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赵郎中无处不在
    这日下午。

    隆庆帝揉着眉心批阅奏折,但看到上面奏报的内容多数都是关于学子闹事的事情,登时脸色沉了下来。

    “荒缪!”

    “轮胎的营生朝中近半的勋贵百官家庭中,哪个没有用?”

    “朕养着他们何用,这时候却怎么没一个人站出来,难不成由着学子和个别文官闹?”

    内监大总管戴权见状,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躬身侍立在旁,作为天子的伴伴,除了拍马屁逗乐子,当然也要随时准备跪下当出气筒迎接皇帝的怒火。

    而他放奏着的时候特意把学子围堵工部那份摆在最上面。

    毕竟工部里那位关系特殊点。

    “哼!”

    隆庆帝轻哼一声,把那些请奏移出新学的随手丢在地上:“冥顽不灵,迂腐不化!工业的成效明摆在眼前,都成了睁眼瞎。”

    顿了顿皇帝瞥向一边的戴权:“今年工部生产的橡胶品,盈收账单什么时候能总结出来?”

    戴权小心翼翼不确定道:“按照以前的旧例,工部那边李尚书多在三月左右,但今年增入了工业司,也许要迟上几个月?”

    “不行!”

    隆庆帝摆了摆手,蹙眉摇头:“那么久?朕要尽快知道工部的盈收。”

    皇帝不由分说的道:“一会你去给朕传口谕,着令李清河他们十天之内,把其它司的事情撂开,先总结出工业司部门里橡胶产品的账目。”

    “然后由各衙门在京城张贴,公布出去,让这些睁眼瞎好好瞧瞧,单单一个工业司就为我朝创造了多少收入。”

    “工业和新学都不可缺,至于他们谣言的祸国殃民、荼毒老祖宗传下至今的文化,完全是信口开河。”

    等戴权应了是。

    隆庆帝才继续拿起一本奏折,一面问:“那些学子们没有为难忠顺王家的小子吧?”

    “奴才倒没听闻工部里小王爷受伤或出事的消息。”

    “那小子机灵着。”

    皇帝微微颔首,显然对侄子的自保能力很肯定。

    “今年送来的秀女名单朕已经选好了,一会子你派人呈给太上皇过目。”

    谈及今年选秀的名单,皇帝有些摆烂的心思,反正那上面的女子多数都是勋贵家庭出生的。

    即便再不喜。

    也要做样子选两三个出来。

    吴天佑家的女儿。

    修国公家的、以及齐国公家。

    最后荣国府……

    “等等、”

    隆庆帝忽然又从奏折中抽出秀女名单,用御笔在贾元春的名字上斜划了横线,喃喃自语道:

    “前儿太上皇让朕给煦儿张罗亲事,特意提及荣国府女儿…”

    “但朕金口玉言已经答应那孩子世子妃人选、”

    皇帝再次把秀女名单丢到戴权手上,命摆驾凤藻宫。

    至于怎么安排贾元春。

    那就去问问皇后的意见。

    ………

    反过头来再说赵煦。

    此刻他正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翻看最近杂工所送来的橡胶样品,以及内务府卖出去的账单。

    当然作为皇帝关心的政策之一。

    头分都是先呈给他老人家观摩,故此赵煦这实际掌舵者,反而看的是复制版本。

    了解完日常课业后。

    就要开始成为测试员,查看东西的合格质量。

    他一边用手拉扯实验小雨伞的弹性,一面比了比长宽度,遂认真道:“厚了点这样会导致刺激点下降的,特别是那方面本就不怎样的男子。”

    “让他们尽量在打磨薄一些,最好能达到肠衣的效果。”

    虽说齐永昌他们承认了这位小赵郎中有些本事,总能异想天开,但这回新研制的产品也太不入流了。

    犹豫半响齐永昌提出疑问:“已经有了肠衣,为何还要花费时间去成本去造新的?”

    “不!”

    赵煦摇了摇头笑道:“动物肠衣容易破裂流出子孙,且太腌臜易生病也罢了。最重要的是有对女性伤害颇大。”

    最为思想保守的所正马长有却是不认同道:“自古都希望多子多福、谁还嫌子嗣多的去特意滑掉?也就青楼那些三九流的地方肯为这东西的买账。”

    这话却也不假。

    赵煦抛出一个重大提问。

    “花柳病怎么防?”

    众人都沉默了。

    “所以隔绝这些病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它,只要宣传的好,早晚能成为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赵煦信心满满道:“别看它不起眼,除了能保男子的命——连女人也能受福。”

    古代女子生孩子太早。

    导致存活率太低,也容易让女子终身留下后遗症。

    赵煦想推广这东西,主要还是在能享受的同时,也不让他的女人意外过早生育。

    啧。

    若不是每回到顶时,突然要留心射击在外面。

    他也不必急着先造这玩意儿。

    当然。

    并非他沾染过的女子都如此。

    这是有选择性避开的。

    譬如秦可卿和尤氏他就很畅快。

    “还有我上回说的暖水袋,留个口用活塞子当开关,冬天出门在外也就不需携带暖炉,只需灌入热水,省下一笔炭火挑费。”

    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后。

    “诸位大人!”

    有门吏大呼小叫,惊喜的跑进来禀报,反手指着外面道:“那些堵门的学子们已经开始走了。”

    赵煦随即豁然起身,引着众人往院子里走,嘴里调笑道:“聚众闹事者也需要回家吃饭的嘛!得,这不是到点了,以后他们来时,咱们就充耳不闻,耗时间有谁不会?”

    “你们越是在乎,他们就越闹的凶狠,若是他们动手,自然有龙禁卫的去处理。”

    “牵马来!”

    众人一愣,还以为这小郎中引他们出来有重要的事情交代,却不想他翻身上马,一挥手:“今儿就到这里本官也要回去了。”166小说

    这特么平时点卯迟到也罢了。

    连散衙也比规定时间早一刻钟。

    工部尚书到底管不管这位小爷了!?

    即便得到皇帝重要,也不能如此目无法纪吧。

    当然。

    齐永昌他们也就在心里抱怨几句,脸上笑呵呵送他出了后门。

    却说赵煦刚回梨香院换了套常服,就见彩霞恭敬站在门口。

    “赵大爷,我们老爷有请。”

    他心下预料,必是学子聚众围堵国子监和工部的消息让贾政也起了“忧国忧民”的心思,故此想找他过去畅谈。

    等到了贾政的院内。

    外面竟还站着袭人和麝月。

    看来贾宝玉也在里面“煎熬”。

    听外面小厮禀报,贾政立刻放下手里的书本起身相迎。

    赵煦也忙往前赶了几步跨进厅里,虚以委蛇虚笑着见礼道:“政公、宝兄弟。”

    贾宝玉如蒙大赦,忙笑着还礼:“赵大哥,你可算回来了!”在老爷面前考了一上午的学问,他心里急切想要去东府寻秦钟顽,却哪里肯待在这?

    “哼!”

    贾政冷哼一声,斜眼扫了宝玉一下,将他吓得俯首帖耳,这才又对赵煦道:“这畜牲顽劣的紧,总不耐烦读正经的文章,索性命他听一些工业经济知识,也不指望他科举光耀门楣了,只盼着日后治家时能有点用。”

    “倒是让贤侄费心,莫嫌他在这里碍眼就好。”

    赵煦忙笑着看向死气沉沉的贾宝玉,“怎么会!”

    旋即又给宝玉贴金:“宝兄弟聪慧过人,可造之材!”

    “唉。”

    贾政连连摆手,再次黑着脸看向宝玉:“还不过来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