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章 嫪毐之乱【求全订求自订】
    第二百三十章姆寿之乱

    熠毒率领的叛还没能离开雍县,就被左丞相昌平君和昌文君带领的秦军包围。

    普通的士卒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怎么可能打得过和经过训练的正规军队?

    只是几个小时的激战,姆嘉率领的军队就被左丞相昌平君和昌文君打得溃不成军。

    熠嘉在雍县经营多年,早就给自己留了后路。

    他见形势不妙,趁着混乱,悄悄逃走了。

    赢政回来之后,对平定叛军有功者,都按功劳大小拜爵。

    不仅如此,凡是就连宫廷中的宦官,凡是参加了这场平叛战斗的也都拜爵一级。

    在听到昌平君说缪毒逃跑了,赢政当即下令道:"要是谁能活捉了婚毒,本王赐钱一百万;要是能杀了姆毒"二九零",本王赐钱五十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更何况,姆毒不过是一只落水之狗,是人人喊打。

    再加上吕不韦早就想要杀婚毒而后快,免得熠嘉势力复辟,他也在暗中安排人搜查姆毒。

    倒是华阳太后,依旧是不动声色,高居于庙堂之中。

    没过多久,缪毒和跟随他的人全部被捕。

    除了婿嘉,一直跟在他左右的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二十多个人,他们不是被当众斩首,就是被车裂。

    非但如此,秦国本就有连坐之罪,再加上赢政对姆毒早就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把爆毒千刀万剧。

    他在杀了爆毒等人之后,便根据连坐之罪,让人抓住姆毒等人的家人,诛杀三族。

    而那些在婿毒门下的食客,赢政也没有放过。

    其中罪轻者,赢政罚他们终身为奴,罪重者则被流放不毛之地。赵姬和婚嘉的两个私生子,则被赢政命人装在麻袋里,活活摔死。赢政顾念母子之情,并没有杀赵姬,只是把她撵出了咸阳,囚居于雍城。

    他还明确表明,他和赵姬从此断绝母子关系,今生永不相见。

    这期间有人想要替赵姬求情,他直接道:"要是有人胆敢为太后求情,本王必定杀了他,斩首示众!"

    自古死谏求名者比比皆是,自以为掌握大道,以为国为君为由想让帝王屈服在自己的道理之下,从而满足虚荣心,赢得名留青史。

    赢政虽然下了命令,可还是有大臣不断上书,以孝之名,斥责赢政不该如此做。

    赢政雄才伟略,志在六国,岂能被这些求名之辈制住?

    他当即就让人把上谏的人抓住,斩首示众。

    前前后后,二十七个上书的大臣,全部因此而死。

    他们自以为口中以孝之名为道,只可惜他们并没有证道成功,反倒是送了自家小命,更谈不上名留青史。

    直到第二十八位上谏大臣茅焦,见事情过去已久,赢政心中怒气消散,才对赢政道:“大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啊。"

    赢政没有说话,他继续道:"山东六国,皆说我大秦乃是虎狼之国,甚至谈秦色变,大王夺取山东之地,可以兵道取之,可治国,却只能行仁政之法,安抚民众。”

    “统一天下之事,和本王家事,有关系吗?"赢政不悦道。

    “王上乃是天下之王,王上之家事,与我秦国政事息息相关,王上之家事,便是国事。”

    茅焦劝说道:"太后乃是王上的母亲,太后铸下大错,王上惩戒,原是不错,只是天下人并不一定能详细知道其中缘由,只会觉得王上过于苛责,连自己的母亲都要如此对待。

    赢政面色渐渐舒缓,他看着茅焦,示意他说完。

    茅焦总结道:"王上,可还记得,上党太守冯亭,率上党十七座城池投奔赵国之事?长平之战,我大秦虽然消耗了赵国元气,让他们再无实力与我大秦相抗衡,可我大秦却也是险胜。

    他跪在地上道:“大王,夺国可以行兵道,可治国却需以怀柔,大王若是执意如此,恐怕六国百姓恐惧我大秦,就算是我大秦占领了土地,当地百姓也会心生叛乱啊。”赢政长叹了一口气,事业心战胜了他心中怒火,他让人把赵姬接回咸阳,让赵姬在咸阳安享晚年

    至此,婿毒之乱,彻底平息。

    吕不韦借赢政之手,不费一兵一卒就除掉姆毒,这计策不可谓不高明。

    只是他低估了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对政权的野心。

    吕不韦和缪毒不同,他已享受过荣华富贵,也得到了旁人不能及的权位,唯独没有享誉天下。

    除过这之外,他更有缪毒所不能及的智慧和权谋。

    只是他仍然不知道韬光养晦,急流勇退。

    在赢政小时候,拜他为"仲父”之后,他在秦国可谓是权倾朝野、德高位重,无人能及。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

    他们四人被称为"四公子",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宾客,名满四海。

    四公子心高气傲,经常要在各个方面争个高下。

    吕不韦看着他们"四公子”,心中不屑。

    想他吕不韦从一介士人,凭借一己之力,谋划天下,扶持异人登基,官至丞相。

    秦国,乃是天下最强之国,有吞并八荒之能力。

    他作为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是那四个弱小之国的公子能比的?

    只可惜,天下之人5.7说起他,都只是说他是秦国丞相,把他当做玩弄权术之辈,并没有达到像四公子那样,人人提起,都赞口不绝。

    吕不韦不服气,他便花重金,招来了文人墨客,给他们优厚的待遇,短短数月,他门下食客便多达三干人。

    刚好这会儿,各诸侯国中,许多有识之士,都著书立说,以力证道,名满天下。

    吕不韦便命他门下食客,将他们云游四方的所见所闻都写下来。这些所见所闻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共二十多万字。

    吕不韦认为这二十多万字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所的事理,便把这本书命名为《吕氏春秋》.看小说,就来5G小说网! 速度飞快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