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142 东方飞人25
    秦蓁就这么被带走了, 此前她已经跟其他队友们告别。

    郑秉文的车子开的略快,秦蓁很是自觉地系上安全带,“我不会告密的。”

    “什么?”

    反应慢了半拍的人有一会儿才意识到秦蓁说的什么告密。

    原本带着几分恼怒的心情也缓和了下来, “吓着你了?”

    郑秉文很少在家人面前发脾气,工作上的事情便是再头疼, 那也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去。

    家里老头老太太年轻时都脾气火爆,让他少年老成,从父母这里吸取了不少的教训。

    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更是不可取。

    但人在气头上,哪怕知道赵海是为秦蓁担心,他终究没能控制住。

    “没有,不过您这么败坏老人家的名声,小心他知道了找你拼命哦。”

    自己竟然有朝一日来当这缓和气氛的人,想想有点搞笑。

    不过冲着郑秉文这番话,她乐意做这个工作,“其实还好啦, 我也没受窝囊气,不对他们抱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郑秉文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可正因为太过于明白, 反倒觉得难受。

    “去国家队有些辛苦, 记得有空多给家里打电话写信。”

    秦蓁懒洋洋抱着胳膊, “我知道, 国家队又不是刀山火海, 没什么好怕的。”

    她无所畏惧!

    “等回头我跑出好成绩来。”秦蓁打量了眼方向盘上的车标,“我给您换一辆好车。”

    “我是国家干部。”

    郑秉文的语气里多少带着几分无奈,这孩子倒是想的挺多。

    “那真是可惜了,那我送给思明哥, 他需要。”

    郑思明马上就要高考,这段时间正忙得厉害,听说了秦蓁要去国家队的事情,青春期的大男生有些惊讶,“那咱们回头就能多碰面了。”

    他报考的是首都的大学,到时候正好和秦蓁团聚。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一个人去首都那边训练,家里头不放心。

    他好歹还能隔三差五的去看看,这可真不错。

    被郑思明拉过来给秦蓁送行的郁聪忍不住嘟囔了句,“那你也得考得上才行啊。”

    郑思明:“……我会考不上?担心担心你自己吧。”

    他怎么可能考不上。

    郁聪瞥了一眼,端起桔子汽水,“不管怎么说,好好训练,争取拿个冠军,让我们哥俩也跟着沾光。”

    郁聪的祝福十分的诚挚,这让秦蓁恍惚了下,趁着郑思明去卫生间的时候,难得的跟郁聪掏心窝子说了句话,“我前些天遇到我亲妈了。”

    “啊?”郁聪愣了下,没明白秦蓁为什么跟他说这个。

    “我相信她和靳晨晖曾经相爱过,也相信他们都曾爱过我,我是他们爱的结晶,是比钻石还宝贵的东西。可比起他们的前程,曾经的钻石比肾上的结石还棘手。”

    郁聪看着端着桔子汽水的人,他似乎明白秦蓁为什么这么跟自己说。

    “生我也曾养过我,但是他们的爱是有前提的。比起血缘关系,我更爱那些无条件爱我护我的人。这个世界那么多,总有属于我们的小幸运,我真的挺幸运的,遇到了。郁聪哥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少女的心思敏感而纤细却并不脆弱,她在尝试用她的经历来开导自己。

    郁聪笑了起来,“说得对,珍惜那些珍惜我们的人。”他端起那喝了一半的桔子汽水,“加油蓁蓁。”

    秦蓁也不知道自己这番话到底能有什么作用。

    然而小说里郁聪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抑郁不得志。

    尽管到最后与家人达成了和解,但是那过去的时间又该如何弥补呢。

    这个真诚的为她送上祝福的人,她或许帮不了太多,开导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对了,郑思明想要去首都,你想去哪里读书?”

    这个问题让郁聪迟疑了下,“我都不一定能考上。”

    “怎么会?你没那么笨吧,连大学都考不上吗?”

    郁聪:“……”这算是夸奖吗?

    他有点想揍人怎么办?

    随口回答了一个答案,“估摸着还留在上海吧。”

    其实他也不是舍不得家人,只不过秦蓁有句话说的对,珍惜那些珍惜我们的人。

    他留在上海读书别的且不提,说不定隔三差五能给爸妈添堵。

    这样挺好的。

    “也挺好。”

    但秦蓁没想到,四个月后再见到郑思明时,郁聪也在。

    他被调剂到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超常发挥,没办法。”

    秦蓁:“……”我有问你为什么来北京读书吗?还有,难道我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以为我是傻子嘛。

    好不容易周末休息的秦蓁跟着俩大学生去爬长城,等着人回到体育局的西院宿舍区,秦蓁整个人恨不得瘫在床上。

    “你不是出去玩吗,怎么还这么累?跑马拉松去了?”

    短跑和长跑不是一回事,长跑比的是耐力,而短跑则是爆发力。

    具体的体现在身体上,长跑需要的是红肌纤维,属于张力性运动神经元,肌红蛋白多保证供氧充足持久耐劳。

    而短跑运动员的肌肉类型则属于运动性运动神经元的白肌纤维,肌原纤维丰富收缩快而有力,爆发力强。

    很少人生下来就被选去当运动员,所以白肌和红肌的队伍可以通过后天锻炼来发展壮大。正因为肌肉群的作用不同,长短跑训练内容一般不会混合在一起。

    偶尔的一两次也还好,但田径队不会让短跑选手去每天进行十公里的长跑训练,这本身就是对运动员的不负责。

    李敏芝觉得,秦蓁这就像是被拉去跑马拉松了。

    现在满脸都写着我是倒霉孩子几个大字。

    坐在床上的秦蓁在那里按摩大腿小腿,“去爬长城了。”

    爬长城?

    李敏芝看着田径队里最小的队员忍不住笑了起来,“长城一直都在那,又跑不了。”

    可不是咋的。

    可她那个笨蛋哥哥可不这么认为啊。

    非要什么不到长城非好汉。

    呵呵,好汉回来的时候腿都是软的,真是丢人哦。

    秦蓁平日里习惯了短距离的训练,忽然间这么爬上爬下的还真有点受不住,不过俩男的还不如自己,这让她心理平衡了许多。

    上铺的薛明从上面露出个脑袋瓜,“脚上没磨泡吧?”

    “没有。”秦蓁很认真的打量了下,虽然对于径赛运动员来说,脚上磨出水泡那可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能避免还是避免,这会影响训练和比赛。

    宿舍是四人间,李敏芝的上铺黄琼出去玩暂时还没回来。

    在秦蓁空降到宿舍后,倒也着实惊着了这几个田径队“老将”。

    无缘汉城奥运会后,李敏芝等人将目标放在四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甚至于才二十出头的李敏芝将目标放的更远。

    作为田径队的新人,忽然间又有更新的人出现,而且比自己小了足足六岁。

    李敏芝用了两天才接受这一事实。

    这也不能怪她接受能力差,主要是之前教练说要给她们配一个人组成接力队伍。

    好家伙,薛明25岁,黄琼22岁,而版图的最后一块竟然是个十四岁的小队员。

    尽管知道秦蓁能力突出,在全锦赛的时候李敏芝也曾经去看了秦蓁的比赛,然而她以为秦蓁会跟着国青队集训。

    起码先参加青年队的训练。尽管来不及参加今年在萨德伯里举办的第二届世青赛,但两年后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举办的第三届世青赛也可以参加嘛。

    毕竟秦蓁太年轻了些。

    然而这孩子就直接被丢到了国家队。

    甚至于她在体校的教练邓平也被调到了国家队,如今负责秦蓁的训练。

    一个教练带一个?

    这种待遇可真是独一份。

    李敏芝很快就意识到,田径队在秦蓁身上寄予厚望。

    或者说上海体育局对秦蓁寄予厚望,邓平的到来或许是那边体育局的意思,为的是让秦蓁能在明年的全运会上大放异彩。

    毕竟全运会的战绩可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

    上海的体育项目不算强,如果能够在田径上有所突破……

    不过李敏芝很快就发现,秦蓁并没有天才少女的骄纵,甚至她十分的和气。

    之前听说过的种种小道消息似乎都只是小道消息而已。

    小姑娘训练认真,每天就是宿舍、食堂、训练场和教室四处跑,乖巧的不像样。

    这次全锦赛涌现了不少人,但秦蓁单枪匹马过来,没人知道她过去到底怎么样。

    邓平教练是个再沉默不过的人,便是训练时都惜字如金。

    像今天这样看到秦蓁吐槽,那可真是太难得了些。

    李敏芝有心和秦蓁闲扯,然而小姑娘揉了揉腿就去打热水泡脚看书了,一副我是好学生不要打扰我的模样。

    这让李敏芝憋了一肚子的话,好在黄琼回了来。

    这让话唠有了倾诉对象。

    现在的运动员,尤其是田径运动员比赛很少,国内只有全锦赛,国际赛事除了世锦赛就是世青赛和室内锦标赛。

    三大国际赛事她们都没得参加,成绩不够参加世锦赛和室内锦标赛,世青赛过了参赛年龄。

    教练说训练训练努力提升,总会有机会的。

    可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秦蓁,你在写什么?”

    “日记。”邓指要她每天写日记,村连日训练日写训练日记,休息的时候也要写。

    口口声声要检查的人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写日记倒是不错,记录下生活训练的点点滴滴,她还能从这些文字中找到一些灵感,不止是生活的乐趣,还有训练的节奏。

    “你怎么这么爱学习,还准备考大学呀?”

    秦蓁在日记本里吐槽了郑思明和郁聪,结束了今天的文字工作,“对啊,回头闲着没事考个大学,我也算是文武兼修吧。”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