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318章:五大国营商场联合作战,商战打响(二合一)
    第0318章:五大国营商场联合作战,商战打响(二合一)

    打工一辈子看上去有点唬人。

    但是却也要看在哪里打工,拿着什么薪水待遇打工。

    方盛隆在亚细亚商场,拿的是顶薪八十万年薪,无股份,不过工作三年后会自动获得亚细亚经营管理公司1%的期权,年薪也会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年提升。

    而八十万的年薪相对于国民平均年收入只有两三百的现在而言,就是一笔天价。

    所以打工一辈子就是终身雇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但不是一件坏事还是一件好事。

    而赌赢了呢?

    则是能拿到亚细亚经营管理公司10%的股权。

    如今就光光这座亚细亚商场就价值三千多万资产。

    更别说,按照禹城的规划,后期投入的建设就达到了五个亿之多。

    而要是将亚细亚商场真的打造成了京都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京都乃至于全国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那么这个价值可能在10亿还要往上抬。

    更别说今后必定会进行的分店计划。

    这个价值根本就打不住。

    所以这10%的股份,如今看来似乎只有三四百万的样子,但是真正的潜力是一个亿晚上,十个亿不止的那种高度。

    他方盛隆无论怎么选都是稳赚不赔的!

    只不过......

    “禹总,您就这么有自信?”

    方盛隆抬起头,目光直直的凝视着禹城问道。

    他想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给了禹城这么大的支撑。

    “四五零”  这个自信,好像是没来由的,但是却也让他切真实际的体会到了。

    禹城听了他的话,哈哈笑了几声,说道:“不论输赢,你都是赚的。不论输赢,我也都是赚的。”

    “这样一个赌,我为什么不打?”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没说出来。

    在城市综合体这块,除了亚细亚商场之外,有着太古里以及万青两支团队兜底,禹城就没带怕的。

    再加上前世的成功案例,他等于是踩着别人的石头过河,这还能有输的道理?

    方盛隆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知道的答案,但是却也按耐住了心中的冲动,而是将话题转移回了亚细亚商城本身上面。

    “禹总,咱们这栋大厦被收购下来之后,上面还有两层你打算怎么处理?招商吗?”

    他是打算在这六楼分割成多个店铺这样的话就,可以出租给东单周边那些经营吃的业主,这样一来。

    这个方案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按照禹城的设想,东单周边的店铺门店都会被收购。

    但是这么多门店在附近,本就是对于亚细亚的引流。

    收购了他们的店铺进行重新装修,肯定需要时间,但是却也不能赶走他们。

    所以,如果将他们安置在六楼,不但可以收取一笔不菲的租金,还可以让那些逛了亚细亚商场的顾客,走几步就能吃到美食,增强互相吸引人流的效应。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听完他的想法,让禹城对于张柏清的眼光也是颇感佩服,她所招来的这个方盛隆,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他就是简单的说了下想法,这个方盛隆就能立刻扩散思维,将这批商家抓住,而且直接安置在六楼,这也就相当于在六楼建立了一家饮食城。

    所以,对于他的这个提议,禹城自然是不会拒绝。

    但是与方盛隆所设想的不同,他是想将这些摊位也纳入到商场正常管理内,而不是仅仅收取租金。

    方盛隆微微地皱了皱眉头,从商场的管理角度来说,他仍然是倾向于将这些店铺出租给餐饮从业者的,这样商场里就只需要维持基本的秩序和场地的卫生即可。

    既挣了钱,利用了场地,吸引了顾客在商场里多做停留,又不会过于加重管理人员的负担。

    如果说将这些摊位的经营者也纳入到超市的正式编制中,那么每天仅各种食物的采买和准备,就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这样无疑会加大商场的成本支出。

    “方经理,我明白您的想法。准确的来说,如果说可以的话,我也希望是这样运做。”

    禹城缓了缓说道:“但是目前国内并不是国外,我们的这种模式是国内首创。”

    “任何新鲜事物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那么这个模式失败的可能是很大的。”

    “你在米国,在港岛都有过商超从业经验,自然应该很清楚那里的各种商业规则已经建立的十分完备,一旦出现什么意外,都有着配套措施,如何处置,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但是我们国内呢?”

    “我们国内的商业环境才刚刚起步,大卖场模式的商超是起步,城市综合体是起步,饮食城是起步。”

    “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不健全。”

    “一旦有顾客因为在我们亚细亚商城六楼出现什么卫生问题,安全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商超,整个亚细亚的声誉。”

    “而亚细亚这三个字,这块招牌。”

    禹城敲了敲桌子,凝声道:“虽然说,它才刚起步,但是在我心目中,它无价。”

    “所以我宁愿多花点钱,少赚点钱,这块招牌我就必须把他给保住了。”

    “我是如此,你也要如此!”

    听完禹城这席话,方盛隆完全是震住了。

    他终于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闯下这么一大片事业了。

    就冲着这份商业理解,冲着这份“舍得”,他就知道自己远远比不上。

    这是格局问题,也是眼界问题。

    “禹总,我懂了,您放心,人员我会继续扩招,在食品安全,货物质量上,我保证只要我一天在亚细亚,我就会严防死守,对您负责,对张总负责,对亚细亚负责。”

    禹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之前,李柿长暗示过我,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可以侧重吸纳点西单商场那边的职工,这几年西单商场虽然有过改革,但是弊病仍然严重,如果没有我们还好,但是我们的成立,无疑已经对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们现在是彻底的积重难返了。”

    “今后就算是有人能够接手,也不可能将目前所有的职工完全接收过去,所以这个包袱,咱们得替李柿长分忧分忧。”

    方盛隆点点头,他虽然海外吃过洋墨水,也工作过好几年,但是毕竟是夏国人。

    这个为领导分忧还是懂得。

    禹城继续道:“你也别认为招募员工是浪费,咱们这么做也是对店员的一种储备,你想想今后等制度都建立起来之后,咱们将这些店铺出租给那些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各项工作能够达到咱们预定指标的业主们。

    这些店员们就可以抽调到新店面里充当骨干力量,以老带新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员工。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经营,那些餐饮店的老板们看到了店铺的价值,自然就会哄抬我们店铺的租金,这样不就把钱都赚回来了吗?”

    禹城笑道:

    “不过如今稍微麻烦一些的地方就是,咱们得招聘几个厨师了,尤其是会做湘菜、鲁菜的厨师,像什么烤鸭店、火锅店,京都的特色美食一定得先搞起来。”

    方盛隆现在是真服了,脸上满是笑容道:“禹总,这个好办,咱们这几天的人流量,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我相信只要将消息传出去,那些餐饮店的老板们必定是会动心的。”

    说着方盛隆凑过来小声笑道:“而且咱们只要再加上一点,凡是在此期间,在商场正式工作过的厨师,其自己也罢,派他来的人也罢,都可以享受承租的优先权。恐怕到时候咱们不用招聘,也会有大把的厨子上门。”

    说罢,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就如同一大一小的两只狐狸。

    方盛隆此刻是真的觉得自己选择回国,接受一家新成立的商场的邀请,是有多么的幸运。

    有这样的老板在这里,这家商场,他的前途简直是一片光明!

    方盛隆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上一轮的年轻男人,他非常清楚,眼前的这位比自己想得还要明白,还要透彻,而且兼顾了方方面面,他的这些看起来天马行空的思路,却是目前对于亚细亚来说最为稳妥最为优秀的选择.. .......

    不但向京都市政府传递了善意,还为自己储备了店员,最不可思议的是还能提高了店铺的租价。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那些餐饮老板们会心甘情愿、求爷爷告奶奶般地掏出大把的店铺租赁费,接受商场的统一管理。

    这个方法可比他所说的那个前去招商要省心省力地多。

    无视了方盛隆投递过来的眼神,禹城神情仍然淡然,缓缓说道:

    “我们要在员工体系之间营造出一条上升路线,要让我们的员工看到希望,要留住我们的员工。”

    “当售货员可以让他们看到希望,升职成收银员。”

    “收银员有领班,领班之上有商管员,仓管员、采购员、店长、总店长,层层递升,营造完整的上升空间。”

    “营造一条合理有效的上升空间,是我们企业的责任,也是对于员工最好的回报。”

    员工看到了盼头,自然会更加努力的工作,给公司给企业以正反馈。”

    “方经理,这些天你观察下哪些员工表现好,有能力,多对这些员工关注下,将他们纳入到储备干部序列当中,要知道咱们的新店可是很快就要上马的,而且新店的规模不是一家两家,而是成百上千家。”

    方盛隆一直在自己的笔记本做着笔记,不断点头。

    听到这话,猛然抬起头,不可思议道:

    “咱们现在就要开亚细亚分店?”

    他以为禹城对于亚细亚商城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动作,会歇一歇,先把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定下来,打造成地标,将亚细亚商场的成功模式定下来之后再进行复制,之后再进行分店计划。

    他没有想到,分店计划竟然来的这么快。

    “当然要开分店。”禹城毫不犹豫道:“不过这个分店仅仅只是商超分店,分店的扩大化不急着上马,视城市视地域作为选择。”

    “第一步,就是在全国一线城市,建立一座亚细亚商场。”

    “尤其是说魔都,就可以同比例在那里兴建一座与我们在京都同等级同规划的亚细亚商场。”

    原时空亚细亚商场模式成功之后,创始人疯狂的进行扩招和开分店,声势浩大,一度轰动全国,但是最后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5.7塌。

    但是禹城手中的亚细亚,不是他金业手中的亚细亚。

    原时空的亚细亚只是盲目扩张,注重数量,不重质量,在建立集团对企业进行统一管控之后,董事长更迭,股份混乱,致使集团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全盘崩坏。

    紧接着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贪污、供应商的讨债。

    这样的亚细亚怎么可能不大崩盘?

    但是禹城手中的亚细亚呢?

    股份主要集中在他和张柏清两个人手上。

    而他和张柏清又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管理层呢?

    有方盛隆这个小boss级别的斯坦福毕业生在这统管,会乱?

    至于供应商和物流渠道?

    全都是禹城手中棋盘上的棋子,动都不敢随便动。

    那些供应商更是得看禹城的脸色吃饭。

    二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扩张,是亚细亚打出自己的名声,扩大其声势,在全国商超体系还在萌芽期抢占市场的最佳选择。

    禹城和方盛隆正激烈讨论时,张柏清的大哥大突然响起了声音。

    来了一个电话。

    她看了眼禹城,接起了电话。

    原本平静的脸上,突然大变。

    张柏清语气凝重道:“刚刚李叔叔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西单商场、紫荆花百货、王府井百货、商城大厦、商业大厦五家联合向市政府投递了投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