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章 炎夏气清爽 ,武都逢氐王中
    方至戌时,夕阳西沉。

    大散关关城之中,却毫无冷清迹象。

    大散关南通武都(后世陇南市)、汉中;西接南安(天水武山县)、汉阳(天水大部)、陇西(定西市)、金城(兰州、西宁一带)四郡;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北邻安定郡(平凉、固原);东为右扶风雍县(宝鸡凤翔区)、郿县,乃凉州与关中之间的咽喉要道。

    因此,大散关相当于凉州的晴雨表。

    此地若百业凋敝,那么不言而喻,凉州一定萧条无比。

    比如去年赵旻至大散关时,此关城便人烟稀少、百废待兴。

    若此地百业兴旺,那么显而易见,凉州便已生机勃勃,一切蒸蒸日上…

    此刻,大散关便是如此场景。

    赵旻与孙尚香驻足关城中心的十字路口良久后,方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关城中马腾衙署。

    晚宴时,赵旻先问明兵卒情况后,复又看向黄衡。

    “公度,你是否已收到我书信?”

    黄衡作揖答道:“回卫将军,某早已收到,某窃以为,此计必将竟全功也。且此时,想必某主亦已有所行动。”

    言罢,黄衡忍不住赞叹:“卫将军算无遗策,某深感佩服!”

    赵旻仍有些不放心。

    “公度,你确定此计可行?”

    黄衡语气极其肯定。

    “卫将军尽管放心,此乃阳谋也,由不得东州士人不为此动心。”

    刘晔忍不住问道:“不知主公有何妙计?”

    黄衡呵呵笑道:“子扬兄,此乃卫将军针对益州中东州士人之计也,此计…”

    赵旻轻咳一声,打断了黄衡的话。

    “公度,待某等兵临成都城下之时,再观其效不迟。”

    黄衡只好拍马屁道:“卫将军果然谨慎,某拜服!”

    贾诩作揖道:“主公,某等已商定攻汉中之计。”

    贾诩侃侃而谈,将众谋士这一日的智慧结晶娓娓道来。

    在场之人听罢,无不动容。

    最后,贾诩向赵旻确认:“主公,金城不急于一时?”

    赵旻颔首:“武都、武威二郡,及河湟一带,乃氐、羌、休屠三族聚居之地也。

    某等不必心急,将此三族中,亲韩遂老贼之势力引出,并一网打尽,如此方可永除后患。”

    贾诩抚须笑道:“主公,若如此,老夫又有一计!”

    见贾诩这副神情,赵旻头皮直发麻。

    他挥挥袍袖道:“文和先生,旻既将北线交于你等,便不再过问细节,待旻定三巴三蜀、至金城与你等会合后,某等再行商议不迟。”

    贾诩心知赵旻对自己的毒计有了心理阴影,便呵呵一笑,作揖后不再开口。

    赵旻举起铜爵道:“诸公,某等仍依前计行事。旻力争月半之内,便与诸公会师,届时某等再商议收凉州全境之事。请!”

    众人以热汤代酒,轰然应诺后一饮而尽。

    翌日早晨,方至巳时,大散关关城西门处,便传来“隆隆”马蹄之声。

    俄而,一名头束金黄束髻冠、身着三色蜀锦袍的英武弱冠青年,便在亲卫护卫之下,勒马停在关城衙署大门前。

    其人身后,跟着一名浓眉大眼、鼻直口方、相貌堂堂的昂藏青年。

    相比于那拉风至极的青年,此昂藏青年,打扮则要低调朴素许多。

    其人只是头束一顶皮制束髻冠、着浅色葛布深衣而已。

    但二人之坐骑皆极为神骏,显然是上等凉州良驹。

    那拉风至极的青年滚鞍下马后,便有仆客迎上前来深深一揖。

    “参见少君!”

    -读小说

    马休、马岱哥俩同时躬身抱拳。

    “卫将军言重也,某等久仰卫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双方吹捧、寒暄一番后,马腾蹙眉捋须道。

    “阿休,阿岱,阿超何在?”

    马休、马岱二人对视一眼后,苦笑着抱拳答道。

    “大人,孩儿之兄长称,大军若攻陇西,则势必经南安郡,是以兄长欲点齐兵马,在羱道等候大军。”

    赵旻暗暗吐槽:马超果然是个粗鄙武夫!其人丝毫不懂礼数!

    马超在南安郡等候大军,原也合理,因为羱道县是大军必经之路。

    然则…

    哪里有儿子等着老子去见的道理?何况赵旻身为卫将军,代表的还是大汉朝廷!

    简言之:马超傲慢至极!

    赵旻完全可借此做文章,斩下马超狗头。

    马腾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颌下花白的须髯气得一抖一抖。

    “逆子!逆子也!当真粗鄙至极!老夫此番定亲手诛之!”

    赵旻连忙开解道。

    “将军勿动怒,孟起所言亦无错,其人应是担心大军来回奔波劳累。既如此,待伯宁赶到,某等依计即刻分兵便是。”

    显而易见,赵旻这是在递台阶:

    马休马岱二人,带回来的兵马怎么说?

    马休忙不迭接道:“大人息怒!卫将军所言极是,孟起兄长应是出于此考虑也。

    何况孩儿与三弟既已至此,汉阳三郡留大将驻守理所应当也。某等如何出兵,还请大人示下。”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马岱躬身抱拳:“请大人示下。”

    马休不但会做人,还极会说话。

    其人三言两语间,不但成功打了圆场,而且顺势转移了话题。

    赵旻对马岱的性格,也有了初步了解。

    马岱人狠不狠先放一边,话不多倒是真的。

    而且不同于惜字如金、沉默不语的乐进,马岱至少还能打打配合,协助马休带带节奏。

    马腾胸膛剧烈起伏几下后,长出了一口气。

    “阿休,你坐镇大散关,协助满使君调拨粮草辎重之余,务必把守严谨,万万不可有失!”

    马休躬身抱拳:“大人尽管放心,孩儿愿立军令状。”

    马腾露出一丝笑容,颔首后复又看向马岱。

    “阿岱,你随老夫同行,听老夫军令行事。”

    马岱躬身应诺。

    马腾挥挥袍袖:“你二人一路辛苦,先安置妥当兵卒,再稍事休整。且去!”

    二人向马腾、赵旻行礼后,躬身倒退而出。

    【作者题外话】:赵旻针对东州士人的计划…

    后文自会交待。

    相信云某,云某一定不惜笔墨,着重描写东州士人。

    河湟,即湟水、河水(黄河)流域,如今的西宁及其周边。

    最早大力建设河湟的,是隋唐时期的吐谷浑人(后来被吐蕃灭国,此事也代表李唐失去了对西域的强大控制力)。www..cc

    其后,河湟便始终在吐蕃人手中…

    李唐,其实并没有我们印象中那么强。

    后来北宋时,吐蕃赞普唃厮啰(意译为佛子),在河湟兴建了青唐城,也就是西宁的前身。

    贾诩毒计…

    确实毒,后文也会提及。

    前文多次提及,研究三国人物,若只读其人本传,可能会得出与真相截然相反的结论。

    马休、马岱,字不可考,云某信口胡诌,诸君莫认真。

    休通“煦”,有温暖之意,岱则指泰山,所以云某虽胡诌八扯,却也有那么一丢丢道理。

    马腾老娘是羌女,马超老娘,亦即马腾小妾也是羌女,所以马超应具有相当的高加索人相貌特征。

    马岱老爹是马腾的哥哥,所以马岱肯定也有羌人血统。

    本章,讲一讲三国那些冷僻的人物。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二十四史,不外乎帝王将相之家史。

    对时代浪潮下的弄潮儿,史官总是不吝笔墨;

    对时代浪潮下的陪衬者,史官亦不免惜墨如金。

    如此便造成了一个有趣现象,即史书中存在大量的冷僻人物。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梁启超《新史学》

    得益于陈寿简洁的写作风格,这一现象在《三国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而在“国不置史,注记无官”的蜀汉政权中,昙花一现般的冷僻人物,出现频率更臻高峰。

    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蜀书后主传》

    《蜀书》中许多身登高位的冷僻人物,出现得毫无征兆,消失得理所当然,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出于版本、誊录、校勘等原因,《三国志》中的诸多人物,在不同时代、不同政权的记载下存在明显的写法差异。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如《魏书》中的臧霸在韦曜《吴书》中被写作臧宣;

    《魏书》中的李肃在《九州春秋》中被写作李黑…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赵)昱门户绝灭,及(张)紘在东部,遣主簿至琅邪设祭,并求亲戚为之后,以书属琅邪相臧宣(臧霸字宣高),宣以赵宗中五岁男奉昱祀。--韦曜《吴书》

    (吕)布素使秦谊(秦宜禄)、陈卫、李黑(李肃)等伪作宫门卫士,持长戟。--《九州春秋》

    【廖立】与【康立】

    廖立是一个高开低走的人物,前半生深受刘备器重却弃城而逃;

    后半生其人因与诸葛亮不睦而遭免官废黜。

    其本为荆楚良才,最终竟和刘封、李严、魏延等人一起入了《蜀书卷十》,即罪臣传,不胜遗憾。

    而在东晋学者常璩所撰《华阳国志》中,出现过一个冷僻人物,即康立。

    有趣的是,康立与廖立不仅籍贯相同(均出身武陵郡),而且职务存在重合关系。

    按《蜀书》,建安二十年(215)前后,廖立在弃(长沙)城而逃之后,被转授巴郡太守;

    按《华阳国志》,建安二十一年(216)康立出任固陵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建安二十年,(孙)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廖)立脱身走……(刘备)以(廖立)为巴郡太守。--《蜀书廖立传》

    建安二十一年,以朐忍、鱼服等六县为固陵郡,武陵康立为太守。--《华阳国志》

    固陵与巴郡虽然并非同一行政区,但二者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

    固陵属巴郡以东,乃是刘璋分巴郡而设,后改其名为巴东。

    建安末年,刘备复其旧名固陵,章武元年复称巴东。

    以垫江以上为巴郡,河南庞羲为太守,治安汉;

    以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忍至鱼复为固陵郡。

    巴(郡)遂分矣。

    建安六年,鱼复蹇胤白璋,争巴名。

    璋乃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华阳国志》

    建安二十年(215)蜀汉政权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孙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导致长沙太守廖立亡入川蜀;

    其二是曹操遣张郃南徇三巴,导致巴东不复为刘备所有。

    (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魏书张郃传》

    按廖立出任固陵太守时(215)巴东地区遭到张郃入侵,且固陵旧属巴郡。

    那么《蜀书》中的“巴郡太守”,与《华阳国志》中的“固陵太守(巴东太守)”隐喻当相同。

    刘备称帝后(221)复固陵为巴东,此刻巴东郡守已是辅匡,这也和廖立的仕宦履历吻合——廖立在两年前(219)已结束外任,入成都为侍中。

    章武元年,朐忍徐惠、鱼复蹇机以(固陵)失巴名,上表自讼。先主听复为巴东,南郡辅匡为太守。--《华阳国志》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征(廖)立为侍中。--《蜀书廖立传》

    结合籍贯出身与职务变迁,基本可以确定廖立与康立为同一人物,只是因为誊写问题为后世读者制造了些许误区。

    【简雍】与【刘备舍人】

    简雍是刘备的涿郡同乡,仰仗主君宠信,“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行径近似于滑稽俳优(古代对戏子小丑的称呼)。

    由于其行迹放浪,言语轻佻,因此多被后世史家所腹诽,认为此人乃是东方朔之伦,不应与创业功臣合传。

    《雍传》无甚建白,不过传其谏禁酿酒刑酒具一事,语近滑稽而已。

    其谲谏之旨,以视汉东方曼倩(东方朔字曼倩)有所不逮,或附于他传可耳,陈寿特为立传,似可不必。--康发祥

    在军政大事方面,简雍最出名的事迹即劝降刘璋…

    当然,刘璋归降的主要原因,乃是畏惧马超的军事威慑,简雍不过是顺势而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诚如近代战争史上的名言: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先主围成都,遣(简)雍往说(刘)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蜀书简雍传》

    先主遣人迎(马)超,超将兵径到(成都)城下。城中震怖,(刘)璋即稽首。--《蜀书马超传》

    所以,诸君看到了吗?

    刘璋,他就是这么软!

    《魏略》记载,刘备遣使与张鲁往来时,曾有一名“姓简”的“舍人”造访汉中…

    其人还在此地意外发现了刘备失散已久的儿子。

    由于这位“儿子”与刘禅的年龄严重不符,因此后世学者对此记载多持非议态度,认为言不符实,语出虚诞。

    初,(刘)禅与刘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都邸。--《魏略》

    以事相验,理不得然,此则《魏略》之妄说,乃至二百余言,异也!--裴松之

    然而结合《彭羕传》、《李恢传》可知…

    刘备与刘璋交战时期,确曾多次派遣外交人员远赴汉中与张鲁联络。

    《黄权传》记载的“(张)鲁走入巴中,先主以(黄)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李恢)北诣先主,遇于绵竹。先主嘉之,从至雒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蜀书李恢传》

    鉴于简雍“常为谈客,往来使命”,可知他长期担任刘备集团的外交人员。

    因此其造访汉中确有可能,只不过未必与刘禅有关。

    “舍人”是一个带有人身依附色彩的词汇,泛指亲信、门客一类。

    而“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的简雍完全符合这一性质。

    另外,《魏略》记载的“及(刘)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也和《简雍传》记载相符: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简雍在刘备进入成都后受封昭德将军,一朝发迹,鸡犬升天。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蜀书简雍传》

    结合诸多线索,基本可以断定“刘备舍人姓简者”即简雍无疑。

    今晚要赶活儿,所以晚上要继续工作。

    先说这么多,下章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