多,嫁给谁不是嫁,反正我有两位师父在,必然是没人敢欺负我的。

    那是自然。对了,如雨,我想过了,你的嫁妆,我和妙清的,还有赵鹄给你的,我会单独一天抬进赵府。至于赐婚,我明日便进宫去和皇兄说,只要赵鸾考中进士,便给你指婚。有皇上指婚,你们奉旨完婚,一切规制便是内务府定,你这个县主,在他赵家,住满一年便可以分府另住了。只怕赵家给你的院子太小,圣上御赐的东西,他们受不起也装不下。

    我赶紧给永康公主行礼感谢,多谢师父。赵鸾倒是和家中商议过了,我的陪嫁人员有点多,他家中内院住不下,又是县主,各种礼数恐有不同,所以,赵家拨了外院出来,与赵府毗邻,我婚后和赵鸾便住在外院。也基本上是独门独院,只不过,会在院中开一个门过去,无需走大门。

    永康公主点点头,算他赵家识趣。我本来还想再请皇兄御赐你个府邸的,不过,御赐府邸通常需要是郡主,但是,封你做郡主,你家那位饱读诗书的赵鸾,恐怕就做不成实缺的官吏了。既然,府邸解决了,就只请皇上指婚就好。

    多谢师父,师父想得太周全了。

    哼,你家那对父母,对你是半点颜面都不顾,也是贪婪,我就怕你即便出嫁,也要被他们裹挟,你那个婆家是商贾,侍郎府是官,就怕他们索取无度。

    我父亲倒是还好,至于母亲,我不敢说什么。

    我考虑一下,看看咱们怎么弄,最好之后,就断了你与他们的亲属关系,你便不算他侍郎府的女儿。永康公主叽咕着。

    妙清夫人笑了,那还不容易,你收如雨做义女不就解决了。只收义女不升郡主,依然是县主身份,但是,以后回娘家便是回公主府,你这个香梅园便可以做如雨的闺阁啊。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永康公主一拍大腿,不过,不能一次办了,得如雨出嫁以后,我再去请皇兄同意我收义女,这样,如雨就是从赵家出来作为公主义女。而且,这个香梅园毕竟在我公主府里,如雨会不自在,到处都是内侍,我知道她的别扭的。到时候,我把外院找人修葺一下,给如雨做行宫,回来就住那边。她也自在一点。

    我恭恭敬敬的给两位师父磕头,师父,我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你们就是我的娘亲,我自幼便没人疼爱,有你们照顾,我真是。我说到一半便哽咽了,自从我来到大周,在南粤有如云照顾我如母亲,到了京都,便是妙清夫人和永康公主对我真心诚意的照顾。

    行了,你起来,以后嫁了人,也别忘了师父就好,常常过来陪我们玩。永康公主把我扶起来,你乖乖的坐下就好。

    好了,不提伤心事,我看你说起赵家的外院头头是道的,可是你已经去看过了?妙清夫人岔开话题。

    果然啥都瞒不住师父,赵鸾确实前几天带我去看了外院,我也提了一些修葺的意见至于嫁妆,我早都把那些家具的摆放规划进去了,我那些令我自己舒服的设计,全部都要在赵府的外院实施。至于他们家的规矩,我能守就守,不能守就算了。我可没打算生是他们家的人,死是他们家的鬼。能过最好,不能过,赶紧休了我,也无所谓。我说得来劲,一不小心把真心话说出来了。

    永康公主瞪大了眼睛,如雨,我当你会说,赵家要有什么事情,你会请我出面,断然不会让他们欺负你。你怎么连休妻都想了?你可知道,虽然你要被休了,我这里可以收留你,但是,你可要有自己的打算啊。

    师父,我是县主啊,即便没人理我,父母家不收留,我也不缺宅子住啊,我还有县主的俸禄,虽然不一定够用,但是我还有好多田产,店铺,我还有四个能干的丫鬟,和好几个管事,我自己养活自己,养活他们都是不成问题的啊。多数女人,被夫家休妻,就要死要活,不就是因为不事产业,养不活自己吗?我从在南粤就没想过,回到京都有这一番际遇,只想着嫁给个穷鬼,然后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我那时起,便训练我的丫鬟们读书识字,学记账,每个人都有一门手艺。即便我将来养不活她们,她们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妙清夫人击节叫好,如雨,想不到你还有这一番准备和打算。我便是奇怪,你小小年纪,即便读书写字,也没太大成绩,但是却是见识不凡,有很多生活中的技能。看样子你不是懒散,而是把时间花费在了提高生存技能方面。和那些赚钱的手艺和见识比,做几首诗词,书法了得,确实什么都不是。

    那倒不是,吟诗作对确实没什么用,但是书法好还是能挣钱的啊。师父是不对外收润笔,我父亲的润笔费,每年收入可不比他的俸禄少。我们侍郎府之所以比一般官吏家中富裕,可不仅仅是父亲家有钱,主要还是润笔费多。

    小鬼头,难怪你不过习字一年,就在书法上有了一定的造诣,我还以为我找到个书法奇才呢。谁知道你是打这个小算盘。,妙清夫人被我气笑了。

    永康公主也听的有趣,还是如雨可爱,即便将来我们两个老婆子穷得要死,也要赖着徒弟混吃混喝。

    我们三人都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