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九章:再遇王阳明(求收藏求鲜花)
    看着牧莲心呈上的绝笔信,步虚谷感觉自己心中一阵酸楚,说不出的难受,这个小小女子,原来身上藏着这样的故事。

    “家父自知有死无生,也知做了不少错事,但那都是在钱宁胁迫之下做的,望皇上为家父,为后宫诸位惨死的娘娘们做主。”

    正德帝看得又气又急,脸色爆红,不是咳嗽起来,“你起来。”

    待她站起后,正德问道:“你是怎么到这来的。”

    “父亲虽遣散了府中众人,但钱宁早就在路上安排了人他的亲信伏击,我家一门老小都是死在他的手上,我也受了重伤,但所幸捡回了性命,藏在一处尼姑庵养伤,伤好之后,我想找钱宁报仇,但自知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我一面向庵堂的人请教武功,一面寻找机会下手,我等了两年,终于让我发现他来了这里。”

    步虚谷心疼地看着她,低声说道:“可难为你了。”

    引得她又扭过头低声啜泣起来。

    “钱宁这狗奴才,居然瞒着朕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来。”

    秦步二人均想,你老哥做的伤天害理的事也是不少,你们两个都是半斤八两,有些事到底是你们谁的主意办的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现在还得仰仗你皇帝的身份,这些烂账就都算到钱宁头上吧。

    “皇上,这个地方虽说他们才刚搜过,但难保他们不会再找过来,为今之计还是快找人马救援吧,清浦江现在都有锦衣卫布下的眼线,除了钱宁的亲信之外,还有可以相信的人吗?”

    正德经过刚刚一气之后,脸色居然好了很多,早知道太升他们就早点用这‘气功’了,也犯不上背着他来来回回地折腾。

    “有,巡抚韩通,他现在就在清浦江,”正德突然说道:“你们也见过他的。”

    太升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被钱宁威胁着要花五十金买条破鱼的倒霉蛋。

    “钱宁一直看他不妥,那天钓鱼时,还有意戏弄他,平日了也说了他不少坏话,但朕见他为人还算正直,于是就命他到淮扬一带伺候,现在他就在巡抚府里。”

    “如果有巡抚大人帮忙的话,那就有救了。”太升说道:“麻烦皇上写下一道手谕,我好请他带兵救援。”

    太升撕下自己的衣服,正想要去哪里找笔墨,这时他见到正德帝的肩头,因为刚刚发怒,气血上涌,血正在涌涌不断冒出来。

    “能用就别浪费,得罪了皇上。”

    太升手指蘸着正德肩上的血,在布上照着正德口述写字,吓得牧步二人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江边几里外,有一处山坡叫做猫爪坳,我们就约他明晚在猫爪坳相见。”太升说着落笔。

    “够了够了,皇上。”太升‘停笔’说道,“说太多的话,就算你血流干了都不够写。”

    随后他看着牧莲心说道:“你可以给皇上止血了。”

    这么一闹腾下来,正德帝看着病情又加重了。

    “对了,皇上,不知你身上可有什么随身携带的东西,可以让我带去给韩大人做个凭证。”

    说这话的时候,太升还是一直盯着他肩上的血。

    正德帝艰难地从身后掏出一块玉玺,说道:“你盖上朕的玉玺印鉴,韩通自然会相信你所说的话了。”

    也不知道这么大一坨东西他之前是藏在哪里了。

    太升打量着玉玺,又看看正德皇帝肩上的血,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要不先别急着止血。”

    “你又要做什么?”牧莲心都要崩溃了,她觉得这人对皇上毫无敬畏之心,甚至更像是钱宁派来的奸细“再闹下去,你就算天天给他喝当归枸杞都补不回来了。”

    太升只好作罢,索性玉玺上还有一些未干的油墨,自己手指上的血也还算新鲜,于是凑合凑合,总算盖出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印章。

    “太升,我去吧。”步虚谷说道,“现在城里肯定有很多人在找我们,我就算被发现了,也容易脱身。”

    太升拿着手谕说道:“不行,你得留在这,只能我去。”

    “你去太危险了。”

    “保住皇帝,我们才有胜算。他们随时有可能会搜过来,如果是我留在这的话,要带着受伤的皇帝逃避训练有素的锦衣卫追捕,我自问办不到,只有你才可以。我去巡抚府送信,就算被抓到了,他们只要没找到皇帝的下落,就不敢对我下死手。况且,”

    太升摸了摸自己给剪短了无数次的头发,“他们也未必抓得住我。”

    乔装的本事是换汤不换药,但太升经过几次实践,已经积累了几次经验,是一次比一次熟手了,他脸上沾满了头发做的胡须,身上穿着在江边渔船偷来的渔民装,背着顶大斗笠,幸好他半年来长高了不少,在加上本来就长得黑,乍一看还真会把他当成了附近的渔夫。

    清浦江的几处大宅,早前都被朝廷来的人暂住,现在说不定还是有钱宁的人在看着,于是他特别避开了这些大宅,故意找一些小门小户前的路走,但走的都是一些显眼开阔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反过来避开锦衣卫的视线。

    他挑的是大白天,锦衣卫也没料到他们会大白天在自己眼皮底下转悠,城里乱糟糟的,但谁都没发现到他身上。

    太升心中暗笑,这群锦衣卫估计是被钱宁逼得紧了,纷纷跑去城郊搜寻,一来是找皇帝的下落,二来是他们也不想在城内受钱宁的气,却没成想他早就光明正大的混进城里来了。

    太升避开眼线之后,辗转来到巡抚府前,有钱人养的奴仆就只是看个门都比别人凶,韩巡抚家的就是如此,太升还只是装过路过,往大门瞅了两眼,就被他瞪了一下,大骂:“滚!”

    太升于是上前去,说道:“这位大哥,我有要事要找巡抚大人,还请大哥代为通传。”

    其实就在他没考进的时候,这个门卫就捂住了鼻子,好像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他身上那股鱼腥味,挥手向赶苍蝇一样喊道:“滚滚滚,我家大人岂是你这乡巴佬说见就能见的。”

    太升知道锦衣卫不时就会出现,自己已经在兴王府领教过他们神出鬼没的厉害了,所以也不敢拖太久,说道:“我有一封书信,涉及国家大事,只要韩巡抚看了,自然会出来见我。”

    说罢他拿出束好的手谕,想交到那门卫手上,但他将信将疑,推开了手谕说道:“你算个什么东西,还国家大事,我告诉你,识相的快走,别在这里找不痛快!”

    太升又急又气,自己是一刻都耽搁不得了,如果这封信交不到韩通手上,那大明的江山,百姓的安危可就要被这个门卫毁了。

    于是心生一计,骂道:“你这门卫,误了大事,我第一个斩的人就是你,还不快将这封书函与这金条交给韩通!”

    那门卫见他直呼韩巡抚的名讳,心中一禀,正要开骂,却见到从怀里掏出几根金条出来,放在这块破布上面。

    这下门卫就慌了,想装腔作势恐吓他的,他也见过不少,但这种随手就可以掏出几根金条来的渔夫他还是第一次见,原本他还不觉得这块破布上的事会有多重要,但现在见到这块破布还搭着这么多根金条,布上的事可能不重要,但这么多金子的事不可能不重要。

    于是他怔怔地接过金条和书函,在捧着那些钱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的膝盖软了一下,说道:“你在这等着,稍等,我这就进府通传。”

    太升见他态度缓和了许多,知道自己计策生效,但也不敢在门前久候,免得被锦衣卫撞见,于是躲到巷子中,暗中查看府里的情况。

    这个时候,一辆马车摆在府邸大门前,两个官员打扮的人出现在门口,一个就是太升先前见过的那个冤大头韩通,还有一个太升还以为自己看错:

    这人居然就是自己在湖广与赣南交界见到的那个王大叔!

    他还是一如先前的瘦弱模样,留着长须,只是现在穿着官服,自己第一眼居然没认出来。

    太升见他与韩大人寒暄几句,而韩大人身旁站着的那个奴仆,就是刚刚为自己送信的门卫,他手里还捏着皇上的手谕没拆开,想是还没机会给韩巡抚。

    直到王大叔上车离开之后,那门卫也跟着韩巡抚进去了。

    自己不能久候,那是要去见韩大人还是跟上王大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