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章 荆州观暮色,江东唱挽歌终
    辽哥不管不顾疯狂过桥、逃向淝水南岸的残卒们。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其人觑准黄祖的大纛,陡然催动马速,挺起长枪便刺向那头戴黄祖兜鍪的亲军司马。

    只听“铿”一声闷响,那亲军司马端坐于马上,举枪奋力一拦,格住辽哥的丈八长枪枪头。

    张辽忍不住赞道:“老贼不愧为纵横大江十余年而不败之名将,膂力果然不凡!”

    言罢,辽哥倏然收枪、再次疾刺那亲军司马。

    那军将能做到黄祖的亲军司马,武艺确有独到之处。

    其人在以搏命换取主将逃亡时间的情况之下,竟能连续接住辽哥七八枪。

    辽哥眼见随着曙光降临,敌军逃亡的残卒越来越多,而己方这八百勇士渐渐喘起粗气,便不再与“黄祖”多做纠缠。

    辽哥大喝道:“老匹夫武艺的确不凡,然多行不义必自毙,老匹夫纳命来!”

    喝罢,辽哥奋起余勇,施展自己学自颜良的大力枪法狠狠一搠…

    颜良的枪法迥异于兼具轻灵、扎实两点的赵家枪法,颜良的枪法,讲究一力降十会,又可称为大力出奇迹。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其精髓为:不管你出招如何繁复,我只大力破之。

    这是颜良在领悟了赵云亲传的“寸劲”心法之后,自创而出的独特枪法,其特点只有一个字:势大力沉。

    所以,那亲军司马武艺虽不凡,但其人怎么可能接得住如此威猛迅疾的一枪?www..cc

    只听“欻”一声轻响,黄祖的亲军司马便被辽哥一枪搠透胸口。

    濒死的其人犹自一脸难以置信时,辽哥已经一把拔起黄祖的大纛弃之于地,并奋力高呼。

    “黄祖老匹夫已死!尔等速速归降!”

    亡命奔逃的黄祖远远听到这声大喝后,仰天长叹。

    旋即,黄祖咬牙勒住马,调转马头,向张辽斩将夺旗的方向高呼。

    “张文远!老夫在此!今日之仇,老夫来日必报!众儿郎,速速过桥,随老夫赴历阳休整!”

    言罢,黄祖复又调转马头,匆匆向南逃窜。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张辽这才知道,自己斩将斩错了人。

    其人正欲下令继续追击黄祖,却见自己所率之八百勇士在苦战一个多时辰之后,已尽皆疲惫不堪,甚至其人胯下战马也在喘着粗气。

    这八百勇士着重甲作战,虽然保证了生命安全,但体力消耗远甚于着皮甲的步卒。

    更何况,此刻逃卒正过桥亡命奔逃,若对他们逼迫太急,恐怕将得不偿失。

    于是张辽心中暗叹:

    我此番仍过于鲁莽,未计划周详也。

    一念及此,张辽快马加鞭冲至那座木桥北侧。

    黄祖一方的溃卒们见这杀神赶了过来,在争先恐后过桥之下,竟使得那座木桥“喀喇”一声断裂崩塌。

    桥上不少溃卒因此落入波涛汹涌的淝水之中,一时间此处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

    辽哥心中大快。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其人昂立于桥旁,目送黄祖狼狈而逃,口中高呼道。

    “弃械者生!弃械者生!”

    如是般,继去岁官渡战场上辽哥五百破三万之后,今日辽哥又续写了八百破三万的神话。

    有如此宝贵的经验加持,假以时日,辽哥未尝不能八百破十万。

    意犹未尽的辽哥,下令城中守卒出城清点黄祖丢弃的粮草辎重,并绑缚俘虏暂时收押…

    辽哥清楚,如今各地都缺人口,尤其缺乏壮丁,所以辽哥绝无可能杀俘虏。

    再看黄祖。

    老匹夫咬牙切齿地逃回大江北岸的历阳城,就地劫掠粮草辎重、并休整一番后,下令大军出城隐藏至历阳城外的群山之中。

    为了泄愤,黄祖劫掠粮草辎重的手段极其残忍…

    当日傍晚…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襄阳城西郊,率东州士人、荆州豪族一起实地考察工坊建设用地的董和,刚刚结束一整日的忙碌。

    其人环顾暮色笼罩下的四野,只觉这里相比许都显得死气沉沉。

    于是董和忍不住喟然一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时,一个声音骤然响起。

    “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先生但尽力而为即可,在此兴叹又有何用?”

    董和遽然一惊。

    同一时间,九江郡历阳县大江码头旁。

    九江太守梁习下船查探一番后,脸色变得无比铁青。

    盖因黄祖率军大肆劫掠,使得此地一片狼藉、尸横遍野、哀啼不绝。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梁习将军粮发放给幸存者、并问明详情后,忍不住破口大骂。

    “黄祖老贼罪大恶极!我恨不能生啖其人之肉!”

    刘备见到这副凄惨景象,仰天长叹。

    孙策极目远眺,只见入目处皆一片疮痍,登时心生同病相怜之感。

    “子虞勿忧,待我生擒黄祖老贼,必将老贼千刀万剐!”

    周瑜紧紧蹙起眉头。

    “主公万不可鲁莽,黄祖而今犹如困兽,须当心其人临死搏命。”

    刘备对周瑜极为欣赏,于是问后者道:“公瑾以为,老贼而今何在?”

    周瑜抬手指向历阳县西北方连绵起伏的丘陵。

    “以某愚见,老贼必在此地躲藏!”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时,已助孙策收复丹阳全郡的关羽忍不住哂笑。

    “老贼无处可逃,竟如鼠辈一般躲于此地,可笑!可恨!可耻也!”

    梁习长叹道:“既如此,便不劳诸公,待某调集兵马围剿老贼便是。”

    刘备艴然不悦。

    “子虞何出此言?老贼乃某等共敌也,何况一路行来,子虞与某等同甘共苦,某等焉能忍心弃子虞而去乎?子虞万勿复作是言!”

    梁习心中一暖,躬身行礼应是。

    这一行人中的最强谋士周瑜献计。

    “黄祖老贼应是新败于合肥城,愚以为,某等应先至合肥城探明情况,再做决断犹未为晚。”

    梁习叹了口气,向周瑜躬身作揖。

    “公瑾兄,某身为大汉九江太守,应先妥善安置历阳县之大汉子民方是。”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众人看着眼前这惨状,默默颔首。

    随后,刘备、孙策二人各自为梁习凑出三万斛军粮,资助梁习赈济为黄祖大军所劫掠的历阳无辜百姓。

    由是故,梁习、徐盛二人便留在大江码头,修复黄祖造成的破坏、并妥善安置幸存的历阳百姓。

    历阳县衙一众官吏皆已殉职,梁习只好事事亲为。

    梁习令徐盛指挥兵卒伐木制棺、安葬无辜惨死的百姓,梁习本人则指挥军将分发军粮、协助百姓修葺屋舍…

    历阳县几乎被黄祖夷为平地,是以一应杂事自不必多提。

    总之,梁习既已至历阳,则尸横遍野的历阳,很快便可重新焕发生机。

    刘备、孙策则率各自麾下,赶赴合肥城。

    当夜戌、亥之交(近晚上九点),众人率各自部曲在野外扎营。

    因黄祖率大军肆意杀戮劫掠之故,是夜众人皆毫无谈兴,随便用了些饭食后,便匆匆回帐安歇。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众人连日赶路,途中又先后与刘磐、李术等大战,在疲惫之下,众人陆续酣睡。

    孙策和衣而卧、辗转反侧。

    其人思及因黄祖而无辜惨死的百姓,又念及黄祖这近两月以来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举,终于忍不住提起长枪、出营策马驰骋,以宣泄自己胸中那股愤懑不平之气。

    此时已是亥时六刻,亦即晚上十点半。

    夜空浓云密布,星月黯淡无光。

    夜枭那凄厉的叫声,夹杂着乌鸦“嘎嘎”的悲鸣,交织回荡在山野四周。

    孙策纵马狂奔一阵后,胸中愤懑难平之意已舒缓许多,其人放慢马速,沿着一条小道复又前行一段距离后,方才缓缓勒住战马。

    孙策正待调转马头返还营地时…

    突然…

    小路四周闪出数十道人影。

    首发&:塔>-读小说

    【作者题外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曹老板怪异的城防安排,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之所以看上去不合情理,有背后必然的理由。

    理由就是,曹老板借机试探外姓将领的忠诚,同时消耗其私兵部曲。

    曹老板以此为“强干弱枝”之术。

    先说“勿与战”的薛悌。

    薛悌是合肥之战中唯一一个没有具体任务的人物,且明确规定禁止其出战。

    表面看是对其能力的轻视,实际考虑到“七千对十万”的悬殊对比,实际是对薛悌的保护。

    薛悌是兖州东郡人,也是张邈之乱时少数“未变节的兖州豪强”之一。

    类似者还有程昱、枣袛等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注意:张邈、吕布之乱,陈宫一夫作难,兖州百城皆叛。

    地方豪强几乎全部变节。

    这群“经历过考验”的兖州人,获得了与谯沛同乡类似的地位,很受曹操信任,出作监军,入为卿相。

    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魏书十四程昱传》

    薛悌无传,从散碎的吉光片羽中,能看到其历官魏郡太守(郡治邺都),曹魏青龙年间(233-237)又入朝为尚书。

    可见,薛悌这个兖州心腹,是曹操刻意保护的对象。

    故“护军勿与战”的幕后实质,也就一目了然。

    再说出战的张辽与李典。

    张辽、李典平素不睦,人所共知。

    而李典擅守不善攻,也被曹老板所熟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此时兵弱敌强,将帅不睦,曹操刻意如此,本意是要试探二位外姓将领的忠诚,同时借机削弱其私兵部曲。

    张辽是并州雁门人,李典是兖州山阳人。麾下皆典私兵。

    辽本丁原部曲,先后“以兵属”董卓、吕布。可知其麾下建制大体未受损耗。而在徐州领“鲁国相”时期,也未见其与曹老板交兵记载。

    可知张辽割据自保,最终凭部曲(将其众)出降,获封偏将军。

    注意:曹魏“因兵授官”,得居中郎将、将军者,麾下皆拥重兵。

    还,(何)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魏书十七张辽传》

    李典是山阳豪族,继承伯父李乾和从兄李整的势力,门客宗族一万三千馀口,私兵三千余人。

    凭此倚仗,李典年仅十五便得中郎将之位,部曲之众可见一斑。

    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魏书十八李典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卫戍合肥的七千甲兵,可推测大部分应来自张辽、李典等人的私兵。

    看张辽、李典夜募敢战死士八百,陷阵先登,如臂使指,大破十万;即可知这些兵士,绝不是临时征募的新卒,而是死生与共的家兵。性质类似明朝末期辽东卫所的“家丁”。

    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魏书十七张辽传》

    再看曹丕时代的追封,可知“八百壮士”中,并非清一色铁骑,而是混杂了相当比例的步卒。

    (文帝)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魏书十七张辽传》

    这群“无马步行”的死士,面对十万吴兵,大概率是有去无回;

    而他们依然舍生忘死追随家主,可知其“私兵”性质。

    最后说驻守合肥的乐进。

    乐进是兖州东郡人(阳平县),与薛悌类似,也是张邈之乱时(194-195)少数“未变节”的本地势力。由此深得曹操信任。

    首发&:塔>-读小说

    乐进还有个身份,即曹老板“帐下吏”。

    乐文谦本非冠盖,出身行伍,受曹老板差遣还乡募兵,得为校尉。

    (进)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魏书十七乐进传》

    乐进部曲在兖州之乱(194-195)时未参与叛变。凭此资历,其在魏武心中远胜“外姓兼外乡”的并州武人张辽,和麾下典重兵的兖州豪霸李典。

    张辽早年叛变成癖,不断“以兵属”;

    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必然引起主君猜忌。

    李典虽然忠心耿耿,但一万三千宗族门客的势力,也难免令“性忌”的魏武提防。

    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皆以恃旧不虔见诛。--《魏书十二崔琰传》

    所以,乐进虽擅长攻坚,却被安排驻防任务,刻意加以保护;与兖州老乡薛悌安坐合肥。

    背后逻辑一目了然。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注意:刘备初起时,常亲临战阵,而留关、张守家。

    刘备成事后,常留赵云守家。

    此皆同理。

    合肥之战,比张辽披甲陷阵、大破孙权更值得玩味者,恰恰是老曹的城防安排。

    以李典在合肥战后不久即死,可知其在战役中身负重伤,勋劳至大。甚至被性格偏狭的曹丕追念“合肥之功”。

    注:典卒年三十六。

    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魏书十八李典传》

    注意:“在国逢难”曰愍。大部分愍谥者、均死于疆场。

    而与李典共同出战、且“素来不睦”的张辽,是曹老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刻意安排。

    其人借此考验这些麾下拥重兵的外姓将领的忠诚。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当然,更重要的目的,是借机削弱其私兵部曲,以防不测之患。

    乐进、薛悌作为“兖州之乱”的未变节者,被魏武保护起来,令其二人原地驻守。从“擅长攻坚”的乐进、被敕令“守城勿出”,即可见一斑。

    从曹老板、孝子丕父子对合肥之战的惊叹,可知战果大出其意料。

    太祖大壮辽。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魏书十七张辽传》

    甚至以最坏的心思去揣摩,曹操很可能已经做好了牺牲张辽、李典的心理准备(李典确实被牺牲)。

    因此事后封赏,也就尤为慷慨。

    注意:辽迁征东将军,得帛千匹,谷万斛。

    此事见王沈《魏书》。

    王者无情。

    故以才力事君者,往往也没得选择。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曹魏的江湖,潭深千尺,望之不寒而栗。

    跟着曹老板、孝子丕和更孝子的曹叡,呵呵,自求多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