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章硝石制冰发,获得玉米棒子*100!
    太子府,赏花苑。

    朱标一回到家,就开始咸鱼起来了。

    每天除了鼓捣一些新鲜的玩具出来,那就是看看书。

    出门去得最多的地方那就是科研院。

    随着夏季到来。

    天气也逐渐炎热起来。

    皇宫的冰窖存下的冰已经不多了。

    习惯了空调房的朱标表示很不舒适。

    朱标躺在懒人椅上,让侍女掐掐肩,捶捶腿,旁边的侍卫扇着风。

    这日子,过的惬意无比。

    朱标现在正在努力的回想怎么制冰。

    硝石人工制冰法。

    他听说过。

    每一位穿越大佬们都会。

    很可惜。

    朱标他不会。

    所以怎么制冰只好作罢。

    只能够等哪天签到获得硝石人工制冰法。

    实在不行。

    改天去问问墨冲。

    作为墨家的当代钜子,应该知道怎么制冰。

    据说在唐宋时期,人们甚至发现了把硝石放到水里会使水结冰的现象,这样古人甚至都可以造冰了。据说是在一个大盆里倒一些水,再放入一个小盆,小盆里也倒一盆水,然后在大盆里倒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会结成冰。

    没道理墨家不知道。

    朱标知道,明天自己又要跑去科研院一趟了,希望墨冲不会让他失望。

    “太子哥哥,太子哥哥,你看看这是什么。”

    小妙云人未到,声音先传来。

    朱标转身一看,看到小妙云抱着一个西瓜跑来。

    “妙云你走慢一点。”

    太子妃也跟在身后叫道,让徐妙云慢一点。

    朱标一看到西瓜,惊讶道:“这玩意你从何处得来的?”

    太子妃笑道:“这是皇后娘娘赏赐的冰镇寒瓜,据说是吐蕃那边的贡品,”

    西瓜传入华夏大约是在唐代初年,而传入内地大约是在五代、宋辽时期。

    明朝有西瓜,并不奇特。

    至于太子妃说是寒瓜,还是西瓜朱标并不在意。

    本草纲目有记载:西瓜又名寒瓜。

    朱标笑道:“我正馋着呢,来,我来切西瓜!”

    接下来。

    朱标开始分西瓜,还吩咐太子妃还有妙云不要把瓜皮给丢了。

    把西瓜一分为二。

    朱标留一半给自己,用汤匙挖着吃。

    至于另外一半,太子妃跟小妙云分着吃。

    太子妃一边吃一边说道:“殿下,自售卖那女子护垫,还有月事牌,这段时间共计收入.....”

    “停停停!”

    朱标连忙打住,道;“这些事,你不用跟我说。”

    太子妃见状,道:“好好好,臣妾不说了。”

    最近太子妃看到姨妈巾卖得多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跟朱标说,脸都笑出花来。

    这才消遣几天。

    太子妃又说,朱标直接打住,让她自己处理就好了。

    看到太子妃闭嘴了,朱标挖了一勺给太子妃吃。

    “好甜!”

    太子妃浅笑道

    “太子哥哥,我也要吃。”

    小妙云也过来凑热闹,朱标心情好,赏了小妙云一勺。

    不过这一勺子,是敲在她的小脑袋上。

    “你只有不吃,非要蹭我的。”

    “不行,我就要吃!”

    说完,小妙云就张牙舞爪的扑过来。

    太子妃看到朱标和小妙云打闹起来,噗嗤一笑。

    这一大一小的简直没个正型。

    很快马皇后送来的西瓜,被朱标他们吃完了,朱标又拿出刀,开始削皮。

    小妙云不解道:“太子哥哥,你把皮削了干嘛,难不成这皮还能吃?”

    太子妃也有些疑惑。

    朱标道:“是的。”

    接下来朱标又让侍女去厨房拿来蜂蜜等等配料,然后放入瓷碗中搅拌。

    很快!

    一份凉拌西瓜丝出世。

    朱标道:“你们尝尝。”

    太子妃和小妙云试了试,眼前一亮。

    随后三人有说有笑的吃着凉拌西瓜丝。

    ......

    一转眼。

    一夜又过去了。

    昨天或许是因为吃了太多西瓜的问题。

    导致昨晚朱标肚子不舒服。

    所以不得不运转九阳神功。

    或许是时机到了,朱标的九阳神功凑巧突破下一层,并且可以学习缩骨大法,龟息大法,壁虎游墙绝技。

    如果再突破下一层,那他的九阳神功就可以达到诸毒不侵,可以让内力化气,形成九阳神功护体之境。

    新的一天醒来。

    第一件事那就是签到。

    “叮!”

    “恭喜宿主签到获得:玉米*100。”

    “???”

    看到签到获得玉米,朱标差点从床上蹦起来。

    太子妃悠悠醒来道:“殿下,怎么了?”

    朱标笑道:“没事,没事,你继续睡,我要去书房一趟。”

    “嗯!”

    太子妃回了一声,微微眯上眼。

    朱标起身,下人帮穿好衣服,很快就来到了书房。

    在朱标默念之下。

    只见眼前浮现一百根玉米棒子。

    每一根的玉米粒,颗颗饱满。

    玉米,明朝嘉靖年间传入华夏,直到清朝的雍正年间,玉米才逐渐受到种植,并自北而南被广泛推广种植,到了年丰年间,玉米一跃超过了水稻和小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是此后华夏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养活了上亿人。

    即便是红薯,土豆也比不上。

    朱标现在激动啊,特别激动.

    因为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它还是一种周期短、产量高的作物,这就使得玉米能广泛地被种植,不像水稻、小麦那样,只有部分地区能够种植。

    如果说红薯,土豆能够让百姓饿不着。

    那么玉米则是让百姓吃饱饭的农作物。

    朱标拿出十根玉米棒,让自己解解馋,打打牙祭先。

    可是他刚刚出书房,就有门卫来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六部尚书,翰林院,弘文馆等大学士前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