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九章朱元璋想提前北征了
    奉先殿。

    木匣子缓缓打开,里面摆放着一只崭新的手铳,或者说是手枪,类似于鲁格P08差不多这样,只不过形态大了一点。

    不过也称得上是手枪了。

    在手枪的红布之上还有两个弹匣。

    弹量共十六发。

    再加上枪上装有的八发,一共是二十六发。

    朱元璋看着这新奇的玩意,道“这是何物?”

    朱标笑道:“爹,此物叫做手枪,可以在五十米内去敌人性命。”

    为了弄这个玩意出来,可不容易。

    足足让墨家墨者耗费了十天的时间,这才打磨出两把出来。

    还有一把放在兵器署的武器库。

    还有一把,就是现在这一把。

    朱标都没有舍得自己备一把。

    朱元璋一听,道:“当真?”

    朱标笑道:“真的,若是父皇不信,可随我去试一试。”

    接下来,朱标和朱元璋两人偷偷的溜出宫。

    在一个深山老林中试枪。

    朱标教他怎么用枪。

    其实他对枪的知识也不高。

    怎么用,全是来自吃鸡,CF,使命召唤这些。

    朱元璋试了两枪知道这手枪威力之后,一惊一喜。

    惊的是,如果有人有此物,岂不是可以刺杀他?

    喜的是,要是我大明战士有此物,那不是无往不利。

    朱元璋在担忧。

    朱标在一旁看着眉头紧皱的朱元璋就知道怎么回事的。

    毕竟这是个封建时代,皇权专职的世界。

    贸然出现一件轻携便捷的杀器。

    简直是防不胜防。

    朱标说道:“父皇,我已经想好了对策,此物不会轻易打造,也不会给谁,现在能够用上此物的,只有你我二人....”

    接下来朱标又说了很多。

    关于怎么发展科技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许久,道:“回宫先!”

    朱标不知道现在朱元璋怎么想的。

    既然他要回宫。

    那就回宫。

    再次回到皇宫,朱标道:“父皇,请为此枪命名。”

    朱元璋道:“洪武四式手枪,如何?”

    朱标笑道:“可以,没有问题。”

    接下来,朱标拿出防弹衣,给朱元璋说了防弹衣的作用。

    朱元璋说此物真的能够防弹?

    对此表示不信的朱元璋,叫来了一个太监,让他穿上。

    朱元璋直接一枪打过去。

    砰的一声!

    这个太监吓得半死。

    直接昏死了过去。

    朱元璋过去看了一眼这个太监,除了被吓晕过去了,什么事情也没有,朱元璋看向亲卫二虎,二虎很识相,把防弹衣脱下来,然后把这名不知道叫什么的太监拖走。

    此后,朱标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太监。

    朱标道:“父皇,此物你要贴身穿着,还有这手枪也要带着。”

    朱元璋道:“标儿,咱惜命,听你的。”

    接下来。

    朱标就跟朱元璋汇报,佛郎机大炮,红夷大炮已经打造出来了。

    “好!”

    朱元璋听完,猛的拍大腿,笑道:“本来打算来年开春再北征的,看来可以提前了。”

    朱元璋现在只有一个心愿。

    那就是收拾蒙元。

    然后再把周围的诸国打服。

    朱标道:“父皇,再等等,科研院兵器署,已经钻研出一众新型的大炮,这种大炮可便捷携带,只需要两人即刻使用,乃是追击蒙元的神器。”

    朱元璋道:“那是何物?”

    朱标道:“迫击炮!”

    朱元璋一听,愣住了。

    这玩意他没有听过。

    接下来朱标又给朱元璋一阵解释。

    听完之后朱元璋兴奋道;“此物,何时能够研制出来。”

    朱标伸出了三个手指。

    “三个月?”

    “是的!”

    “行!咱等你的好消息。”

    两父子聊完,朱标就告辞了。

    等到朱标离开后。

    朱元璋看着桌案上的洪武四式手枪,还有防弹衣,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他感觉自己老了。

    好像跟不上时代了。

    因为眼前的这些东西,他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昔日他曾缴获过手铳。

    但是那种手铳,哪里能够跟眼前的洪武四式手枪相比较。

    也在朱标走了没有多久。

    中书省的奏折送上来了。

    朱元璋一看,又是那群人求他开科举。

    自从前年搞了一场开科取士,结果很失望。

    朱元璋已经不想在搞了。

    所以科举从今年就停摆了。

    而这科举一停摆,那就是十几年的事情。

    当初老朱不是不想搞好科举,而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科举刚刚恢复,结果就让他非常失望,于是他就选择停止了科举,一直到洪武后期,他才重新恢复科举,前后中断了十多年。

    其实说来说去,主要原因是朱元璋在建国初期,他是没办法彻底违背那些世家的,为了拉拢这些地主阶级,他就必须要做出一些妥协。

    取消科举,继续使用举荐制度,也是对这些地主阶级示好。

    而到了洪武后期,这些人就很难和老朱对抗了,此时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这些人也没办法阻挠。

    朱元璋看完奏疏,没有直接拒绝,他想了想朱标,或许标儿能够改善。

    随即。

    朱元璋下笔回复,让他们去找太子商量。

    朱标刚回到太子府,总觉得不太对劲。

    却不知道。

    他被朱元璋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