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7
    87

    日子平顺的过着,我对自己也要求开始严格了,因为不想荒废了青春,毕竟,现在侍郎府也暂时安全,我除了去正房请安,也不和林清琳那边有任何交集。若兰自从崔子磊的事情以后,也失去了争斗的心思,对翁德仪都不敌视了,每日只是安安静静的上学,不再争强好胜。隐隐约约从若兰的丫鬟春风那边得到一点消息,夫人似乎也开始给她在相看人家,若兰已经十五岁多了,过了年便十六岁,已经到了大周一般官宦人家嫁女儿的年龄。好像是一家是六部的堂官的次子,还有一家是有爵位人家的第五子。林清琳似乎倾向于伯爵府的第五子,毕竟,也算是王公人家,只不过,那位公子是继室所出,而且,亲娘已经亡故,现在的伯爵夫人是他生母之后的继室,所以在家中不得宠,又不似长子可以袭爵,所以,虽然是王公子弟,却也只能领个闲差事。夏侯松原则更希望和堂官家结亲,毕竟,六部公卿,互相有个照应。六部之中,除了礼部属于闲差,其他都是肥差。大周讲究亲人回避,比如,夏侯松原是吏部侍郎,那么他的儿子就不能在吏部任职,如果将来高中,就要分配去外省或者其他部门。所以,很多六部官员会互相结亲,方便安排自家亲属,和本派后生。

    听了春风的消息,我默默的寻思,若兰的婚事,应该是家中大事,还有一桩便是我的二哥若竹的婚事,因为大哥如风已经过世,只留一个大嫂寡居在家,若竹相当于侍郎府的长子,夏侯松原必定要给若竹一个好的婚姻,但是,若竹十八岁,夏侯松原都不曾给他娶亲,甚至房里连个侍奉的丫鬟都没有,也是很看重他的婚姻了。

    至于我,如云来信和我说明,已经和父亲说明,我身体欠佳,不宜与官宦王公人家结亲,因此,父亲可能会听如云的,给我找一户商贾之家结亲。赵鸾家应该就很合适,一方面他家是皇商,财力雄厚又地位比一般商贾人家高,另一方面赵鸾本人也知道上进,很可能科举会高中,那么对于夏侯松原来说,等于多了一支新鲜的力量。想来只要赵鸾来求亲,家中应该可以答应。

    我是初学刻章,手法还不娴熟,但是,翁德仪好不容易在鸿鹏书院找到知音,也不惜屈尊降贵的手把手教我。不过,一月余,我便初窥门径。

    临近中秋,我琢磨着刻一方闲章送给赵鸾,他即将入山中书院闭关苦读,我想了很久,好像送他文房四宝也不过就是贵重,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自己刻一枚印章。

    这日休沐,我约了翁德仪陪我逛金石店,我想找两块合适的石料刻章。翁德仪今日穿了月白底子滚桃红边的袄子,下面是月白的裙子,看上去如人面桃花,我看了赞不绝口,德仪你今天真漂亮啊。她戴了粉色飘花的玉镯,越发显得娇艳动人。

    我则是穿了平时很少穿的浅绿色的裙子,梳着双垂髻,看上去又清爽又活泼,发鬓上插了一支玉簪,是梨花带雨的花色,梨花的花蕊是嫩黄色的,刚好的那块玉的一抹嫩黄,雕刻成梨花颇为有心思,属于巧雕的精品,而那几滴雨滴也是玉的本身透明的地方,整支玉簪精巧无比。翁德仪一见面便注意到了它,左看右看都非常喜欢。我和翁德仪都喜欢这种有小心思的饰品,与众不同,又精致,但是不是特别珠光宝气,看着高雅而不媚俗。

    我能理解翁德仪和若兰不合。虽然,她们二人算是书院有名的才女,一个精通绘画,一个书法擅长,但是,从个人喜好来说,翁德仪喜欢古朴高雅的饰品,穿着方面也是很清淡典雅。而若兰则喜欢花团锦簇,即便是写字,她也是力道不错,字也是富贵吉祥的模样,缺少了清丽雅致的风格。打扮方面就更是如此,若兰喜欢华丽的衣着和饰品,金银宝石,各种浓墨重彩的绸缎,恨不得每匹料子里,能加点金丝,她才会觉得高级。若兰处处想体现富贵,而德仪则颇有魏晋名士之风,喜欢洒脱不羁的样子。

    她带我去的是西市的一家金石店,叫做雅趣,显然,她也是常客,我们一进门就由掌柜的亲自招待。掌柜的不是京都人士,一口官话说得,一般人听不懂,这种不咸不淡的官话,我倒是一下子便听出来了。掌柜的是福建人?

    掌柜的大惊,小姐高人,京都很少人听得出我的籍贯,真是见多识广。鄙人姓钱,是福州寿山人。

    钱老板,你拿一些上好的石料来,这位是吏部夏侯侍郎家的小姐,今日想买几块刻章的石料。翁德仪不客气的指挥着老板。

    钱老板听了更是连连点头,不错,难怪小姐见识不凡,原来的夏侯侍郎的千金,小店不才,听闻夏侯侍郎书法一绝,想不到对金石也有研究。

    我懒得解释,就默不作声的打量这个金石店。

    掌柜的捧出了几块寿山石,还有鸡血石,品相都不错,不过,有些过于方正,鸡血石倒是不错,形状各异,不过看着没那么高级,我看了几块寿山石,便不再有兴趣。

    钱老板果然是个做生意的料,察言观色颇为了得,都不用我说话,便知道不满意。这些石料都是小店的大路货,小店还有一些极品,小姐们可要赏玩?

    还不快拿上来。翁德仪不太高兴,这些石料太普通了,你那些精品出来。

    钱老板拿了个大匣子,里面的石料果然品相好了很多,一看便是精品,翁德仪也看上了几块鸡血石,石料不便宜,要二十两一块,翁德仪家虽然是户部尚书,也不过,带了一百两银票出来,她选了两块方印,打算一块自己用,一块刻好送给父亲做寿礼。

    老板,你这里可有田黄石?我还是开了口,送给赵鸾的礼物,我不想将就,要送就送最好的。

    钱老板吃了一惊,知道遇到了懂行的,不瞒夏侯小姐,小店前几日还真的得了两块田黄,品相极佳价值连城,只不过,这个田黄很贵,寻常人是不会舍得刻章的。

    那敢情好,钱老板你拿出来,给我和翁小姐品鉴一下,难得有价值连城的宝物。

    不错,钱老板拿出来看看。翁德仪也跟着说。

    钱老板从内堂拿出了一个锦盒,绸缎的底布上,有两块田黄石。

    蜂蜜色,精英透亮,细,洁,润,腻,温,凝,这个可算是田黄冻石了。

    夏侯小姐果然是大家,一看便知道这两块石头的好处。

    我拿起来摸了摸,果然温润如玉,质地细腻,细看也没有什么皮纹和瑕疵,我看着石料,余光瞥见钱老板闪烁的眼神。

    翁德仪拿起另一块,也细细品鉴,这个就是田黄冻,果然不错,不过,好像不如之前工部进贡御用的那块色泽黄。

    翁小姐果然厉害,御用的田黄是正黄色,这块石料是琥珀色会深一点,不是正黄。

    我掂量着石料,这个田黄冻有点小,似乎都不足一两,刻印字数恐怕最多四个字。

    钱老板见我们两个挑剔,赶忙说,不错,二位小姐识货,小店这两块田黄冻,好在成双成对,虽然颜色非正黄,也不大,不过,也是价值不菲的。都说一两田黄三两金,这两块田黄都有一两多,可不是凡品。

    我拿过锦盒看了看,问题是印章又不是养小鸟,还配对,要两个一模一样的印章又有和用处,一枚可卖?

    钱老板看出了我的购买意图,不如两位小姐一人一枚,我两枚分开给小姐们包起来,六百两银子,你们一人三百两,我拿两个最漂亮的锦盒给装好,你们看可好?说着居然走进内堂去找盒子。

    翁德仪一脸无奈,我可没带三百两,那么贵的印章,我可买不起。还是你卖一枚吧。

    钱老板出来,果然拿了两个及其精致的锦盒,盒子上竟然是一对凤凰。

    钱老板,你看,我只用一枚就好,如果买两枚你便宜点,四百两可好?

    那可不行,小店本小利薄,一枚三百两,两枚最少五百八十两。

    如雨,你还是买一枚吧,我可不用那么贵的印章。翁德仪拿着手中二十两的鸡血石,这个鸡血石印章就足够了。

    这样五百两,钱老板你再送我两枚鸡血石,就那么定了,我是头一次来你的店,你也应该明白,金石生意都是细水长流,我这次如果满意,还是会经常光顾。而你要得了什么名贵的好材质,也可以派人到我府里告知,只要送一封信交给门房就可以。

    钱老板头摇得象拨浪鼓一般,夏侯小姐,你可真是会砍价,小店真的利润太薄了,能不能不送鸡血石?

    你还知道我是夏侯小姐,头次惠顾,连点彩头都没有。我沉下了脸。

    钱老板仿佛挨了揍一般,那好吧,夏侯小姐可是赊账,让我去贵府账房取?

    那倒不用,我今天出门,本来就是要买东西,带了钱出来,钱老板你是要银票还是要金子,我都有。说着,我掏出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还有一个五两的黄金元宝。

    钱老板眼光发亮,他终于相信这是遇到了大客户,以后生意有得做,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极尽阿谀,小店还真找不出五百两银票给小姐,不如就收金子吧。

    田黄包好,赠送的鸡血石两块也包好,钱老板殷勤的送我们出店门。

    我把两块鸡血石塞进翁德仪手中,好朋友见面分一半,不过,田黄太贵了,我舍不得,就拿这两块鸡血石送你了,你不许嫌弃。

    翁德仪有点疑惑,毕竟,两块鸡血石价值四十两银子,在大周,一两银子都够普通庄户人家过一年,一般大户人家的小姐的月利银子也不过,二两,四十两银子是差不多两年的零花钱。她家即便是户部尚书,她的份利也不过,三两,一年的零用钱也就五十两。她有钱是因为母亲给她一个庄子,一年有岁贡二百两,她才过得很舒服。一块鸡血石二十两,她是用来给父亲做寿礼的。她实在没想到,如雨会送那么贵重的礼物给她,而看上去又轻描淡写,因为是田黄的赠品。如雨,真没想到你如此阔绰,礼物太贵重我不安稳。

    那倒也不是,我家中份利也没多少,这个银票是我长姐南粤王妃在我回京都时赠我的,我平日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你是我回京都难得结交的好朋友,送朋友礼物,你不要在意。或者,这两块鸡血石,就当是我们友谊的象征,你刻两方印章,一个是你的,一个是我的,再回赠给我,如何?

    翁德仪想了一下,露出笑容,也好,我们刻一个姐妹印章,虽然不用义结金兰,也是友谊的象征。

    好了,东西买好,我们去找个地方,大吃一顿吧。

    那今天我做东。

    没问题,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胃口很大,很能吃。

    我们两个嘻嘻哈哈的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