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章 143 东方飞人26
    什么文武兼修。

    什么闲着没事!

    黄琼刷完牙回来, 嘴里还噙着一口水,直接吐在了那仙人掌上,“十月下旬有个国内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明年是全运会,后年是亚运会, 然后又是奥运会,你哪有空去考大学?”

    这可真是孩子气。

    虽说他们能参加的比赛少得可怜,但亚运会、全运会还是能参加的。

    单是这两项,尤其是后年在首都举办的亚运会,就足够忙活的了。

    秦蓁听到这话笑了下,“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参加这么多比赛呢。”

    她一脸夸张模样惹得黄琼捏脸。

    倒是上铺的薛明看到玩闹在一起的人忍不住摇头。

    秦蓁不知道吗?

    她可不相信齐总没跟她说。

    昨天她去齐总办公室,就听到说什么去参加日本的室内邀请赛。

    室内田径赛项目和常规田径赛事不同,比如说没有百米大战,而是六十米赛事。

    这个源起于欧美的赛事后来传到了亚洲,在日本流行起来。

    国内倒是也有,但是举办的频次不怎么高。

    作为国家队选手, 大家向来都会选择性的忽略国内的赛事,将目光放下国际。

    日本每年倒是都有邀请国内选手去参加室内赛。

    不过因为室内训练少,田径队这边就派人参加了一次就没再折腾。

    这次齐总想要派秦蓁去参赛, 薛明觉得大概是想要磨砺下这孩子的锐气, 让她见识下世界水准。

    不过就不怕把人打击到吗?

    瞧着秦蓁没说, 薛明也没自讨没趣。

    她觉得齐总这有点拔苗助长了, 国内也有大大小小的赛事, 让秦蓁去参加就是了,何必上来□□本参加比赛呢。

    这个安排本来也没广而告之,等到李敏芝知道后她有点懵,“怎么去日本了?还有谁?”

    问完这个问题她又觉得自己有点傻, 队里其他人没见少,还能有谁呢。

    只有秦蓁一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一瞬间,李敏芝觉得心里头有点泛酸水,队里这是把秦蓁当头号种子来培养啊。

    哪怕她才十四岁半。

    “希望越大压力越多责任就越沉甸甸,不过你还年轻,就当出来长见识就好,别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

    这话让秦蓁乐呵起来,飞机眼看就要降落在成田机场,她没想到自己竟然故地重游。

    可惜时间所限,不然怎么也得在日本股市赚点钱再说啊。

    系统:宿主请正视现实,你没钱。

    秦蓁:……你能优雅的滚一边儿去吗?

    她是穷啊。

    最有钱的时候手里头几十亿美元,现在兜里干净的只有五十元人民币。

    谁让她拿了新剧本呢?

    不过这次室内邀请赛如果能拿到还算可以的成绩也有奖金。

    毕竟大老远的邀请人来参赛,可不是得那点真金白银出来?

    不然欧美的运动员吃饱了撑的来这里参加比赛。

    收到邀请的不乏田径场上的大牌运动员,往年这个时候能够来参赛的都只是少数,不过今年稍微特殊些,排名靠前的田径运动员竟然有半数来到了东京。

    室内田径赛的发展历史坎坷又曲折,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国际田联会议决定举办室内田径运动会,并且于86年通过了一系列决定正式规范了室内项目。

    去年三月份的第二届室内田径锦标赛又创造了不少的世界纪录,加上明年三月在布达佩斯体育馆将举办第三届室内赛事,不少运动员都来这里为即将举办的室内赛热身。

    尽管室内赛的成绩相对来说不如室外赛事成绩好。

    邓平也是来到东京后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才了解到这一情况,脑海中的第一念头是“大意了”。

    原本是觉得欧美那边高手不一定来,让秦蓁和日本选手先小小的较量一番,反正亚洲范围内田径成绩大差不差。

    谁想到来到后才发现不对劲了呢。

    赛事从12月7号持续到9号,一共有男子13项、女子11项赛事。

    女子组的项目包括6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60米栏、跳高、跳远、铅球、3公里竞走。

    其中秦蓁报名了60米和400米两个项目,这次邓平没托大,不敢让她参与太多,毕竟室内训练秦蓁还不是很熟悉。

    是的,秦蓁还是第一次参加室内赛事,甚至要和一些顶级高手同台竞技。

    便是沉默寡言的邓指导话都多了起来,“主要是方便了解这些顶级高手是怎么比赛的,近距离的观察比录像更有用。”

    “那这样说,我或许应该选择退赛,到观众席上拿着望远镜来观察?”

    邓平:“……”孩子你这么皮,家里人不打你的吗?

    秦蓁瞧着黑着一张脸的教练假装没看见,“我知道,我又没想着跑第一,能拿点奖金就挺好。”

    日本人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想要拿到奖金那就意味着得跑进决赛。

    室内赛的含金量虽然也还算可以,但参赛人数和世锦赛完全没得比,因此预赛又是半决赛,16进8的赛制虽然相对轻松些,然而比起那些成名已久的大牌选手。

    秦蓁是货真价实的陪跑。

    想要跑出点成绩实在是太难了。

    邓平是真的没抱希望。

    以至于当秦蓁竟然真的闯进了女子60米决赛时,他傻了眼。

    当看到今年的奥运会双料冠军竟然没有晋级决赛时,邓平揉了揉眼睛。

    “别看啦,她的冲刺能力强,可是60米哪有那么多冲刺时间呢?”

    室内比赛为什么不是很受田径选手们欢迎,原因就在于室内和室外项目技术要求不同。

    常规跑道是400米,而室内田径跑道长度是200米,其中直道65米,弯道35米。

    除非常年进行室内训练,运动员的技术自然以户外为主。

    即便是顶级运动员能够依靠自身实力硬拉一把,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

    比如这次,乔伊娜便马失前蹄。

    当然这可能与她在奥运会后社交商业活动相对较多、缺乏系统训练有关。

    爆冷让美国人成为焦点,让日本的这场户内田径邀请赛都登上头版头条的新闻。

    而不小心闯入决赛,身高不足156、年龄14岁270天的秦蓁也在头版新闻中占据了一个豆腐块。

    她是唯一闯入决赛的黄种人。

    成绩7\039\03943,在决赛选手中名列末位。

    然而能够闯入决赛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14岁九个月的秦蓁一时间成为日本媒体争相报道的选手,以至于乔伊娜的爆冷都相形见绌。

    不管怎么说,一个亚洲黄种人面孔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是黄种人。

    黄种人能够站在决赛场上,哪怕是不为田径高手们所重视的室内赛场,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国内反应慢了半拍,等到知道这一消息时,齐怀中走路都开始带风。

    不管最终比赛结果如何,现在很好。

    晚上的时候,齐怀中特意给秦蓁打电话过去,“尽力而为就好,不为给自己压力。”

    秦蓁还年轻,现在能够和这些明星运动员同台竞技已经很好了。

    不需要过多的追求成绩。

    秦蓁满口应下,只不过有些事情可不是他推脱就可以拒绝的,比如说记者们犹如苍蝇似的采访。

    日本人很吃天才少女这一套,实际上全世界都吃这一套,尽管有个别理智媒体人呼吁不要过多的打扰秦蓁,但更多的人都钻到了新闻报道中,想要迫不及待的拿到第一手消息。

    没有假扮服务生去酒店敲门已经很给面子了,至于赛前采访,提问秦蓁对决赛的目标在记者们看来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正想着要不要给秦蓁翻译一下这些问题,却听到秦蓁用英语反问,“抱歉我不会日语,麻烦你能用英语跟我交流吗?”

    她这英语说的十分流利,关键是语速够快,听得记者一脸懵逼——

    她说的啥?

    日本人的英语并不是多好,彼此之间的交流能听得明白,然而遇到语速快的这种直接就傻了眼。

    而秦蓁则是丢下人乘坐大巴车往比赛场那边去。

    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惊呆了,“秦蓁你的英语挺好的啊。”

    他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

    秦蓁笑得纯粹,“家里人一直督促我学习,说跑不好还能回去读书。”

    大使馆的人笑了起来,“那你家里人可不用担心了,你现在是一跑成名天下知。”

    国内的锦标赛也只能在国内小打小闹,这好歹是有国际知名度的赛事,再加上有乔伊娜的爆冷出局,给这个比赛带来了足够的热度。

    现在秦蓁这个名字已然登陆到欧美的报纸新闻上。

    但太大的热度也不好,很容易让小孩子飘起来。

    不过秦蓁又不像同龄小孩,她过于成熟,甚至比大使馆的人都会应对记者。

    “不要想太多,享受比赛就好。”

    这句话秦蓁听到的太多了,齐怀中、邓平以及自己的临时翻译。

    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很是认真的反驳,“我是来比赛的,比赛第一友谊第二。”

    享受?不存在。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