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九章 檄文昭天下,义士讨袁家上
    塔读@-读小说

    汝南、颖川黄巾是坐寇。

    青徐二州黄巾则是流寇。

    西河白波谷,也就是白波贼黄巾的套路是劫持天子、想强行上岸。

    黑山黄巾得到朝廷招安之后,又再度下海。

    虽说究其根源,还是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但反过来想,即便东汉如今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却也依然是天下士民人心所向。

    一念及此,赵旻坚定了自己不废刘协、拥立汉室、扶自己亲儿子登基后、还政于自己亲儿子的决心。

    所以,赵旻满脸堆笑,看向杨彪。

    “大人尽管放心,旻不但不与天子为敌,反而将尽力维护天子皇位稳固。”

    赵旻心道:只有刘协皇位稳固,老子才能保证这位子,将来必定会传给老子的亲儿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赵旻本以为,杨彪会放下心来。

    然而…

    杨彪的反应,却着实让赵旻心惊肉跳。

    只见杨彪蹙起眉头,摇头苦笑道:“阿旻,你瞒不住老夫!老夫已知你心中所谋也!”

    赵旻心中“咯噔”一下,登时慌乱不已。

    你这糟老头子…竟知道老子和伏寿、步练师之间的奸情?

    且慢!

    你这糟老头子是如何知道的?

    由于这一男两女一个赛着一个心眼儿多,所以杨彪当然不可能知道,他们之间那些龌龊至极的腌臜事儿。

    然而,杨彪却清楚一点: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以赵旻这种腹黑的性格,若非其人早已有了周密无比、天衣无缝的计划,刘协又焉能活到今日?

    或许…赵旻早就想立刘晔为帝了!

    没错,杨彪认为,赵旻一定早就有欲立刘晔为帝的计划。

    就是因为太了解赵旻,所以杨彪才会又急又怒又忧,一夜之间竟然险些丧命!166小说

    实际上,于杨彪而言,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以杨彪对赵旻的了解,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酱紫滴:

    赵旻大抵会怒斥袁绍一番。

    不久后赵旻会找个替罪羊,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白手套弑君,最后,赵旻除掉这个所谓的“凶手”为刘协报仇,假惺惺地大哭一场后,立刘晔为帝…

    以刘晔之智…

    其人一定会禅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最终,赵旻稳稳妥妥代汉。

    不得不说…

    若没有伏寿和步练师二女,赵旻有九成九的概率,会按照杨彪的猜测行事。

    换言之,杨彪对赵旻,不是一般地了解!

    所以,老头儿再明白不过,有杨樱月这层关系在,即便自己昨日一命呜呼,赵旻也必定会善待杨修。

    不!

    赵旻会因愧疚,而更加善待杨修。

    谁说杨彪不够老奸巨猾的?

    杨彪无力改变这在其人看来,已被注定的一切。

    所以其人恐怕巴不得一死了之,以免其人在九泉之下,无颜面对杨氏列祖列宗。

    首发&:塔>-读小说

    总之:

    杨彪这一场危及生命的重病,正是其人对赵旻的有效反击手段。

    难道不是吗?

    杨彪如今虽在质疑赵旻,实则心中得意洋洋。

    赵旻虽不知,杨老头儿到底猜到了什么,但其人至少可以确定一点。

    于是赵旻深深一揖:“大人尽管放心,无论旻之前有何阴谋,今后皆全部放弃,决不会再对天子不利。”

    诚然。

    赵旻只需表明其人忠于天子、忠于汉室这个态度,便已足够。

    杨老头儿冷笑道:“阿旻!你须时刻谨记你所发之毒誓!”

    赵旻坦然自若:“大人,旻须臾不敢或忘也。”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杨老头儿满意地点点头。

    “阿旻,扶老夫走走!”

    杨彪报复性地支使一番其人这个不听话的女婿之后,方才心满意足地挥挥袍袖。

    “阿旻自去忙碌!不可因老夫而耽误大事!”

    赵旻想翻白眼。

    老子陪您老人家走走转转将近一个时辰,您老劝老子不要耽误大事?

    呵呵!

    赵旻心中作是念,口中却恭恭敬敬道。

    “大人何出此言,您老乃大汉定海神针,惟有您老身体康健,宵小之辈方不敢肆意妄为也。”

    杨老头儿一脸嫌弃。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休要奉承!速去卫府!老夫一见你便心烦!”

    待赵旻行礼离去后,老头儿脸上却浮起欣慰笑容。

    其人一手拄拐,一手抚须,昂立于朝阳之下,神色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

    可怜赵旻未吃早饭,便被老头儿赶到了卫府。

    话说回来,赵旻甫一进卫府,便匆匆召集臣属开会,可怜的卫觊仍是做书记员。

    这一次,便连在尚书台的桓阶,也被赵旻喊了过来。

    赵旻第一句话便是:

    “公明已传回书信,称其人将护送匈奴青壮赴关中。诸公以为如何?”

    徐晃一直留在河东平阳县,等待匈奴左贤王遣青壮至彼处。

    当然,其人美其名曰: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留守平阳,以待左贤王求援。

    此时,卫府幕僚已有一多半奔赴各地。

    仍留于许都者,文士仅余程昱、董昭二元老,以及赵旻心腹及曹操旧臣。

    其中程昱允文允武;杨修并未在场,其人还在家中侍奉老爹杨彪。

    武将则仅剩颜良、乐进、夏侯渊、张辽。

    至于退休老干部段煨…

    其人如今说不上算文还是算武,虽然段老头儿饭量不减反增。

    换言之,赵旻文多武少的情况,仍未有太大改观。

    尽管其人武将质量极高。

    这时,刘晔作揖道。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主公,愚以为,不可使匈奴青壮集中也。”

    赵旻颔首后,忍不住道。

    “子扬此言甚是,然则,子扬可知,袁本初向太尉杨公寄书,称欲立你为天子也。”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刘晔瞠目结舌。

    片刻后,其人方才期期艾艾道:“主公当知,晔实为天子皇叔也,如此岂非大逆不道乎?袁本初此乃毒计也!”

    荀攸颔首后作揖。

    “子扬所言极是,主公万不可中计也。”

    董昭呵呵一笑:“主公,袁本初其心可诛也!”

    程昱冷冷一哼:“主公,袁本初下作至极!”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贾诩作揖后正色道:“主公何不趁此良机,将此事禀明天子?”

    赵旻虽然心中极为赞同贾诩,但其人还是缓缓摇头。

    “文和先生,不可。荀令君已警告旻也。”

    赵旻意思是:若非荀令君警告,老子必让刘协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卫府众人闻言,皆忍俊不禁。

    鲁肃实在受不了,卫府经常变成德云社这种吊诡之事。

    于是其人作揖道:“主公,今关中三辅、北地郡、弘农郡,以及洛阳皆急缺壮丁,可打散匈奴人至五郡一县分别安置。

    此外,袁本初挑衅之举,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愚以为主公当发檄文声讨其人!”

    赵旻颔首:“子敬,既如此,此二事皆由你负责!”

    鲁肃作揖:“肃谨领命!”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赵旻轻咳一声。

    “季弼、子山,家母及右将军可曾启程?”

    陈矫、步骘同时行礼。

    “主公放心,昨日近午时,老夫人、右将军,及两位主母皆已启程。”

    杨樱月需与袁夫人照顾杨彪,所以未离去。

    赵旻颔首后又道。

    “既如此,诸公,某等便商议一番定凉、益二州之策如何?”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咱们聊一聊初平那四年之间,河北诸多诸侯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中重点,便是黑山黄巾,也就是褚飞燕,即张燕为首的黑山贼。

    飞燕当然不是张燕本名,一如白兔不是眭固本名一般。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初平年间(西历190-193这四年)是“诸侯讨董”到“群雄割据”的过渡期,鉴于诸多原因,记载并非详实,隐讳颇多。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曹操对“兴家始末”多有讳言,发迹后竭力撇清“附于袁绍”的过往。

    其二是黑山军的动向。以线索人物壶寿来看,黑山军不应被视作“贼军”,而应被看作先后被董卓、李傕招安的“王师”。

    毕竟黑山张燕的官方身份,是灵帝敕封的平难中郎将。

    “黑山贼”只是曹魏叙事下的蔑称。

    彼时参与拥立刘虞的曹操,跟随袁绍对抗黑山,其本质是“另立朝廷、抵抗王师”的僭逆之举。

    《武帝纪》对曹操“发迹兖州”的过往,语焉不详。

    其中隐瞒略过的、当是“附庸袁绍”与“激战黑山”的黑历史。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黑山贼非贼,而是所谓“官军”!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黑山军”是关中麾下的王师,用以对抗关东袁绍。

    黑山诸头目,早在灵帝时期便接受了朝廷招安。

    张燕为中郎将,杨凤为校尉。

    燕乃遣使至京师,奏书乞降,遂拜燕平难中郎将,使领河北诸山谷事,岁得举孝廉、计吏。--《后汉书朱儁传-附传》

    从张燕可以“每年举孝廉、计吏”的特权来看,可以将黑山军团、看作一个“特区”性质的“郡级行政单位”。

    其酋帅受官,绝不止张、杨二人而已。

    灵帝死后,未见黑山军“弃官做贼”的记载;关东兵起,也未见黑山军“参与讨董”的记载。可见黑山在初平初年(190-191),政治立场上、与董卓并无矛盾。

    黑山军不仅未参与关东诸侯的讨董行动,反而联合公孙瓒,抗击“讨董盟主”袁绍。

    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张)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魏书八张燕传》

    历来皆将“公孙、张燕联军”视作公孙瓒为吞并冀州、而主动联合黑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实际恰恰相反,是张燕主动联系公孙瓒对抗袁绍。

    线索人物就是壶寿。

    壶寿是“长安所署冀州牧”。长安即“关中政府”的代名词,指代先后在董卓、李傕、郭汜控制下的西凉霸府。

    有趣之处,是“冀州牧壶寿”,一直呆在黑山军之中,直到被袁绍杀害。

    壶寿,还是发动袁绍邺城之乱的幕后主谋。

    (袁绍)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英雄记》

    关中署置的冀州牧,竟与黑山军搅在一起;

    足见张燕集团的性质,实际是“臣事关中”的董卓盟军。

    类似性质者又有关中所署“兖州刺史”金尚,用来牵制“伪刺史”曹操等等。

    张燕的集团性质和政治倾向,是尤其需要明确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果单纯将其视作“黑山贼”,则无法理解其对抗袁绍的原因。

    《三国志》秉承“晋承魏祚”的原则,不免为尊者讳;

    因此冀州牧壶寿、以及张燕“岁举孝廉”的身份线索,均不见记载。

    这些事,云某之前已反复做过说明,不再赘言。

    成书于刘宋的《后汉书》因为忌讳较少,故可秉笔直言。

    黑山军对抗袁绍,本质是“王师”对抗“贼军”。

    有趣的是,张燕代表王师,而袁绍则代表贼军。

    初平初年(190-191)的关东军阀身份定位,是很值得挖掘的问题。

    先来看:韩馥与董卓的关系

    韩馥的固有形象,是“昏头昏脑、胸无大志”的窝囊废。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其人坐拥千里冀州,却被袁绍恐吓得“主动让贤”,最终死于茅厕,贻笑天下。

    实际并非如此。

    韩馥直至中平六年(189)八月还在洛阳任职,是董卓任免其出任冀州牧。

    因此,韩馥的政治倾向是值得探讨的。

    幽滞之士,多所显拔。(卓)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后汉书董卓传》

    在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暴乱之时,韩馥招募冀州诸从事(高级州郡吏),咨询战和大计,开口竟然是:

    “今日之事,我助袁绍,还是助董卓?”

    馥得移,请诸从事问曰:“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英雄记》

    可见,韩馥出任之始,其政治立场无疑是倾向董卓的。

    在治中从事(刺史麾下三把手)刘子惠的劝谏下,才倒向了叛军袁绍。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因此,初平年间(190-193)董卓布置在关东的棋子,除了孔融(青州)、公孙度(辽东)、刘表(荆州)之外,韩馥(冀州)亦在其中。

    再来看:曹操与“拥立刘虞”的关系

    狗贼王沈《魏书》与陈寿《魏书》均异口同声地表示,袁绍与韩馥谋立伪帝刘虞,遭到曹操抵制,甚至称“曹操自此暗怀杀袁之计”。

    太祖大笑曰:“吾不听汝(立刘虞)也。”绍复使人说太祖,太祖不应。由是益不直绍,图诛灭之。--王沈《魏书》

    实际就彼时袁曹关系来看,曹操衣食、兵卒皆仰食于绍,其人为袁绍麾下得力干将,决不可能忤逆袁绍之意,更不用提“图谋诛绍”云云。

    且刘虞死后(193),曹操遣使通好关东时,李傕便公然指责曹操“自立天子”。

    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魏书十三钟繇传》

    毫无疑问,这是陈寿留下的曲笔线索。意在证明,关东谋立新君(刘虞),曹操亦参与其中。

    这不难理解。

    如果不立新君,关东诸将的性质就是“叛军”;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但拥立新君,关东诸侯则可以堂而皇之地“奉天伐罪”,一跃成为“王师”。

    袁绍、韩馥彼时为了强化刘虞的法统,甚至不惜造谣,称刘协非灵帝亲子。

    与其说他们是“戏精上身”,不如说是“形势所迫”。

    馥以书与袁术,云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韦曜《吴书》

    注意:虞不敢受帝号,但依然与袁绍联合。

    而绍则借刘虞之名擅署官职,二者合作愉快。

    刘虞之立,也是张燕对抗袁绍的导火索。

    因为张燕的官位是灵帝赐予,自然会拥护灵帝子嗣(献帝);

    而刘虞不过远支宗亲,在张燕眼中,是伪帝无疑。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曹操的兖州发迹史。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曹操在兖州的发迹过程,诸书语焉不详。基本都是前后颠倒、缺载甚多的秽史。

    一言蔽之,曹操在兖州的兴家史,本质是“袁绍在河北的开拓史”。

    曹操不过是作为附庸、参与其中。

    可以讲,曹操从“东郡太守”到“兖州刺史”的过程中,全部是以“袁绍偏师”的形象出现。二者的关系,可以类比为“孙策之于袁术”,属君臣关系。

    关于此事,云某之前做的那个袁曹编年史中,有简要介绍。

    本章先到这里,下一章,咱们详细介绍一下,曹操是如何从一个身上掏不出一百个五铢钱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大军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