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9
    119

    二月二十八日,考生入闱,一大早,我们侍郎府全家人,就坐着马车,送若竹到考院门口。考院门口的马车已经排了长龙,夏侯府今日有两辆车,分别坐着夏侯松原和林清琳,若竹,若兰和我坐另外一辆车,到了考院门口,大家下车。

    远远看见赵鸾一家也在送考,赵鸾的母亲焦玉英和赵鹂把他围在中间,焦玉英在不停的叮嘱着什么,赵鹂则拿了考篮,赵天背着行李站在一边。赵鸾远远看见我,笑得异常灿烂,焦玉英知道儿子心思,也没阻拦他过来行礼。

    夏侯伯父,伯母好,若竹,我们一起进考院吧。

    好。若竹答应着,四处找着自己的考篮,若兰奉上。

    赵鸾装作目光滑过,在我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我们没说话,却好像说了千言万语。临别挥手,我特意用左手举高挥手,相信以赵鸾的观察能力一定看得出,我的左肩彻底好了。果然,他看见我挥手,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送赵鸾和若竹进去后,又看见好几位鸿鹏书院的同窗,我和若兰赵鹂也与他们打了招呼,崔子磊居然也来了,他是代表书院来送学生,过来与我父亲寒暄了几句。便对我说,如雨,你可要去我姑母处?我一会儿要去看往她,我们可以一同去。

    夏侯松原才想起来,我的师父妙清夫人便是他的姑母。正好夏侯松原送完若竹,要去衙门,而家中今天为了方便,我们都没有带丫鬟,挤着坐了两辆马车,如雨,你今日去上学,可以搭崔先生的车过去。说完,送考的家属都纷纷离开。

    林清琳要带若兰去上香给若竹祈福,夏侯松原去衙门,而我则搭崔子磊的马车。

    上了车,崔先生,我今日向师父请了一日假,不用上学。

    书院今日我送考,也不用回去。崔子磊笑得很开心,露着大白牙,原来他是准备带我逃学去玩。

    临近中午,他带我来到鸿宾楼,还是固定的雅间,我们也是好久没见面。

    崔先生,上次的科举博览卖得极好,你可是知道?

    崔子磊笑了,不错,我见书院很多未参加的这次科举的学生都有书,而且,鸿鹏书院最近流行用墨汁,说是闲得阁售卖的,我看那个墨汁也不会干涸,虽然用墨练书法和画画还不够好,但是一般书写就很顺畅,只不过据说价格略高。好在鸿鹏书院的学生家中都不缺钱,已经有不少学生在用了。

    科举博览一书卖了一千本。

    崔子磊大惊失色,一千本?今年整个北闱的考生不过十万人,居然卖了一千本?

    我拿出三百两银票,崔先生,这是润笔费。我想着,秋闱,就是全国的考生来京都会试,据说有几千人,而且是全国来的历届举子。我觉得这个科举博览,要重新改编,做一个今年秋闱的考试指引,可以分成两本书,一本是学习资料,一本是考试指南,给进京赴考的举子一些经验介绍,备考须知之类的。

    崔子磊看着我,如雨,我看你说得头头是道,这个售卖科举复习资料,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曾经去过南粤,又从南粤一路回京都,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州府,我都希望能有一个人告诉我,在哪里落脚,在哪里吃饭,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吃好玩,哪个店铺卖特产。我琢磨,那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也是如此,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他们如果能有一本书,介绍如何考试,甚至还有复习大纲,是多好的一件事儿。

    历来,只有科场舞弊,售卖考题,从来没人想过这些异地的举人会有多说不便,大家也都是在各省会馆互通经验。没人想过,售卖书籍。如雨你就是个做生意的奇才啊。崔子磊感叹道,他心里着的觉得如雨确实不凡。就是给他的三百两润笔费,一本书五钱银子就已经急贵,还要包括印刷成本和店铺的赚头,就算卖了一千本,也不过五百两银子,如雨居然给自己三百两润笔,实在太多,她会不会没钱挣?如雨,润笔是不是太多了,就是卖了一千本,也不过才五百两银子,你把大头给我了,你的店铺怎么办?

    崔先生不用担心,我卖书只是噱头,我店里其实是主要经营墨汁,这次科举的周边礼包,还有各种文具,墨汁和笔洗等等杂物,闲得阁赚的很多,书,确实不太赚钱,但是,只是这一次,三百两是这本书的润笔,如果再版了这本书,卖出的我就都赚了,当然,可能要久一点,等下次科举。所以秋闱的书,也尽快写出来,争取再多卖一点。

    崔子磊非常兴奋,写一本复习笔记,就可以赚三百两,是他完全没想到的。他是是鸿鹏书院的俸禄是八十两一月,之前是翰林院做修编属于很清水的衙门,没有外快,也就是多亏家里还有几个农庄,一年产出个二三百两,才能度日,忽然多出了三百两的俸禄,令他非常开心。

    用过午饭,崔子磊告辞回家,我则叫了马车,送我去听海轩,我不想回家,还是去听海轩比较舒服。

    春天已经到了,听海轩的玉兰开了花,有白色的和紫色的,刘杨置办的花鸟鱼虫也都送到了听海轩。我在廊下逗弄着鹦鹉,给它喂小米,还去寻了瓜子,给它吃。我坐在卧室的贵妃椅上,拿了一本左传在读,也算是古代故事会。午后的春光大好,难得我不用上学,那么好的天气,不出去郊游简直的浪费生命。过几日便是清明节了,京都正是桃花杏花梨花盛开,还有玉兰,迎春花等等。杨柳吐絮,水边的垂柳最美。

    我看着池塘里吐出嫩芽的睡莲,还有锦鲤在水中游来游去。觉得园子的水边应该种几棵垂柳。叫来了齐春,我想要水边有几棵垂柳,还有,弄几棵丁香在后院。我吩咐着。

    是,小姐,不过,垂柳不易生长,别处挖来,也没那么快好看,丁香倒是不难。齐春回禀着。

    你还精通园艺啊。

    小人是父亲管着侍郎府里的园丁,所以,小人从小就知道这些花草树木的事儿。不过,小人在府里的差事是正院的迎客。

    我第一次仔细打量着齐春,小伙子长得不错,一双桃花眼,眉骨很高,鼻子挺直过高,轮飞廓反,耳门硬,招风耳,身高很高,背挺直,腿也很长,看上去仪表堂堂的。难怪桂枝为他着迷,确实小伙子看着很帅,还很精明的样子。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他的眼睛,总觉得过于精明和不安分。

    我品着春日的绿茶,看着夕阳西下,我得回家了。

    家中一片安静,林清琳带着若兰在祠堂给若竹祈福,大嫂自从有了儿子,几乎都不出席任何活动,反正她寡妇人家,觉得不吉利的场合多,而且,父亲算是把大哥大嫂那一支,过继到了他死去的兄弟那边,虽然算同宗,但是过继的孩子竟然生生的算堂侄孙了。

    我去正房一起晚餐的时候,夏侯松原已经坐在上座了。林清琳和若兰因为从祠堂回来,换了衣服休息,还未到饭厅。

    我今日打听了一些消息。夏侯松原不等我坐稳就开始说话,显然,他派人传我一起晚餐,也是因为有事情。我安静的坐下,望着他。

    宫里传了讯息出来,宜妃的七公主要选亲,就在今年科举的举子里选一个尚未婚配的做驸马。而且,宜妃要求驸马是北方人,最好就算京都人士,因此今年的北闱,考中的举子都有可能成为七公主的驸马。

    那挺好啊,宜妃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七公主可比淑妃的六公主得宠很多,做了七公主的驸马,那是比粤国公刘杨那小子还神气。林清琳刚好进来,听了满眼的羡慕,我们若竹,要是好好考,还是有机会的吧。

    胡闹,你怎么一点见识都没有?夏侯松原有点发怒,看看林清琳,若兰并没有跟着她一起进来,他把眼光落到我的身上,如雨,你说,为什么不能让你二哥被选中?

    我忽然被点名,有点不知所措,啊,当驸马爷不错啊,既不要出仕做官,又有俸禄,除了不能纳妾,我看小公爷玩儿的也很开心啊。而且,他每天游手好闲的去青楼,也没人管他,不知道多快活。

    林清琳听了沉了脸,如雨,你怎么如此没有见识,男人,不能出仕为官,做个封疆大吏或者在六部当官,将来入阁拜相,还有什么意思?你二哥那是将相之才,怎么能做驸马,入不了仕?还不能娶姬妾,那万一公主生不出儿子,我们夏侯家不就绝后了?

    哼,你现在倒是知道了,天天惦记攀附王公。夏侯松原沉着脸,他对若兰的婚事不太满意,都是林清琳虚荣,非要若兰嫁给王公贵族,其实,象如雨这样寻个有潜力的举子,考个功名回来,将来靠着自己是吏部的关系,升迁肯定快过旁人。

    若兰也来了,听见母亲在分析哥哥做驸马的事情,她心中也略微不快,那个孙子康也就是外表俊俏,加上嘴巴甜,但是,虽然是伯爵的儿子,却不是长子,袭不了爵,还得靠父亲寻点差事。而不是科举出身,在官场上就少了同科恩师的关系。她也就是看他嘴甜,长得风流俊俏,才同意的。另外几个相亲的对象,不是蠢笨如猪,就是木讷不堪,虽然也都是官家子弟,看来看去,就选了孙子康。也就图他好拿捏,将来难免要靠着父亲这边,她在家里的话语权高,又很快便会分府而居。

    父亲可是想给二哥订亲?考完定了亲事,便不会有被选为驸马的可能了。我道出了夏侯松原的心思。

    不错,等若竹出春闱,放榜前还有几日,正好是清明,我们家的祖坟不在京都,也无扫墓之事,就去西山别墅玩几天。如雨,你也去,约上你的闺蜜们。赵家兄妹,还有什么翁家小姐之类的。夏侯松原轻描淡写的说,正好让你二哥放松一下,等放了榜,要中了,就考虑订亲。

    若兰插嘴,父亲,我呢,我能不能也去?赵鹂和翁德仪也是我的同窗啊。

    你已经订亲了,就好好在家做嫁妆,过了中秋就要出嫁了。你母亲给你看的宅子,有没有定下?还有庄子。春天了,这些都是要赶紧定的。

    庄子看了几个,还没定,宅子也是看了一处,但是那个离勤功伯府近,我想找个离我们府里近的。林清琳汇报着进度。

    夏侯松原皱起眉头,九月出嫁,宅子定下来,起码修葺好也得三个月,最迟五六月就要买下来。庄子要冬天买,现在春耕,没人有空应付你,也只能夏天收了麦子赶紧定。若兰将来的收入就靠这些,你个亲妈也不知道多费心思。都不如如云,虽然山长水远的,还知道托小叔子给看庄子。

    如云给如雨买了庄子吗?林清琳大吃一惊,眼睛瞪得像铜铃。

    我也吓了一跳,夏侯松原怎么知道我买了农庄,转念一想,桃仁的爹到我的农庄上做管事,必然会告诉原来侍郎府的管事去处,何况都是在西山,可能互相都知道。还好,我保留了原来农庄的管事,良乡大兴的庄子,他应该不知道。是刘杨帮忙买的,我还没细看过,好像在西山。

    那个郑强原来是我们家农庄的二管事,辞了工,可是去你的庄子了?夏侯松原看着我,语气里看不出情绪,我也不好多说,是。他女儿是我的丫鬟,她求我给她爹个差事,我就答应了。

    嗯,那个郑强,倒是老实憨厚,但是,能力不够,做个二管事,看看屋子,也就凑合。他儿子好像在我们府里的庄子上,和他老爹分了家,颇为不孝顺。估计,只好求到女儿这里了。

    夏侯松原果然是搞人事的,看人很准,我不妨听听他的意见。父亲,我也不懂农庄,刘杨给我买了一个庄子,据说种了一点果树和菜。只是我不懂这些,该怎么管。但是,怎么说都是我长姐的心意,我也不好拒绝。

    你长姐是心思细致,怕你将来嫁人,自己没有家底,会被婆家欺负。刘杨那个陶然居,你有股份是大大的好事,一来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总归要各种应酬,自己家有酒楼是好的,你也不用操心,只需要分红就好了。至于农庄,你那个农庄,应该不大,西山本身就山多地少,谈不上能产出多少,只是有果树,春天可以去赏花,夏秋也有蔬菜和果子,是自己家庄子产的,一般庄子自给自足,还能一年多余个五十一百两。这笔银子,就是你自己的零花钱,万万不要拿出来充公。

    是。

    夏侯松原说了一堆生意经,我乖乖的听着,不做太多的回应,林清琳顿时松了口气,如雨真是迟钝,也不知道听懂多少,看样子农庄也很小,一年五十一百两,也就是小户人家的一年开支。

    若兰听了倒是也听进去了,想着赶紧催着母亲给自己买几个大大的农庄,千万不能被如雨比下去。

    一顿饭吃的,一家子都心怀鬼胎的。

    夏侯松原暗示得很明显,让我把翁德仪叫去看看若竹和她到底能不能订亲,至于我,也需要暗示赵鸾,尽快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