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一章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3
    黄衡尚未来及开口,鲁肃便又道:“公度有所不知,吴侯欲攻江夏久矣!若刘荆州胆敢出兵,岂非授柄于吴侯乎?是故,公度多虑也。”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程昱也不甘落后。

    老头儿捋着花白长须冷笑不已。

    “再者说来,袁本初、刘景升纵使出兵,某等又有何惧哉!老夫愿与前将军、右将军一起,为主公抵御袁本初!

    况且李曼成今屯大军于汝南,而徐文向驻军于九江,老夫巴不得刘景升出兵!”

    李典屯兵之处,距荆州江夏郡及章陵郡皆极近;徐盛所在的九江虽稍远,但沿长江溯流而上,旬日亦可抵达江夏。

    诸君别忘了还有孙策。

    孙策对黄祖志在必得。

    所以,步骘也笑着作揖。

    “公度兄若仍不放心,骘可向吴侯修书,请吴侯率军驻于庐江谋取江夏,如此,刘景升必不敢轻举妄动也。”

    庐江正好在江夏隔壁。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些谋士你一言我一语,使黄衡深受震撼。

    卫将军麾下皆高才也!

    荀攸和刘晔出征未归,否则能把黄衡吓死!

    于禁只觉自己捡了个天大的红包。

    嘿嘿!如今无人与某抢功也!

    于是其人向赵旻躬身抱拳:“主公,某虽不才,亦甘愿为主公做马前卒,随军征讨凉州、益州!”

    赵旻哑然失笑。

    他心知,于禁眼巴巴看着乐进、张辽、徐晃等昔日同袍远征匈奴,恐怕早已按捺不住。

    所以,借着押送战马之良机,其人留下娄圭娄老头儿坐镇潼关,自己便溜回来寻找立功机会。

    赵旻遂笑道:“文则不必心急,此番征凉州益州,旻可任你为主将。然则,文则以为,若西征西域,何人可任主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赵旻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啊这…这…

    主公征讨凉州、益州犹觉不足,尚欲征西域乎?

    然而…仅想及此事,便使人心潮澎湃也!

    黄衡心中则一片空白。

    显然,他被赵旻的雄心壮志吓住了。

    董昭勉力按捺住心头激动,蹙眉作揖道。

    “主公,愚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也,某等或应待凉州安定后,再徐徐图之焉。”

    鲁肃对此则有不同意见。

    “公仁公,肃以为不然。凉州若可重新打通河西走廊,则其地之民必将安居乐业。况且此策,主公曾多次提及也。”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如今其人既已来到此时空,便没有理由不收回,这片曾让无数汉人流血牺牲打下来的热土。

    赵旻颔首:“史从事,凉州诸郡皆已有车马行?”

    史阿躬身抱拳:“回主公,除武威、敦煌、酒泉、张掖四郡之外,上地、汉阳、陇西、安定、武都及金城,皆已开设车马行。

    武威等四郡而今实非汉土,仆等虽有心开设,终徒呼奈何也。”

    武威、敦煌、酒泉和张掖四郡,组成了河西走廊。

    而如今,这四郡虽名为汉土,实则已非汉人所有。

    赵旻正色道:“史从事,事不宜迟,今日你便与文则将军,押运首批货物返还凉州。”

    言罢,其人复又看向于禁。

    “文则,你欲定西域,亦或平凉州益州?”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于是于禁哈哈一笑:“主公,西域既在凉州,则一事不烦二主,皆由某任主将便是。”

    于禁此言一出,卫府正堂内,顿时哄堂大笑。

    就连赵旻也忍俊不禁:“文则,成都距玉门关东四郡,相距何止千里,你欲如何率军?”

    于禁毫不脸红,甚至其本人也笑道:“主公,攻韩文约、张公祺,某自可为主将也;其后南攻益州时,某自领一军赶赴武威即可。

    前者公度亦曾言明,大军若兵临成都城下,便可迫使刘季玉开城献降。既如此,某在主公胜张公祺后,便无需再随主公南攻成都也。”

    不得不说,张郃算盘打得极响。

    而且,实情也的确如此。

    此时刘璋内外交困,且刘瑁还未被其人隐诛,东州士人与刘璋势如水火,赵旻若大军兵临城下,且有对付东州人之妙计…

    刘璋除了投降一途之外,还有何选择?

    历史上曹操没得选,他若有选择的话,又何必与袁绍硬碰硬?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要知道,建安五年至建安七年的天下,软柿子俯拾皆是。

    只是,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其人担心腹背受敌。

    这时,便体现出赵旻广结善缘的好处。

    他不存在双线作战、腹背受敌这个隐患。

    赵旻唯一的一个隐患:南匈奴左贤王,如今也已经被颜良、赵云率大军扫平。

    余下之事便极为简单,无论平凉州还是益州,赵旻一路平推过去即可,皆不存在腹背受敌之隐忧。

    综上,哄笑过后,赵旻正色颔首。

    “文则且率两万精锐步卒骑马赴关中,请征西将军遣骑将训练兵卒骑术;明年某等征伐凉州及西域,必将出动骑兵。”

    至此,明年赵旻定凉州、益州、西域之事,便正式敲定下来。

    如今财大气粗、粮草充足的赵旻,再也不用发愁无粮养活战马。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何况如今赵旻与颖川荀氏、钟氏、陈氏、郭氏,以及弘农杨氏、琅琊伏氏(伏完)、刘艾合资兴建的各种工坊,目前量产产品皆为爆款,且利润极其丰厚。

    所以,得这些名门望族鼎力相助,赵旻的马蹬马鞍早已准备充足,战马也不缺。

    如今唯一欠缺者,只有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而已。

    饶是如此,赵旻也依然不准备征兵,但他已决心组建虎豹骑:兼具重骑兵之具甲、突骑兵之骑射优势的虎豹骑。

    接下来讨论的天子正旦大典,便显得有些无足轻重…当然,这是对于禁等人而言。

    然而,对于赵旻而言,此事非但不能轻忽,而且必须办得极为隆重。

    因为这是彰显大汉国威、朝廷实力的绝佳机会。

    除了绝无可能及时遣使朝贺的刘璋及张鲁、与刘协彻底撕破脸的袁绍之外…

    刘表、孙策、马腾、士燮、公孙度,甚至是南匈奴单于呼厨泉、鲜卑大人轲比能及步度根、乌桓大人楼班及蹋顿,都可能会遣使至许都。

    显而易见,“大人”这个极为严肃的敬称,已经被胡人们玩坏了…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作者题外话】:章陵郡位于南阳郡东南,江夏郡则位于汝南郡的正南。

    罗大大犯了个想当然的惯性思维错误,刘表时期的荆襄仅八郡,而非九郡。

    自北向南,分别为南阳、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

    其地覆盖河南南部、皖西、两湖及贵、两广一小部分。

    赤壁之战后,曹操取消了章陵郡,于是荆州变为七郡。

    其中光武帝刘秀祖地南阳郡,在乱世开启前,始终是两汉第一大郡。

    荆襄九郡,那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各占南郡一部分时的事儿。

    首名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者,是二十世纪的德国人。

    在我华夏神州历史上,通常以河西走廊来称呼这条历史悠久的欧亚商路。

    张骞凿空,是太史公对张骞出使西域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形容;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班超定远,则是后汉对班超定西域这一历史事件的形容。

    换言之,两汉都吃到了丝绸之路的红利。

    云某之所以说,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根本没有改变天下大势,原因便在于,曹操仍是腹背受敌,其人仍然不敢主动攻打袁绍。

    可以预见,袁绍若不死,曹操还会继续以战略防御为主,试探性攻击为辅。

    袁绍有多强,想必诸君已有了清晰的认知。

    本书中的袁绍亦如此。

    所以赵旻根本不敢轻启战端。

    这一章,咱们聊一聊公孙度。

    因为公孙度的情况极有代表性,士燮与其人几乎雷同。

    最简单一点:二人任官皆不避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按照东汉三互法,幽州人公孙度,交州人士燮,是绝无可能任自己州刺史一职的!

    遑论公孙度还是在自己郡做太守!

    那么,咱们就此事简单说一说。

    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半个世纪,自董卓之乱始(西历189年),至明帝末年止(西历238年)。

    相比中原地区的精彩纷呈,辽东半岛的情况往往不被重视。

    本文通过勾连比对公孙氏的相关记载,探究其政权的早期特征。

    有三个问题比较值得注意。

    其一是公孙氏的籍贯问题;其二是徐荣与董卓的角色定位;其三是辽东与青州东莱的联系。

    上述问题,又与公孙氏的统治方式、以及孔融的立场归属有密切关联。

    公孙氏的籍贯改易,反映了其出身高低。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辽东燕国的奠基人是公孙度,出身辽东郡襄平县。

    但特别怪异的是,公孙度成年后官至“辽东太守”。

    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魏书公孙度传》

    因为汉末实行“三互法”,即本郡人不得治本郡、本州人不得牧本州。

    所以公孙度的任官情况,与制度严重相悖。

    汉末虽然纲常崩坏,但军阀们还是基本遵循三互法的要求。

    比如富春孙氏(扬州吴郡),始终不敢出任吴郡太守或扬州牧,而是出任会稽太守与徐州牧(或豫州刺史)。

    唯一的例外,恰恰是公孙度这个偏安到高句丽之人。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吴书二吴主传》

    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吴书二吴主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公孙瓒(幽州辽西)不敢出任幽州牧,而是表奏汉廷使者段训为牧。

    (公孙)瓒上(段)训为幽州刺史。--《魏书公孙瓒传》

    曹操(豫州沛国)与袁绍(豫州汝南)不敢出任豫州牧,只得分别自领兖州与冀州。

    因此辽东出身的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显得特别刺眼。

    这是因为其家族曾经“改易郡望”。

    即公孙度之父公孙延,曾因“避吏”而远走玄菟(今沈阳),并安家于此。

    度父(公孙)延,避吏居玄菟。--《魏书公孙度传》

    “避吏”即躲避狱吏。

    刘邦、刘秀等人均有避吏的记载,且多数是就近躲避,与公孙度父子相似。

    士燮情况与公孙度又有不同。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士燮这个猥琐至极、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老银币,是将张津推到交趾刺史这个傀儡之位上,自己暗戳戳地实控交趾刺史部(建安六年,本书中的明年,交趾刺史部才改名为交州刺史部)。

    所以,虽然实际上士燮是交趾刺史部的土皇帝(此事在三国志、后汉书俯拾皆是),但名义上的交趾刺史,是张津。

    咱们继续说公孙度。

    不难看出公孙家族在辽东郡根基不深,才会为躲避狱卒而亡入邻郡。

    虽然史无明载,但公孙氏应未卷入大案。

    因为按照关羽、臧霸列传,触犯大案者,当“亡命他州”,绝不可能只在本州内部流窜。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也。亡命奔(幽州)涿郡。

    臧霸字宣高,(兖州)泰山华人也……与父俱亡命(徐州)东海。--《魏书臧霸传》

    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又被襄平县令征召为伍长。

    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公孙)康为伍长。--《魏书公孙度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伍长是低阶军士,在汉末魏晋应属“士家”,在彼时是社会底层。

    从刘巴、诸葛亮、张飞、于禁、张奋等人的履历记载中,可以清楚看到彼时兵士地位之低下。

    (刘)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指张飞)共语乎?”--《零陵先贤传》

    (张)昭弟子(张)奋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车,为步骘所荐。昭不愿曰:“汝年尚少,何为自委于军旅乎?”--《吴书张昭传》

    注意:关于“士家”的贱籍性质考证,详见唐长孺先生《赵至传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文多不载。

    可见,即使在公孙度发迹之后,辽东豪族依然对其极端鄙视,乃至故意役使其子,以为折辱。

    即所谓“公孙氏素为辽东郡所轻”。

    (公孙)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魏书公孙度传》

    因此公孙度发迹之后,便肆其淫威,滥杀郡中大姓,乃至“夷灭百余家”。

    至于征召其子为伍长的襄平县令,则被公孙度活活鞭死在闹市里。

    首发&:塔>-读小说

    (公孙)度到官,收(公孙)昭,笞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魏书公孙度传》

    瞧瞧!

    公孙度明明是公报私仇,在专美传主的公孙度本传中,却成了惩治恶人!

    那些只看只言片语便自以为找到真相之人,你们长点儿心吧!

    公孙家族在辽东以法御下,镇压豪强,威行海外。

    这无疑与其出身有关。大风小说

    (公孙度)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魏书公孙度传》

    寒门统治者对法、术有天然的亲近感,公孙氏亦然。

    注意:魏晋语境中的寒门还是地主,只是不如郡望那种大地主势力庞大而已。汉末魏晋,几乎没有自耕农!

    本章先介绍到这里,下一章,咱们聊一聊董卓和徐荣。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徐荣与公孙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