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下
    "文先公,元常先生,文若先生,旻虽已知主谋者何人,但尚未确定其人所图。”

    赵旻言罢,看向神情淡然的荀彧。

    杨彪挥挥袍袖。

    “此事容后再议,阿旻,你且讲一讲官渡之事,历经战乱,黎庶稼必受波及,你欲如何安置黎庶?"

    钟繇也蹙眉看向赵旻。

    “卫将军,而今洛阳百废待兴,东郡、河南郡切不可再生流民,否则大河之南,不但将百里无鸡鸣,且今已近仲秋时分,流民将何以过冬?”

    荀彧虽未开口,但其人脸上的淡然之色已换为一脸关切。

    赵旻心中感慨万分。

    君王虽只关心位子而不顾百姓,但万幸的是,朝中不乏贤臣。

    是以,赵旻肃然起敬。

    "诸公,有鉴于今岁阳武、原武、延津、白马等地不稼不穑,故而旻将五万大军悉数留于官渡战场,以助黎庶垦荒耕作。

    而今粟麦虽无望,然犹可获一季葵菜。如此,黎庶凭葵菜可勉强过冬。

    来年开春时,诸县黎庶难免乏粮,旻欲以良田作抵,向豪族借粮,丰收后相还。诸公以为如何?"

    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青苗法,但确实能解决黎庶燃眉之急。

    在这土地兼并严重的时代,良田对豪族的吸引力,大过一切。

    何况官渡今年因战乱,农田已被毁,黎庶仅仅依靠一季葵菜,根本支撑不到明年秋收。

    荀彧忍不住道:“从文,黎庶仅靠葵菜犹恐不足以过冬。“赵旻首:“文若先生所言甚是。乌巢泽、大河水产颇丰,而凉州不乏青盐,故而可捕鱼腌制咸鱼干以辅之。

    青盐来源由旻解决,再由关中驻军运盐,如此既可足量为诸郡县供给青盐,亦可以盐易粮,赈济关中及洛阳流民。"

    马腾割据之地,有不少尚未被这时代所发现的青盐产地,也就是后世西夏青盐的主产地。

    西夏人制取青盐的工艺不但效率高,且成品青盐口感犹赛白盐,所以青盐在北宋极度畅销。

    赵旻准备借赴关中安抚流民之机,与马腾一起,做这门一本万利、取之不尽的生意。当然,借汉帝之名的赵旻拿大头。

    众所周知,自古至今,盐税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盐产量若大幅提升,于国于民,都将是天大美事。

    而且食盐和粮食一样,都是刚需品,不愁豪族们不用粮食换盐。

    辖区包含甘、青、新的凉州绝对是块宝地,偏偏这时代的土地主们看不懂凉州的发展潜力有多大。

    赵旻此言一出,这三位贤臣茅塞顿开。

    三人纷纷颔首称善,杨彪由衷赞叹:“阿旻之言,诚良策也!"

    荀彧担心赵旻要粮,当即将话头堵死。

    “从文,许都而今乏粮,某有心而无力。”

    赵旻哈哈一笑:“文若先生无需解释,旻实乃罪魁祸首也。

    他不但抄了曹操后路,还偷了曹操的水晶,所以曹操官渡惨败的根本原因,不是袁绍而是赵旻。

    赵旻突然想起一事,于是他收敛笑容正色道:“文若先生,颖川诸豪族皆愿无偿献出战马以资曹孟德?”

    荀彧摇摇头:"并非无偿,曹孟德已许诺,若其人获胜,可将战俘赐予诸家,且调拨分配良田,准许诸家参与屯田。”

    赵旻恍然大悟。

    曹操实际上玩的是卖国债。

    万幸曹操输了,否则土地兼并情况,将会达到不可控的程度。

    显而易见,一旦士族豪强们参与屯田,这些良田将绝无可能再归还!

    这与赵旻为提高流民们的积极性,而强调十年后良田收归农户所有是一个道理。

    人家收入囊中之良田,怎么可能再还?

    赵旻正思忖间,荀彧缓缓道:“从文既发此问,某便简述一番某之计策如何?”

    赵旻精神一振,抱拳道:“旻愿闻其详!"

    不止赵旻,杨彪和钟繇也同时端正了坐姿。

    荀彧面沉如水。

    “此事,需自从文入关中说起。”

    杨彪挥挥袍袖:“文若长话短说!"

    荀彧哑然失笑,作揖后道。

    “某征粮不力,适逢从文于关中尽除贼将贼兵”

    荀彧果然说得极为简洁明了。

    他收到钟繇关于"潼关歼灭战"的秘信后,得知赵旻欲将战马换为耕牛以安置流民,心中登时大受触动。

    他将此事结合征粮不力之事,写秘信给曹操,共同商定出提前决战之计。

    荀彧的意图,与赵旻的猜测基本雷同:就是借机消耗曹、袁两方兵力,给赵旻这个渔翁创造出最佳条件。<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同时,荀彧也可借机试探出赵旻的品行如何。

    赵旻若只是想割据一方,那么他必然不会冒此大险。

    所以,当赵旻在持续安置流民时,仍义无反顾地调集已方力量,准备奔赴战场与袁、曹展开对决之后荀彧在认可赵旻的同时,也陷入了焦虑。

    因为,以赵旻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抗衡袁绍。

    尤其是,袁绍一方当时还有刘备。

    众所周知,刘备也是曾做过徐州之主、拥兵数万的大诸侯,连臧霸都要瑟瑟发抖。

    显而易见,赵旻不知何故,竟然忽略了刘备。

    万幸曹操在决战最初时,便依靠关公、乐进之勇,将刘备赶出了原武城。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荀彧初时心忧、后来轻松的根本原因。

    这个神一般的男子,的确可以如留侯张良一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荀彧的谋划,与赵旻的猜测不同之处,也经荀彧之口说了出来。

    那就是,荀彧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他要竭尽全力阻止袁绍南攻许都!

    对袁绍与刘协的恩怨,荀彧可谓知根知底,一清二楚。

    他为此殚精竭虑,甚至不惜使曹操的实力在三四年间内,便暴涨到可以与袁绍这个河北霸主奋力一拼的程度。

    身为保皇党的荀彧,对此极为无奈。

    他别无选择,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袁绍若进入许都,刘协焉能活命?弘农王刘辨的昨天,就是刘协的今天。

    听罢荀彧的简述,赵旻果断将自己对刘协的认知埋于心底。

    在诸葛亮仍然稚嫩的今天,赵旻若想尽快终结乱世,就决不能与荀彧心生芥蒂。

    曹操前期之狼狈,与其人后期之张狂的最大差别,不是因为曹操手握刘协,而是因其人多了一个荀彧!

    赵旻深明此理,而且他能看出,荀彧对刘协似乎有不一般的感情,因此,看在荀彧的面子上,赵旻再一次微调了自己对刘协的策略。

    刘协虽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但赵旻根本就不把刘协放在眼里。

    前高贵乡公、后魏王曹髦能力绝对强于刘协,但最后曹髦又是什么下场?

    赵旻的劲敌只有两人,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孙策。

    荀彧讲述完毕后,赵旻便不再藏着掖着。

    “虎贲之叛,其主谋必为曹子廉也。”

    荀彧长叹一声,缓缓颔首。

    “正是子廉!天子欲借重其人之力,以抗衡从文。“这句话赵旻不能说,荀彧却毫无顾忌。

    杨彪面不改色,只是抚须之手微微抖了一抖。

    钟繇则面色微变:“若如此.&quot;

    赵旻昂然一笑:“此乃美事焉。曹孟德为大汉东征西讨,其人之眷属,旻正欲保全腹黑男实则是在向荀彧示好;其人同时也隐晦表示,自己本无代汉之心,甘愿主动拥抱天子之制衡。

    刘协若与曹洪暗中媾和,那么曹氏、夏侯氏子弟必然要忠于刘协。

    这就是中山狼刘协的小算盘。

    这番话,不能当着赵旻一众臣属,尤其是赵云之面说出口,所以,荀彧才会长话短说,赵旻也才会主动揭破。

    因为此事太让他们寒心!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刘协如此做派其人远不如曹髦。

    杨彪长叹一声:“元常,文若,阿旻,此事休要再提!老夫设宴,拙荆亦将列席,阿旻届时再讲袁本初之详情。”

    赵旻前脚舍命救下刘协,转身便被刘协猜忌,甚至是算计。

    这还不叫中山狼?

    咳咳云某不得不自己打自己脸。

    因为,在研究丁冲丁幼阳之时,云某赫然发觉,陈寿先生..或许的确曾索贿。

    毕竟,史学家也是要恰饭、要养家糊口的。

    闲话休提,直奔主题。

    曹氏与夏侯氏长期通婚,后代多为中表亲,以至汉末便常被人误以为二家实出一家比如曹嵩之“未能审其本末”,在当时便有人视嵩出自夏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