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 锦衣卫又立功【第一更】
    战争能够激发一个国家的潜能,这句话并不是一个空谈。

    就比如现在的升龙府、因为郑的一句话,升龙府的二十多万百姓纷纷被拉壮丁,成为了制作火药的壮丁。

    此时的升龙府、壮年男子被拉去开采石料,打磨石弹,还有砍树劈柴,为火药的木炭做筹谋。

    女子被叫去收集草药、开采硫磺、硝石,小孩子则是去打磨火铳的弹子。

    尽管他们极不情愿,但是却没有办法拒绝。

    这个时候的安南百姓已经不像是三百年前,被人蛊惑而赶走明军的安南百姓了,郑主和阮主的战争让他们疲于奔命,无论是谁来统治他们,他们的生活都不会因此而变得更糟。

    这就好像清朝被八国联军入侵时,百姓们一点都不害怕八国联军,反而围观他们,拍手叫好。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东亚百姓过的都一个样,朝鲜内部的贵族斗争十分沉重,日本闭关锁国、百姓苦不堪言。

    清朝防汉严重,说好的不加赋税,却加杂税,而中南半岛更是局势混乱。

    朱伯沐从后世来,所以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说起来也很搞笑的一点,人人都夸赞康雍乾盛世,但是实际上朱伯沐逃亡的这些年,从齐鲁到江南、再到湖广,最后到云贵。

    看遍了这些之后,过的最好的除了江南外,居然是云贵的土民!

    尽管康熙禁止了八旗子弟的圈地令,但是齐鲁和湖广之间的汉人田地还是被八旗子弟以威胁、逼迫的手段贱卖,稍有不满就是一顿鞭挞,张嘴一个狗奴才、闭嘴一个狗奴才。

    就连当时还是个乞丐的朱伯沐都挨过两鞭子。

    搞笑的是,清朝的官员们,各个都在吹嘘康乾盛世,这是古代的文景、开皇、开元、贞观、以及明朝的洪武、永仁宣的盛世和治世时期,皇帝不会主动吹的牛逼。

    比如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主要是唐朝的疆域辽阔,文化经济繁荣,军事武备强大的没有对手,就连当时世界第二的阿拉伯帝国在怛罗斯之战都是用16万打唐军2万才击败了唐军。

    对于唐朝来说、损失两万人马不过是皮肉之伤,但是对于阿拉伯来说、16万人战损过半导致他们后来和吐蕃征伐的时候,一度二十多年没有实力发动怛罗斯之战这种战役。

    唐朝的百姓是在这种强大的政治背景下,才开始吹嘘唐朝为“巨唐”,而唐朝官员见百姓吹嘘,这才跟着吹嘘。

    类似清朝这种,从皇帝就开始吹牛逼的举动,元朝皇帝看了都得大呼666!

    不过也就是东亚处于这种混乱格局的时候,朱伯沐才能趁势而起,比如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他的眼前!

    明郑两军交战的第四天,郑军的炮弹和火药除了维持火枪的库存外,基本已经陷入枯竭,而朱伯沐这边,镇南关今早才接到六诏山的十万枚石弹和三十万斤火药往这里送。

    为此朱伯沐还调了五千营回去护送辎重,而他刚刚安排了五千营出动,沈炼就给他和李道来到了好消息。

    只见明军中军大帐内已经摆好了一个临时做成的城池沙盘,而这个沙盘、正是升龙府的实况!

    “老沈、我是真没想到,你们锦衣卫居然连升龙府的城池图纸都搞到手了,我估计就连升龙府的主人郑都没有你清楚升龙府的布局。”

    李道对沈炼的夸赞丝毫不吝啬,而沈炼听到这夸赞,也干笑了一下,然后继续道:

    “谬赞了、升龙府里面有我们的百户所,现在整个升龙府都被发动了,就连我们锦衣卫的人,都被充当壮丁,拉到了火药厂里制作火药,可以说、是个我们夺下升龙府的好机会。”

    “嗯、的确如此。”朱伯沐点了点头,然后查看起了升龙府的布局。

    升龙府的火药厂在西南角,因为这些年郑阮交战,火药厂摆在西南角是最安全,也最容易运到南方前线的。

    不过现在估计郑都不知道,这家伙征募百姓充当壮丁的举动,无异于送了一个大礼给朱伯沐他们。

    看着升龙府的沙盘,朱伯沐指着南门道:“如果我们派三千营、骁骑卫绕道东南的海阳县,穿插到升龙府南门,升龙府内的锦衣卫有没有把握能夺下南门?”

    “可能性不大。”沈炼摇了摇头解释道:“尽管升龙府的郑军每个城门只布置一千人,并且还是白天黑夜轮班,但是城内的内外围锦衣卫只有不到三百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甲胄在身,仅凭手里的钢刀,哪怕郑军尽数穿的都是皮甲,也无法破防,三百锦衣卫,在没有甲胄的情况下,根本敌不过南城城门口的五十多个郑军。”

    “这就难办了……”

    朱伯沐听了沈炼的话后,有些头疼,因为战争不是拍电视,电视里男猪脚一刀砍翻一个身穿甲胄的士兵很正常,可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