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七章 是伯温有事要问你,不是咱【求鲜花】
    第五十七章是伯温有事要问你,不是咱【求鲜花】

    杨怡清听到朱允熥的声音才回过神来。

    看到众人都看着自己,脸又是通红,抬起茶壶给朱允熥倒上了茶。

    朱允熥叹了一口气,

    这怡清什么都好,人也漂亮,头脑也好,

    就是爱发呆。

    喝了一口茶,朱允熥才继续说道,“不知我刚才说的,刘先生理解了没有。”

    刘伯温看了看朱元璋,见朱元璋没有动作,才说道,“理解了,在下理解了。”

    “幸亏来找殿下商议,不然在下又要办错事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至于那些个工匠怎么才能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学童。”

    刘伯温重重的点了点头,这正是他苦恼的地方。

    “我的意见是,给予他们正式的朝廷身份。”

    “朝廷身份?您是说,做官?”李善长问道,“若是所有工匠、先生都给一个官职,那朝廷的开支是不是就太大了。”

    别人不知道,李善长对于这些事情可是太清楚不过了。

    有官职,就要发俸禄,这学堂的先生,若是实行起来可要比现在在朝的官员多的多了。

    若是每一个都给一个官职,

    那大明仅在这一方面的开支便要多上一倍不止。

    总之就是一句话,没有钱。

    “对啊,熥儿,朝廷每年的收入就那么多,现在每年的剩余,不足以供养这么的先生。”朱元璋说道。

    “谁让你们额外花钱了?”

    朱允熥问道。

    “额......”众人都是不解,“不额外花钱?那先生的俸禄怎么办?”

    “光给闲职,不给俸禄,那谁还愿意干?”

    朱允熥叹了口气,

    “你们的脑子,就不能转一转,变通一下?”

    “这么大的人了。”

    杨怡清偷偷笑了笑,

    少爷一个八岁多的孩子,指着皇上和两位朝廷的大官,

    说他们脑子不好用,

    怎么看怎么好笑,

    本来没什么,听到杨怡清的笑声,三人都是有些尴尬。

    朱元璋说道,“你有什么主意就快说,哪那么多的废话。”

    朱允熥撇了撇嘴,

    看向李善长,“咱们朝廷每年用于全国各地的建设、房屋修缮...反正这一类的,需要请工匠的这一部分的钱,是不是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李善长点了点头,“殿下,您说的没错。”

    “而且这项开支每年都有,但这项开支可不能省。”

    李善长紧接着说了一句,

    “谁让你省了?我问你,你把工匠们都请到了学堂做先生,那到时候请工匠是不是就得到学堂里面去请了?”朱允熥问道。

    李善长想了想,点了点头。

    刘伯温若有所思的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继续说道,

    “为何不把用于这里的开支,直接作为俸禄给先生们发下去?”

    “额...”李善长又是被问的哑口无言。

    对啊,

    为什么不直接给先生们发下去呢!

    李善长也不傻,他明白了朱允熥的意思。

    既然先生都去教学生了,

    那自己给他们发俸禄,他们为朝廷干点活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李善长苦笑的看着朱允熥,

    他甚至有些怀疑人生了,

    自己这一辈子,别的不说,对于上位安排的后勤调度这一方面,他敢说自己无人能及。

    但是今天却是仅仅的一项先生的开支,

    就被朱允熥打击的体无完肤。

    “而且这样,既可以让工匠们带着学童真正的上手制作。”

    “同时,又不用工匠们自己在外干活了,防止了他们自己留一手的可能性。”刘伯温笑着补充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这些人,总算开窍了。

    真心的不容易。

    “而且,记住,给先生和工匠们的官职,一定要和现有的朝廷官员区分开来,形成一个独有的体系。”

    “比如说工匠,你们可以分级别,从一级到九级,一级最大,九级最次,等级越高的技艺越好,俸禄也就越高。”

    “每年可以像科举一样,对工匠们也有定时的考核。”

    朱允熥生怕这几人将这一件事给办坏了,继续嘱咐道。

    刘伯温连连点头,“是,殿下,在下记住了。”

    好像想起什么,刘伯温继续说道,

    “殿下,刚才怡清小姐带我们去您府内的学堂,在下看那黑板与粉笔都是......”

    朱允熥伸出手,打断了刘伯温的话,

    “给钱拿东西。”

    “额...”刘伯温看了看朱元璋,见朱元璋没有什么异议,才说道,“行,殿下,日后我让人清点出需要的数量,再来跟您商讨。”

    “奥,那你跟六子说就行了。”朱允熥毫不在意的说道。

    朱元璋站起身,“既然伯温的事情问完了,那咱们也该走了。”

    “是,是,上位。”刘伯温急忙说道。

    朱允熥摊了摊手,对着杨怡清举起了茶杯,示意她在给倒上茶。

    “慢走不送,下次不要再来了,来了就得给我添事。”朱允熥嫌弃的说道。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苦笑,

    现在想来,

    好像确实如此,

    只要是来殿下这,就没有一次是没有事的。

    上位不是顺点东西走,就是有事殿下给出主意。

    李善长与刘伯温越想越心惊,

    貌似现在朝廷当中的大事,基本都与允熥殿下有关!

    而且,

    李善长与刘伯温看向朱元璋,

    他们甚至在想,

    上位刚刚发布的百姓顶着大诰告御状的政策,也是朱允熥出的主意。

    朱元璋大怒,“你这臭小子,人家都是求着咱去,咱都不去。”

    “到你这来,你还不开心?”

    “那您老多去人家那走动走动,别老来祸害你的亲孙子,成不?”

    朱元璋闻言,就要脱鞋子教训朱允熥。

    但还是被刘伯温和李善长给拉走了。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