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2章 避祸
    躺着的德妃没想到事情竟然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只恨自己此刻“阳气衰落”,不能跟着皇后贵妃振臂一呼。

    皇帝听见妫皇后和梅贵妃的回答,叹道:“朕心甚慰”,他又看向众位妃嫔,众妃嫔忙表态愿意跟着皇帝一块去死,只是声势比之以前,已是小了许多。

    皇帝最后看向风婉儿,道:“风氏,你是衡郡王看重之人,如今兵临城下,你怎么想?”

    风婉儿沉声道:“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女食君之禄,必担君之苦!”

    皇帝露出赞许之色:“好一个覆巢之下无完卵,此言有理!”

    风婉儿心知他这话是说给众妃嫔听的,只不知她们听不听的进去了。

    皇帝说完那一句,豁然转身,又跪在宓太后的灵柩前,沉声道:“乱军兵临,朕且将母后的灵柩牌位寄于卧龙观,待乱局初定,再为母后上尊号!”

    说罢,他深深俯首叩头,然后起身,命人将宓太后的棺椁抬走。

    下头哭跪的众人纷纷起身让路,棺椁抬出之后,殿内已空旷了许多,众人垂手站立,许多人脸上已是有了动摇之色。

    只是,动摇的是什么,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皇帝将众生相收入眼底,心中冷笑,开口道:“大乱将至,尔等若愿折返母家避祸,可去皇后那儿知会一声,领了鱼符即可出宫。”

    此言一出,贤妃已是高声道:“臣妾不愿离开,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露出苦笑:“贤妃贤良,但,人各有志,朕不强求。”说罢,长叹一声,大步往外走,应不言紧紧的跟在他身后。

    妫皇后送皇帝出去,众人也跟着相送,到了门口,外头已是候了许多锦衣卫,皆牵着马,皇帝道:“回去吧!”

    此时,应不言牵了一匹马过来,奉与皇帝,皇帝翻身上马,往前朝去了,锦衣卫也浩浩荡荡跟着走了

    妫皇后带着众人躬身行礼:“恭送陛下。”

    待皇帝等人的身影消失,妫皇后才缓缓起身,带着众人回了太液宫的主殿,她注视着众人,道:“君无戏言,若有欲折返母家避祸之人,即可出声。”

    众人越发的沉默。妫皇后又问了一遍。

    这时,一个婕妤低声道:“臣妾,臣妾想出宫,也省的陛下劳心相护。”

    这个口子一开,要回母家的人便越来越多,陆陆续续竟有十几位,九嫔已去三分之一。

    在这些说要走的人里,清一色的,皆是世家女,且家中三代之内与武氏有联姻。

    而所有的人都明白,倘若武氏坐上龙椅,世家枝繁叶茂,武氏必不敢造次,自会笼络安抚,自然安然无恙,皇帝的后妃却不一定了。

    妫皇后没说什么,命人取了鱼符来分发,那些人匆匆行礼,接了鱼符,很快离开了。

    妫皇后扫了一眼众人,道:“事到如今,我等且去卧龙观,为母后娘娘守夜。”

    她的目光又落在还躺在地上的德妃身上,道:“德妃既然身子不适,还且回宫.......”

    话未说完,德妃已是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满脸茫然:“这,这是怎的?娘娘,陛下......”开玩笑,这会子落单还能有好?万一乱兵攻入内宫,连个挡箭牌都没有了!

    妫皇后见德妃醒了,耐着性子与她说分明了一番,德妃早备好了词,高声道:“臣妾与皇后娘娘的心是一样的,若有半字虚言,天打雷劈!”

    妫皇后又赞了一番德妃的“忠心”,然后领着众人,往那卧龙观去了,一些御林军悄无声息的拱卫在侧。

    过了一会,众人到了卧龙观,淑妃也被人用春凳抬了来,就在角落里躲清闲。

    这卧龙观是内宫的道观,不算大,宓太后的灵柩先到,按例灵柩不能入主殿,便停在了偏殿,偏殿更小,一个灵柩就挤的满满当当,偏殿里无甚桌椅摆设,只有几个蒲团,妫皇后命宫女又到库房里翻出许多蒲团,让众人跪坐,众人一番忙乱,安顿了下来。

    妫皇后带着妃嫔皇子皇女跪在棺椁周遭,宫女太监只能跪在最外层,还有些跪到了走廊上。

    妫皇后又让风婉儿照样跪到她身旁,风婉儿应了一声,跪坐在蒲团上,打量周遭,发现这个偏殿供奉的是花神,神像倒是雕琢的精致,仿佛翩然欲飞。

    妫皇后也看了一眼雕像,叹道:“传说这花神的真身是洛阳牡丹,母后娘娘独爱这花神,一年四季都要祭拜的,如今,还望花神护佑,娘娘早登极乐。”说罢,又用帕子擦了眼角,登时泪落如雨。

    众人见皇后哭了,也跟着咿呀咿呀的哭,只是此时,不少人哭声之中多了几分敷衍。

    外头还乱着呢!还不知谁死谁活。

    众人就这么不痛不痒的哭了一会,到底夜深了,也就渐渐消了声音。

    风婉儿却无甚睡意,她担心诸葛执,见众人似乎都迷迷糊糊的了,她站起身,悄悄往外走,想看看外头有没有人来传消息。

    刚走到殿外,就见偏殿外头的庭院里站了许多的御林军,见她出来,目光多出了几分警惕。

    风婉儿不欲惹事,回了殿内,又在原处坐下,默默的祈祷诸葛执安然无恙。

    前朝 金銮殿

    皇帝一人端坐在龙椅之上,殿下,站立文武百官的地方,只有应不言一人。

    君臣二人已经静默良久。

    应不言执掌的锦衣卫是皇帝的最后一张底牌。

    皇帝希望这张底牌永远不要派上用场。

    这时,丁掌印步履匆匆走了进来,他走到皇帝身边,低声禀告:“启禀陛下,内城正是短兵交接,请君入瓮。”

    “皇城兵马如何?”

    “衡郡王固守皇城门前,夜指挥使已遣了一半的御林军前去相助,其余人拱卫在卧龙观周遭,陛下身边是锦衣卫。”

    皇帝颔首,淡淡道:“再探。”

    丁掌印又走了,皇帝看向应不言,道:“也不知鹿死谁手。”

    应不言跪下:“臣必保陛下安然无恙。”

    皇帝笑着让他平身,问:“可有人离皇城。”

    应不言早得了消息,把离宫的婕妤等人的名字报了一遍,这些人从皇城背面的城门离开。

    皇帝嘴角露出一丝凉薄的笑,很快又消失不见了。过了一会,他道:“倘若事败,朕便是众叛亲离了。”

    应不言开口道:“倘若事成,那些人必定悔之莫及!”

    皇帝一怔,笑了,道:“但愿如此吧。”

    这一番君臣应对,再无人知晓。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