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2章舆论鼎沸,公车上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之大奸臣严嵩 ”查找最新章节!

    大雨以前的外交政策,简单说就是——

    “所有国家都是我们大雨的小弟,不想当小弟的就等着挨打。”

    从大雨开过之初,不想当小弟,不服大雨的不少,但没有一个没挨过揍的。从蒙古到安南,从东北女真到老挝,都被大雨狠狠揍过,基本都臣服了,少数脖子硬的,比如安南,下场更惨直接被灭。

    总之,如今万年没事干的理藩院院正,终于捞到了就自己职责发言的机会,但说出的话,却与王本固同出一辙。

    “我理藩院,负责署理各个藩属国之事,故而对折畔国、莫卧帝国两国使者,来我大雨朝贡一事,有管辖职权。而首辅严蒿未经征求我院意见,便私自处置此等国之大事,属于越权行事。”

    “这理藩院院正,貌似叫马三德?”陆柄努力回忆,猛然想到:“他是徐老的同窗同年。”

    理藩院属于礼部尚书管辖,而大雨此时的礼部尚书,恰好就是徐老。

    要说徐老与严蒿的怨念,一大半在这个礼部尚书位置上。

    当年,徐老眼看就要一步登天入阁,却被严蒿以豆子玩弄了一番,入阁之梦镜花水月,竹篮打水一场空,气得大病一场。最后还是严蒿出于怜悯之心,给了他进了一小步,明升实降,从吏部尚书之位,弄到了礼部尚书之位。

    但这次风水轮流转,恰好管辖对外关系之事,是礼部尚书的职权!

    徐老便通过自己控制的理藩院,还有礼部,还有太子党的御史们,一起向严蒿发难,轮番炮轰严蒿!

    通过这本奏折,陆柄甚至能看到徐老那万年不化的怨念。

    “后面还有呢!”嘉嘉冷笑道:“好戏一出接着一出,唱个没完呢。”

    陆柄放下这第二本奏折,又拿起第三本奏折。

    这下,是正主!

    大雨礼部尚书,徐老本人!

    徐老在这个问题上,对严蒿猛烈发炮,倒是名正言顺,本来对外关系就是礼部尚书的职责么。

    他在奏折中写道:“夫我大雨,泱泱大国,国大民骄,富有四海,岂能与友邦争利?一旦争利,则友邦敬畏之心无有,与我平等交易之心滋生,此等事岂是小事?”

    他也知道,嘉嘉急于要钱的心理,故而话锋一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我大雨一旦竖起威仪,万国来朝,岂会无利可图?如今严蒿狗苟蝇营,锱铢必较,与友邦争利,传播出去,只会伤了友邦向往我大雨教化之心,对我大雨长久不利。还望陛下圣裁。”

    不愧是礼部尚书,咬文嚼字,转磨人心能力,比之前的马前卒强大太多。

    这态度,已经代表了太子党对此事的看法。

    陆柄沉默了。

    事情已经上升到了太子党与严蒿的对决,他就不能轻易发表看法了。一旦太子认定他倒向严蒿(虽然暗中是事实),他陆柄很容易成为太子攻击的目标。

    嘉嘉看陆柄和黄锦都不说话了,叹息一声:“怎么样?朕这个皇帝,当得不容易吧?又要操持大雨这个烂摊子,又要驴粪蛋蛋表面光,里子面子都要兼顾,何其难也?”

    他自是冷笑一声:“不知道未来真的让太子登基当国了,他这小子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还有各方催债鬼,是不是还能说出这等风凉话来?”

    陆柄黄锦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说话。皇帝批评太子,此事可不是小事。他们这些臣子可不敢掺和。

    好在嘉嘉也没有再说太子的坏话,一指另外两大本签名满满的奏折,淡淡道:

    “说一说吧,此事该怎么处理。另外说一声,翰林院的学子、国子监的学生,已经分别联名公车上书,要求国家善待外国使节,不能丢了大国气度。这是他们的万人公车书!”

    陆柄和黄锦心中一颤。

    所谓公车上书,典故出在汉代。汉代公车是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汉制规定,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指普通人向当权者上书言事,《史记·东方朔传》: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故而从汉代开始,公车上书,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到了大雨朝,虽然没有固定的公车上书规定,但每逢国家大事,国子监的监生们,也会基于爱国之心,联名上书。不过之前历朝,很少使用。

    想不到,这一次连翰林院的翰林们、国子监的学生,都为外国使节一事,公车上书了。

    可见民意汹汹,对严蒿何其不满。

    但陆柄黄锦这种混迹大雨官场的老狐狸、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还是套路!

    因为翰林院的翰林,归翰林院院正管!

    翰林院归谁管呢

    大雨礼部。

    背后,是徐老无疑。

    国子监的监生呢?

    国子监归谁管?

    还是大雨礼部。

    背后,还是徐老!

    所以,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看似轻飘飘的,没有实权,其实能量极大,用好了之后,完全可以与大雨内阁对抗。

    这也是严蒿推行“阁老分片负责制”,让五大阁老,瓜分六部职权的深刻用意,给尚书们找个上司,按个婆婆,用内阁瓜分六部职权。

    只是,这次严蒿在津待得时间有点长,半年不回帝城,徐老这个礼部尚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开始嘚瑟起来了。

    嘉嘉也为之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