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贼官”牵扯甚广
    见宝玉那内心颓丧,表面还要强颜欢笑的模样,赵煦忍不住想笑。

    赵煦趁势打量宝玉一番,接过他递来的茶杯,探问道:“宝兄弟真想了解工业,不如我改日让同僚去翰林院借太祖笔记过来,你让袭人她们抄卷一份。”

    “不、不必了。”

    宝玉随口摇手道:“若是弄坏了怎么好,还是、还是别麻烦了。”

    “袭人!?”

    贾政忽又板起了黑脸,瞄向宝玉问:“谁是袭人?怎么取这么刁钻的名字。”

    “是、是个丫头。”

    贾宝玉登时又萎了,双手捏紧下摆衣裳,眼神闪躲嗫嚅道:“古人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她姓花所以……”

    “哼!”

    贾政一拍茶几,吓得宝玉哆嗦一下,冷言恼道:“作孽的畜牲,正经的文章读不进去,偏在这些浓词艳赋上面下功夫。”

    “她原叫什么?马上改回来!”

    贾宝玉唯唯诺诺,连头也不敢抬道:“袭人、不——她原叫蕊珠,服侍老祖宗时给赐了珍珠。”

    “哈哈!”

    这是赵煦捏着茶盏一笑,摆了摆手救场道:“依我的意,还是叫袭人的好。一来大家也都习惯了这名字,二来摘自古诗倒也颇有韵味。”

    看在赵煦的面子上,贾政才收敛起严肃正经的脸,忙把话题转到最近学子闹科举改革的事情方向去。

    这贾政也是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对西方知识没什么兴趣。

    工业为底层百姓创造的福利大多出自他捕风捉影,而新学加入科举,存周公的看法说了大半个时辰。

    赵煦基本没听进去。

    随意补足了短板,加几句夸赞,贾政无疑有他,便欣然接受了赵煦“真诚”的彩虹屁。

    连自己这半吊子出山的都能对工业新学深入解析,若宝玉认真去理解也并非很难的事情。m.166xs.cc

    他原就是想给儿子打个榜样,听了赵煦的吹捧,就更加笃定自己的方向没错。

    然后满面红光的自谦,“贤侄谬赞了!不敢当、不敢当、我也不过是在往期的邸报里了解西方工业知识,一知半解罢了,哪里有你清楚透彻。”又拿眼睛去扫宝玉。

    哪曾想贾宝玉压根没有听进去,无精打采捧着茶壶,正看着脚尖出神。

    “好个孽障!”

    贾政这回真恼了,猛地一拍茶几站起来,劈手夺过那茶壶重重顿在桌面,骂道:“我让你来听学问,你倒不耐烦起来了?莫不是想着去找姐妹厮混!”旋即就在厅里踱步急走,眼神四下里乱瞟,似在找什么趁手的东西。

    宝玉吓得一激灵,连忙屈膝跪倒,脸色发白慌张道:“儿子、儿子没有不耐烦。”

    那贾政在屋子里走了几圈,也没能找到趁手的工具,气的冲赵煦叹气道:“这孽障都被他母亲和老太太惯坏了,贤侄你别拦着我,子不教父之过!”

    这语气一听就知道要揍自己。

    贾宝玉登时吓得翻白眼,欲用独门绝技第二式装晕倒。

    他也没拦着啊?

    难不成存周公是想自己上前拦一拦。

    赵煦正等着看好戏,外面几个丫鬟听见里面动静,忍不住凑上来探头。

    贾政看见越发恼了,“文章读的不多,屋子的丫鬟倒不少。索性都撵了出去,我亲自送你去玄真观东府大老爷那边清净清净,再剃了我这烦恼的鬓毛,省得丢人现眼。”

    这话一出非但宝玉吓得魂飞魄散,外面袭人也是面色惨白。

    看见袭人投来的求助目光。

    赵煦本不想帮忙。

    但这表面好人的形象在府里丫鬟心中似乎被打上标签了?

    赵煦也立马板起脸来道:“政公是来商议朝廷正事的,却怎么又教子来了?若实在不方便,我还是先行告退。”

    “唉!”

    贾政吹胡子瞪了宝玉一眼,一甩袖子无奈道:“罢罢罢!”

    宝玉晕在地上额头直冒冷汗,逃过大难,内心自然对赵煦感激不尽。

    “阿弥陀佛!”

    袭人双手合十,谢天谢地道:“亏的有赵大爷在,不然只怕要去请太太和老太太了。”

    “姐姐说的可不正是这话。”

    彩霞后怕的掩住心口叹气道:“太太还特意吩咐我来守着,就是担心宝二爷出了差池,幸好赵大爷重情重义救了二爷呢。”

    那贾政熄了雷霆之火,却看见儿子还躺在地上,只冲门口的袭人他们不悦道:“愣着做什么?还不把这孽障叉出去,难不成要老爷我出来请你们。”

    几个丫鬟忙吓得蹑手蹑脚进来,低着头扶着贾宝玉出去,临走前袭人投来感激的目光。

    赵煦只是点了点头。

    ………

    “贤侄我们继续。”

    说到底这学子抗议的事情,还是要朝廷出面解决。

    学习们不过是乌合之众。

    真正幕后推手指不定就是文臣里的一部分人,不想被撼动地位。

    在满足了存周公指点江山的欲望后,赵煦才得以脱身。

    ……

    因为学子们闹事。

    京城足力健多少受了些影响,酸丁腐儒们不敢打砸荣国府的铺面,却是借题发挥把薛家在城西的铺子掷了满铺子的臭鸡蛋。

    那薛蟠又是个憨混的小子,竟就带着豪奴们出去比拼火力,结果一出去登时就傻眼了。

    还没来得及掉头跑,那鸡蛋烂菜就跟下雨似的掷过来,寡不敌众,斗败的公鸡也似的回到薛姨妈那里。

    “我的儿怎么弄这样了?”

    薛姨妈心疼的打量儿子,几乎当场落泪下来,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直到再三确认薛蟠没有受什么伤,这才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他原是想要去对面找赵煦。

    却被薛宝钗拦截下来,先是说天晚了不好去打扰赵大哥,遂又急忙追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因是女儿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消息闭塞,故此还不知道学子闹事的原因。

    薛蟠倒也不瞒着母亲和妹妹,便把赵煦被当成贼官,蛊惑皇帝搞西夷的那些东西,才会歪引了天子想开新学加入科举的事情复诉一次。

    他自己说的义愤填膺,大骂读书人,全然没注意到薛姨妈惊恐的掩住了心尖。

    薛宝钗也是捏紧了帕子。

    他们家是经商的,投入赵大哥的营生不少银子,倘若真的出事儿了,皇帝会不会弃车保帅也未可知?

    若是平稳解决倒也罢了。

    若是没有。

    反过来被那群读书人记恨上。

    宁荣两府会不会保住薛家也难说。

    “哥哥当真糊涂!”

    薛宝钗一时也顾不得长幼有序,急道:“旁人躲还来不及,偏哥哥怎么还凑上去与读书学子们闹?”

    “这有什么。”

    薛蟠却是满不在乎,扁嘴道:“要不是他们人多势众,我揍的酸丁还少么?妹妹是没瞧见这群穷书生有多可恨,非但鸡蛋烂叶子砸我们东西,还泼粪水,我要不跑得快,早被泼了一身腌臜回来。”

    “你、你要气死我们母女俩才罢休?”

    听儿子振振有词,薛姨妈恼的直掩胸口,险些背过气。

    宝钗忙替薛姨妈顺气,正欲开口说几句哥哥的不是。

    薛蟠见妹子脸上也攒了恼意,忙叠声讨饶:“好妹妹我不说了、我不说了还不成吗?好歹容我回去换身衣裳,我都快被这味儿熏死了。”

    旋即他咧开嘴憨笑,身子不断往门外退,竟一溜烟从角门逃出去了。

    宝钗又生了一阵子闷气,无奈地摇摇头,这才对母亲提议道:“哥哥总在外面厮混也不是办法,铺子里有同喜同贵看守,倒不如去求姨妈让他跟着宝兄弟去族学里读书,省的他惹麻烦。”

    薛姨妈闻言苦笑:“你哥哥要能读的进去文章,这太阳都能打西边出来。”

    “主要是为了这段时间不让哥哥出去惹事罢了。”

    宝钗苦笑道:“不拘是在族学里混日子也好,躲过这件事在让哥哥出去也不迟的。”

    说到这里她无奈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