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四十章:提前规划
    “也是,不过你既然有了这个打算,这说明,离着你要离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李卫国说道。m.166xs.cc

    至于是个什么样的时间点,李卫国有猜测,但是不知道自己猜测的准不准。

    “往后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期望着走出去,去追寻更好的生活的。”林业说道。

    要么怎么知青都想方设法的要离开村里呢?

    但是这个进程,也是需要很长时间了。

    现如今,村里看上去还是有发展的前途的。

    “我很好奇一件事。”李卫国说道:“将来你要是走出去的话,你仓库里囤积的那些药材你要怎么处理?”

    “好说啊,京城有销路,还怕处理不了吗?”林业笑着说道:“而且,诊所那么大的地方,怎么就容不下一点药材了。”

    “要是诊所开不下去,以后人们就少了一部分收入啊。”

    因为在诊所的带动下,周围很多人都会来诊所这边卖药材,给家里增添收入,林业要是走了的话,就没有人收药材了。

    “以后大多数都忙着种地了。”林业笑着说道:“不过诊所的药材买卖也不是不能做,到时候再说吧。”

    反正这边厂子也在,林业留下的人也在,有什么做不了的呢?

    “但是现在主要是农具厂的事儿,报纸您也看过了,我先前跟您讨论过的风口也要来了,人选的事儿,怎么说?”林业问道。

    要说挑人,林业在观察这一部分,李卫国也要帮忙找人,两人一合计,能定下来,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能让两人都看对眼的人,那人品方面,一定能过关。

    这是继五金作坊之后又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李卫国不会不明白这当中的重要意义。

    “都已经挑选好了,等到时机一到,就跟他们谈。”李卫国说道:“现在厂子还没开张,不是说的时候,太早跟他们说了没好处。”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提前跟人家说了,村里偷偷有了个厂子,到时候你来干活吧,干活能赚钱,你家也能盖上新房子。

    这话让人听了怎么想?

    是不是村里先前那些盖新房子的,都是因为在厂子里干活才挣到的钱?

    那这样的话,还等什么?赶紧干活挣钱啊?

    通知到了,但是厂子还没有到开张的时候,让人干等着,等着等着,人们心里就要开始着急了。

    怎么还不让他们干活挣钱呢?

    这一着急,消息可就捂不住了。

    对于村里的人的心思,林业可是太明白了。

    就不能什么事都提前跟他们说。

    他们想的事儿不多,想法也没有那么复杂,说他们心思单纯吧,也没单纯到哪儿去,说他们心思复杂吧,也没有聪明到哪儿去。

    就是人比较直,藏不住事。

    五金作坊挑出来的那一批人,已经是林家沟这边嘴最严实的人了。

    看吧,到现在为止,作坊的事儿,一点风声都没有漏出去。

    “行,到时候等通知吧。”林业说道。

    也就明年的功夫,农具市场就会被彻底打开,到时候提前一两个月,加班加点,将仓库里全都充实好,等到彻底放开之后,先将仓库里的库存给盘出去,能好好的捞一笔呢。

    到时候五金作坊还能帮上忙呢。

    不过,现如今县城里的服装厂各种生产任务那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大小小的五金订单一直送到林业手上,五金作坊那边也是时刻不敢放松,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撵订单。

    林业也想过,现如今正值服装厂春秋鼎盛的时候,距离走下坡路,还有十来年呢。

    等到九十年代的时候,才会发生大规模的下岗潮。

    像服装厂这样的国营工厂,现如今一直都是搞大建设,扩大产能,等到十多年之后,就会导致供求关系的转变,供大于求。

    再加上老牌企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生产的产品依旧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东西,市场竞争力不足,更别谈出口贸易了,于是,这些厂子就会产生亏损,亏损几个月,运气好的能周转过来,但是要是亏个几年,厂里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而且,十多年下去之后,最初的一批职工也到了退休的年纪,随着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单位还要出养老费,还有单位里各种设施的开销。

    就县城服装厂这样的工厂,到时候能挺过来吗?

    反正在林业的印象里,它是没能抵挡得住时代的浪潮,没挺过来。

    雪崩在即,引发雪崩的最后一片雪花降临,也就是金融危机,所有的出口贸易遭受重挫,国有企业都连年亏损,债台高筑,就在这种情况下,就迎来了下岗潮了。

    服装厂倒下了之后肯定是对林家沟的五金作坊有印象的,但那都是十年之后的事了。

    现如今,作坊可是一直跟在服装厂身后吃红利的。

    双方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林业也巴不得服装厂别倒下呢。

    服装厂现如今可是当地的支柱性产业了,它将来因为经济原因倒下了,引发下岗潮,对于周围一片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下岗潮来临之后,企业员工被迫买断工龄,这些为厂子干了大半辈子活的人就这么无情的被赶走了。

    当被买断工龄之后,下岗的职工就只能自寻出路,做点小买卖,蹬三轮卖货,或者是靠着在厂子里做衣服的手艺,自己在家做点衣服然后摆地摊去卖钱。

    厂子倒下了,厂子的附属设施也就会关闭,家里在子弟小学读书的孩子也要去外面找书读。

    这也为什么上辈子这边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没有资金过来重新做支柱产业,当地就业机会没有那么多,所以人就往外面走了,纷纷到外面去找寻出路。

    年轻人都走了,留下老年人在这边,这边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年轻人在哪里,哪里才能发展起来。

    所以说,林业觉得时间快要到了,他提前离开,不会在这里乖乖的等到十年之后的到来。

    等将来发展顺利的话,想要帮助家乡,到时候再回来投资就是了。

    至少县城里的服装厂,如果将来因为下岗潮倒闭了的话,林业完全可以盘下来,而后重组,重新让服装厂焕发光彩,那些被迫下岗的老师傅们,也就不用因为丢了工作而为家里的日子犯愁了。

    都是老一辈的手艺人,他们的能力是不差的,重组之后,加入新鲜的血液,先维持住厂子的开销,随后再开始赚钱。

    林业相信自己这一点是能够办到的。

    只不过,他心里的这些规划,是不能跟任何人说的。

    连自己媳妇都不能说。

    现在跟沈安茹说,老婆,十年以后县城里的服装厂就差不多要倒闭了,大家都会下岗。

    那沈安茹绝对会认为林业是不是脑子发烧了才说出这样的话。

    现在服装厂多红火呀。

    跟李卫国商量妥当之后,林业就去了诊所,开着诊所的大门,开始给来这边的病人看病抓药。

    有时候看着这个自己工作了将近十来年的诊所,林业还真有点舍不得。

    但是想要做大事,就得把这些舍不得统统抛却。

    毕竟,诊所离开自己,还真就转不下去了。

    来看病的人,都是冲着自己的名号来的。

    离开了自己,诊所就没了坐诊的大夫。

    村里就算要重新弄个诊所,也会建立在别的地方,这片房子,都是林业的私人财产,没有拿出来继续给村里当诊所的义务。

    而且将来五金作坊和农具厂能光明正大的开了,肯定是要分开的,一边一个。

    春去秋来,一转眼,又是新的一年。

    早上,林业看着手里的报纸。

    “安茹,今天我就不去诊所了。”林业说道:“我去县城里一趟。”

    “恩?怎么了,要去县城里办什么事儿吗?”沈安茹问道。

    “去一趟邮局,买点邮票回来。”林业说道。

    他起身放下报纸,而后去屋子里,拉开抽屉,拿了一沓钱出来,揣在了身上。

    报纸上刊登了猴票发行的消息。

    上辈子作为一个有点钱的人,又经常接触一些古董,混圈子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猴票。

    80年的猴票,升值,很贵。

    为什么贵?首先就是图案的设计,那可是出自一流的艺术家之手。

    其次就是发行量少。

    报纸上也说了,印刷了二十万版,每版八十枚,也就是说,总共有一千六百万枚。

    听上去不少。

    但是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因为印刷的问题,这一版猴票作废了很多,发行成品仅仅就只有五百万枚,整版的猴票不足六万张。

    这六万张再分发到各地的邮局,再分开撕出来出售,因此就导致整版猴票存世量更是稀少。

    报纸上刊登了发布的消息,但是现在猴票还没有到邮局呢。

    林业要提前去邮局,跟邮局的工作人员打声招呼,整版的猴票,有多少他要多少。

    又不是没钱,买呗。

    “家里不是还有吗?”沈安茹说道。

    “报纸上说,出新的有票了。”林业说道:“这些年我也攒了不少有票,有新的出来,干嘛不买?”

    在写信的年代,频繁的信件来往,让林业也爱上了集邮。

    毕竟也没别的好收集的了。

    “这么着急啊。”沈安茹笑道。

    “这次的有票跟别的有票可不一样。”林业说道:“今年发行的是生肖邮票,第一版。”

    没错,猴票就是所有生肖邮票的开山之作,是生肖系列邮票中的龙头老大。

    作为过来人,林业可太知道这玩意儿的珍贵程度了,在集邮界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

    尤其是这还是首轮猴版票。

    要说在价值上能碾压猴票的,也不是没有,上世纪发行的大龙邮票,那玩意儿更是珍贵,价值连城,发行量仅仅一百万枚,而且因为种种原因,能留存下来的,比猴票更稀少。

    首版猴票值几百万。

    但是一套三张的大龙邮票,中上品,能拍出五千三百万的价格。

    如果有机会能见到真品大龙邮票的话,林业还想试试收藏一下。

    “行,你去吧。”沈安茹说道:“早去早回。”

    沈安茹倒是不介意林业喜欢这些东西,毕竟谁还没点爱好了,林业这人,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要是连集邮这点爱好都不能满足的话,那这日子过的是不是也太没意思了一点。

    沈安茹是个善解人意的,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家里这么多钱,花去呗,不花出去,扔在屋子里都要发霉了。

    这是沈安茹的真心话。

    因为家里的钱多,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全存进银行里,所以很多都放在家里,一捆捆的装在箱子里。

    要知道,这些年,家里挣的钱加起来也得有十几万了,真要是全存在银行里,好家伙,在这个连万元户都能掰扯过来的年代,林业个人资产十几万,那他还不得被查呀。

    一个诊所可圆不了这么多钱。

    真要是说起来,这些钱就是“来历不明”。

    林业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县城里,到了县城里,直奔邮局。

    这会儿邮局已经开门营业了,邮局里也有几个人。

    林业锁好自行车就进了邮局,来到了窗口这边。

    “同志,您有什么需要?”窗口的工作人员问道。

    “我看到报纸上,新邮票发行的消息,就过来打听打听,咱们这边,整版的猴票啥时候到?”林业问道。

    “这个具体的还不知道呢。”工作人员说道:“我们也是听上头消息,到时候送过来,这边就会对外出售了,您先别着急。”

    “这样吧。”林业说道:“有多少整版的,我全都要了,我可以提前付钱。”

    工作人员一听,好家伙,还真是财大气粗了,为了邮票,花这么多钱,值得吗?

    在他的理解中,邮票不就是用来寄信的吗?是不是新版邮票这也不影响啥啊。

    他哪儿晓得林业这个“黑心”的“商人”,是打算囤积贵重邮票?

    就算不打算卖出去,自己留着闲着没事翻翻也是养眼。

    “这.......”工作人员一时半会人拿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