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五章 天大的好事【求收藏求鲜花!】
    凌天见段誉说的郑重,便点头应允。

    段誉道:“大理国小兵弱,吐蕃国长期以来,虎视眈眈,亡我大理国之心,路人皆知。”

    天龍寺众僧听了,都纷纷点头。

    凌天不动声色,旁边段婉清和段钟离有些焦急的看向他。

    段誉又道:“外臣此次来天龍寺,是受父皇之命,请大明皇帝陛下,将大理国纳入大明版图!”

    天龍寺众僧早就听说过此事,闻言并不意外。

    大理国的情形,他们自然都知道的非常清楚。

    若是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绝对难以抵挡吐蕃的进攻。

    但若是纳入大明版图,成为大明的一部分之后,吐蕃还敢来进犯吗?

    而且大理皇室本就是数百年前,从中原迁徙到此,和大明一向关系亲厚……

    凌天早已料到段誉会这么说,于是道:“此事你们大理国君臣可曾商议过?”

    段誉连忙回道:“陛下,外臣父皇早有归附大明之心,与国中文武商议过数次,没有任何人反对。”

    凌天点头道:“既如此,朕便允了!朕封你父为镇南王,封你为镇南王世子,望你父子替朕分忧,世袭罔替,镇守云南!”

    “臣替父王谢陛下隆恩!”段誉郑重拜倒,凌天笑着将他亲手扶起,低声说道:“朕与你早就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大明并没有异姓王,凌天封段誉之父段正淳为镇南王,乃是天大的殊荣,教段誉如何能不感激?

    他听凌天这么说,脸色一红,道:“陛下是真龍天子,舍妹能有幸服.侍陛下,乃是她们天大的福分,小臣不敢高攀。”

    凌天封段正淳父子为镇南王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在来大理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的。

    哪怕段正淳不肯归附大明,双方兵戎相见,凌天也是这么打算的。

    毕竟段氏在大理国很得民心,倒不是因为段氏姐妹才如此决定。

    帝王,无情!

    好在段正淳很识趣,知道大理在大明和吐蕃之间,必须选择一方归附。那么归附谁还用说吗?

    第二天,段正淳便亲自到天龍寺,迎接凌天御驾入城,在皇宫大殿内,请凌天登上龍椅后,送上降表、玉玺并户口名册等等。

    凌天也正式册封其为镇南王,册封段誉为镇南王世子,昭告天下,段氏镇南王之位,世袭罔替,永不削爵。

    至于大理国的文武大臣,按其官职留用。

    诏书刚刚宣告完毕,凌天就见皇宫里升腾起一条金色气柱,冲天而起。

    这帝王之气,只有凌天能够看到,张三丰虽能感觉到,却无法看见,至于别人就更不用提了。

    吸收了大理国的帝气之后,凌天脑海中就响起了系统的提示声。

    不过这一次的支线任务,显然因为难度不大,所以给的帝王魂魄也不多,只有50000点。

    可是对于凌天来说,却非常划算。

    此次得到大理国帝气,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和征服蒙古帝国相比,反倒赚了许多帝王魂魄。

    凌天傲然负手,睥睨看向殿内,从现在起,原先的段氏皇宫就成了他的行宫,段氏王族另外择府而居。

    “诸位爱卿平身。”凌天在众人山呼万岁之后,淡然说道。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充满威严。

    此时大殿里面,不仅有原来大理国的文武百官,还有随同凌天御驾南巡的文武大臣。

    凌天沉声道:“交趾国主,轻慢犯上,断绝贡品,藐视大明。其国人心狡诈,不服王化,朕有意平之!”

    此言一出,段正淳等大理臣子都非常惊讶。

    今天乃是大理国归附大明的好日子,怎么皇帝陛下,却突然说起交趾来?

    就算要出兵打仗,那也应该先打吐蕃啊?

    他们的表情,被凌天一一收入眼底。

    “吾皇英明!”随驾的大明文武,则齐声说道。

    段正淳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也道:“吾皇英明!”

    凌天不动声色的道:“镇南王世子段誉,天资聪慧,性情仁厚,朕命你为征南军总管,择日领军平定交趾!”

    段誉出列迟疑道:“陛下,臣从未领过军,恐怕能力不足……”

    凌天威严道:“朕自有安排,你只管领旨谢恩便是。”

    段正淳知道这可是好事,连忙给段誉使眼色,段誉只好迷迷糊糊的上前领旨谢恩。

    凌天又道:“吐蕃国纵兵逞凶,屡次犯我大明边境,实乃大明之患!朕已决定派遣大军,攻伐其国!”

    这回段正淳反应很快,立即道:“吾皇英明神武,大军必能攻灭吐蕃,永除此患!臣愿亲率军队,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其他大理大臣也纷纷附和,显然他们对吐蕃的仇恨,比交趾国要深得多。

    凌天赞许的看了眼段正淳道:“爱卿肯替朕分忧,那是再好不过,朕已下旨从各地调兵,共计十万人马,统统归爱卿节制。”

    段正淳激动道:“臣,粉身碎骨,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看起来领兵打仗很危险,但段正淳心里很清楚,自己不过是名义上的统帅,顶多是负责粮草辎重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替皇上出兵掏银子的,能有什么危险?

    真正领军出征的,当然是大明的将领,他只要在镇南王府里,管好后勤供应就是了。

    不过真若是攻灭了吐蕃,这头等功劳自然是他段正淳的,这等天大的好事,他怎能不愿意?

    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凌天便从龍椅上起身,在众臣的恭送声中,回到寝宫。

    【求收藏鲜花十分评价!您的支持对本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