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 为臣索封赏,再遇美娇娘上
    当许都杨府正堂之中的几案、蒲团摆放完毕之时,赵云、程昱、刘晔三人刚好联袂而至。

    赵云、刘晔礼节毫无问题。

    当然,赵旻还需向从父赵云深揖。

    但倔老头儿程昱先向赵旻行礼后,便傲然看向杨彪。

    “文先,你我之恩怨就此一笔勾销如何?"

    程昱和杨彪出身截然相反,前者脾气又火爆刚直,显然与后者矛盾不小。

    二者间梁子有多大,从其人的态度、这句极为失礼的话中,便可见一斑。

    赵旻呵呵一笑,抱拳打圆场道:“向者二公各为其主,存龃实属情势使然,今我等既同心同德、匡扶汉室,一切恩怨自当一笔勾销,文先公以为然否?"

    在场之人,包括赵云在内,皆为人精,遑论其中还有个人精中的人精。

    荀彧含笑作揖:“文先公,从文所言极是。彧亦曾为曹孟德麾下,为虎作伥多年,还请文先公恕罪。

    荀彧根本不是曹操司空府中僚属,他只有一职:大汉尚书令。

    他如此说,不过是为了化解因程昱无礼,而带来的尴尬而已。

    杨彪哈哈一笑,向程昱作揖道:“仲德兄,若言旧怨,则当首推满伯宁焉!"

    其人捋起袍袖,指着自己被鞭答后留下的伤疤笑道:“此乃满伯宁之杰作也。然则,伯宁与老夫,今已为忘年交矣。

    从杨彪留下的伤疤来看,满宠虽然爱笑,但确实是个狠人。

    杨彪自己揭自己短的认怂行为,让倔老头儿程昱大为满意。

    于是其人笑着作揖道:“文先勿怪老夫失礼。老夫惯于向你冷言冷语,一时难以更改而已。

    如今曹孟德既死,老夫又臣事于大汉卫将军,你我便为同一阵营,可谓同道中人也俩老头儿同时直起身,哈哈大笑。

    程昱笑了一阵,果断转移话题:“主公,官渡决战之详情如何?可有善后?此外,流民今又如何?伯宁与元直是否称职?"

    程昱虽未见过徐庶,但已通过书信听说过其人事迹。

    赵旻心中唏嘘不已。

    谁说人家程昱品行不端的?

    品行不端的程昱,还关心善后和流民呢!刘协呢?

    赵旻正欲回答,便听一个老妪慈祥的声音自正堂偏门处响起。

    “阿旻已凯旋?老身亦欲知晓个中详情。”

    堂内众人,包括杨彪在内,不约而同地正了正衣冠。

    单凭袁老太太智除李傕、郭汜之大功,其人便当得起众人此举。

    除杨彪外,众人齐刷刷行礼。

    "见过袁夫人!”

    袁老太太慈祥一笑:“诸君免礼,快快请坐!"

    见众人依尊卑入席后,老太太便坐到自己夫君身侧,笑吟吟地看向赵云。

    “子龙,老身近日便欲携阿月赴陈留诣令嫂。

    杨彪做为许都如今的群臣扛把子,赵云抵京安置好战俘后,第一件事就是来许都杨府拜山头。【1】

    【6】

    【6】

    【小】

    【说】

    所以,赵云不但已知弘农杨氏欲与自家结亲之事,而且已经清楚赵旻如今的情况。

    这也是赵云始终未对侄子开无双的关键原因。

    虽然他那被他视为亲子的侄子不当人子,贼没良心。

    赵云抱拳,恭恭敬敬道:“云亦欲赴陈留拜家嫂,届时请夫人准云随行。"

    杨彪替自己老婆做了一次主。

    “便如此!届时有劳子龙护卫拙荆。”

    赵云自谦一番后,杨彪抚须笑道:“我等开宴如何?"

    众人早已腹中空空,对此当然没有异议。

    杨彪请客,饭菜酒水当然丰盛至极,而且,这场酒宴,名义上还是庆祝赵旻凯旋。

    因此酒宴气氛很快便欢洽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借向赵旻敬酒庆贺之机,袁夫人笑道:“阿旻,舍弟而今如何?"

    赵旻将送袁绍北返、官渡战场善后之策,向众人简略陈述了一遍。

    最后他总结道:“旻放心不下,故而留公仁公于白马坐镇。"

    董昭出身兖州济阴郡名门,而白马县属兖州东郡,有其人坐镇,白马县当地豪强不敢提无理要求。

    听罢赵旻讲述,袁夫人唏噓不已。

    “阿绍一步错,步步错也!其人何苦执迷不悟?"

    对于拥天子这一点,袁夫人坚决站在自家郎君的立场上。

    袁氏毕竟是五世三公的大汉忠良世家。

    虽然继承袁氏家学的宗嗣袁基,已被董卓老贼嘁哩喀喳。

    袁绍和袁术这对从兄弟,均非袁氏宗嗣,所以他们无心钻研家学《孟氏易》及经学,一个赛着一个有游侠风范。

    袁氏宗族之中,继承袁氏家学、专注于学术之人,是袁安嫡长子袁基一脉。

    赵旻见袁夫人心情低落,当即抱拳安慰其人。

    "大人请勿悲,如有机会,旻自当竭力劝袁公迷途知返。即便袁公执迷不悟,旻亦必保袁公性命!”

    注意:这是士大夫当道的汉末,并非粗鄙武夫当权的残唐。

    汉末的道德底线,高出残唐不知凡几,而且此时“二重君主观“盛行。

    所以,赵旻面对故主如此做,绝非愚蠢,而是忠义!

    堂内众人纷纷称善。

    袁夫人转悲为喜:“如此,老身多谢阿旻!老身家兄已去,实不愿阿绍再遭不测。

    杨彪果断转移这个悲伤唏噓的话题。

    "阿旻,明日老夫带你入宫,为诸君讨赏,今夜你便留宿于此,速作准备!"

    赵旻对此心如明镜。

    因为若自己不主动讨赏,刘协的封赏势必将遥遥无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是赵旻必须直面、且必须妥善解决的困境。

    所以说,“挟天子”是一把双刃剑。

    赵旻霍然起身,深深一揖道:“旻多谢文先公高义!”

    疼老婆的杨彪,这是在投桃报李。

    正事谈罢,众人再次闲谈享用酒宴。

    这场酒宴下来,解决了赵旻不少糟心事儿。

    是夜宾主尽欢,众人纷纷告辞离去。

    杨彪将赵旻拉到了其人的书房。

    “阿旻,李曼成值得拉拢!"

    李典当然值得赵旻拉拢。

    他有部曲不是关键,关键是赵旻缺良将,而李典既不姓夏侯,也不姓曹。

    赵旻先是颔首,旋即冷笑道:“文先公,便是天子不拉拢曹氏及夏侯氏,此二族亦绝无可能安分守己。文先公以为,旻遣李曼成坐镇谯县如何?”

    杨彪微微愕然:“李曼成若与曹氏"

    他突然反应过来,神情微变:“阿旻,莫非李曼成仇视曹孟德乎?"

    赵旻笑道:“正是。乘氏李氏族人,亡于曹孟德者,更甚于吕奉先!况且,亡于吕奉先之李氏族人,实受曹孟德所迫也!”

    关于此事,前文曾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李典从父李乾、从兄李整,虽尽力表忠心,却仍未能善终,何况曹操始终防备李典,因此,李典对曹操的想法显而易见。

    如今,赵旻不敢、更不能用曹氏、夏侯氏诸人,便只能打五子良将的主意。

    但在此之前,赵旻还要确认一件事。

    继续苟,将成为赵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准确来说,是赵旻大败袁绍之前的主旋律。

    于是他问杨彪:“文先公,曹子廉而今亦在曹孟德府上?"

    杨彪颔首:“正是。曹子廉品行虽不堪,但对曹孟德颇为忠义。阿旻,天子既欲与曹子廉秘议,你便应以避嫌为上焉。”

    腹黑男心道:老子避嫌?老子要的就是先发制人!

    老子从无到有,连曹操和袁绍都不怕,又岂会在乎如今这处境?想跟老子斗,刘协你还差得远!

    他心中打定了新主意,又见杨彪有意维护天子,于是果断转移话题。

    “大人,旻欲行卫将军之权开卫将军府!”

    前文提过,满宠曾受命于曹操,被迫拷打杨彪。

    这是满宠、杨彪二人的大劫!

    在曹操麾下做事,危险系数不是一般的高。

    云某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其文称袁氏放弃学术,改学游侠云云..那位仁兄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袁绍、袁术确实游侠风范极重,但是,袁氏并未放弃学业。

    因为前二人根本不是宗嗣,也就是家族继承人。

    负责袁氏学术传承的,是宗嗣袁基及其嫡子。

    正因为袁绍、袁术继承家族无望,所以才会在洛阳放飞自我。

    袁术对袁绍仇恨骤然加深,也正是在袁基身死、宗嗣乏人的背景之下。

    读史,最忌讳断章取义,尤其满纸讳言、秽史狗贼王沈还随意更改记载的情况下。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上一章说到,丁丁.啊呸!二丁改投陈思王曹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