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1章 过火(万更求订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这两天刚好做完工在家的方正良开口问道“老三,你们这新屋装修完都过了半个三伏天,定的是哪天过火去了?”

    “大哥说这两天要回来。”

    方正国还没开口,就有邻里说道“这个六月初二。”

    方正良连道“哦,对对对,六月初二,难怪你们要赶着回来了。”

    “……”

    接着话题就转到了过火这件事情上。

    “今天是哪一天了?”

    “二十六,闰五月,只有天。”

    “那就还有五天。”

    “……”

    方正国笑呵呵的起身散了一圈烟“得请你们帮帮忙,这几天要搬家具进去,还要准备做酒。”

    邻里三四都应了下来。

    “没问题没问题,我们都来。”

    “厨师喊好了吗?”

    “这个定了……”

    “……”

    这个时间点才回来,也代表着接下来的几天需要四处忙碌。

    因为在农村摆酒席的事情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而且新屋过火是个大事,在一些地方的叫法是乔迁新居。

    棠梨这一片可能跟其它地方的习俗不同,过火是个大事情。

    鲜有的会大摆酒席宴宾客。

    还会挑选特定的时辰,甚至精确到时间点完成这个仪式。

    仪式的流程不复杂,耗时也短,一般都是自家人和邻里三四参与,之后是大摆酒席宴宾客。

    有人情往来的一般都会来吃酒。

    越热闹越好。

    这个酒席一般会是收入大于支出不少。

    不过老方家的准备会稍微丰富一些,尽量让宾客对宴席满意……

    …………

    晚上,方年拿出读卡器,打开电脑,将未洗印的照片都传到了电脑上。

    方正国、林凤和方歆都围着看。

    洗出来的照片晚饭人多时,就已经拿出来让大家看过了。

    无不赞叹、艳羡、眼红。

    尤其是申城天际线的,京城故宫城楼的,大海边上的。

    讲说“哦呦,这是去了几个城市,怎么这里还像是上天一样。”

    “这肯定是京城广场!”

    “我看看、我看看……”

    “……”

    预览着电脑上的照片,林凤啧啧称奇“这照片拍得好。”

    “还有这么多拍得好的,其实可以都洗出来。”

    “妈妈,你也过来看看。”

    看着看着,就把老人也给喊了过来。

    方歆总是最高兴的“这个好看,咦,那个是我。”

    “……”

    方年几乎都附和,包括洗印的事情。

    看完照片后,方年摆弄了下电脑。

    早在之前,方年就对电脑上的比特币文件做了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

    比如启用名为‘’的来宾用户,设置了账户权限,禁用了‘’的管理员账户。

    之前把这个电脑放在家里给方歆用,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让自己忘记这件事情,不要总想着电脑里有亿万财富。

    其次是电脑在家根本没法联网。

    最后是电脑也算是电器,偶尔使用使用,反而不那么容易坏。

    但在京城时,方年发现比特币社区更新了一个叫做比特币改进协议的东西,支持了钱包文件私钥导入导出。

    于是方年刚才用手机当热点,联网完成了更新,将私钥多份导出备份到新买的各类型移动介质上。

    还好方年用的两台手机都是苹果,已经支持了热点功能。

    所以,现在无论这台电脑发生什么,都不影响比特币私钥的安全性。

    只要私钥在手,比特币就没人盗走……

    弄完这些事情,方年就开始教方歆玩电脑上自带的小游戏,比如扫雷……

    ……次日。

    方正国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出了门。

    方正良也骑走了方年买的摩托车出门。

    林凤也很快出了门。

    懒狗方年当然是在家带妹妹的,顺便看看家。

    目送林凤出门时,方年是这么说的“我看家,今天来来往往的人多,别丢了什么东西。”

    林凤望着方年,就笑“你不用找借口,我们没打算喊你帮忙,这些事情你也不会。”

    这话一点不假。

    农村里的人情世故,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

    有些事情并不是最优选择最好的。

    比如当时盖房时请大师傅,方年完全不插嘴,而到后面的装修,他却干预颇多。

    再比如过火这件事情,请谁帮忙不请谁帮忙,去哪里借东西,不去哪里借东西,都是有点讲究的。

    老方家又不是搬去城里,彻底与茅坝分割开。

    所以这些事情就跟‘钱’没关系……

    林凤走后,方年先督促方歆写作业“你写三页暑假作业,我就带你玩电脑。”

    本来很不情愿的方歆眼前一亮“好,那不会做的你教我。”

    谢天谢地,方歆在做作业上还是比较靠谱的。

    不是那种能让家长教到想揍人的样子。

    方年可不敢居功,这跟他水平高低没什么关系。

    “……”

    “写完了。”

    半个上午,方歆终于放下了铅笔,大松一口气。

    方年也弄好了电脑,笑呵呵的道“来,继续玩扫雷游戏。”

    “……”

    …………

    到午饭点,方正国跟林凤都没回来。

    懒狗方年只好下厨做了简单的午餐。

    还好昨天下午从邻里三四家拿了食材放在冰箱中。

    方歆有个习惯不错,在外面旅游时,吃得都好,回家了自己做的,也没有多挑食。

    反而是方年自己觉得不大好吃。

    比不上关秋荷做的,更比不上外面厨师做的。

    午饭后,“嘟~嘟~”大型汽车的喇叭鸣叫声响起。

    一辆大货车停在了老方家的门前。

    呼呼喝喝着往下卸家具。

    五一时,方年曾在桐凤挑选了部分家具的大致范围,具体的抉择交给了林凤,今天送了过来。

    不多时,方正国跟方正良也回来了。

    摩托车上都是东西。

    除了摆酒席当天才用到的一些新鲜食材,买回来了不少可放置的食材。

    第一天就这么过了。

    第二天在老方家的人就多了,方正国还是早早的出了门,林凤则在家里掌管大局。

    该准备的东西都得准备起来,遗漏的抓紧时间买。

    这天又来了一车的家具。

    毕竟光是卧室就需要先布置出四个。

    这天还到了一些‘高档电器’。

    “哦呦,这么轻的电视机?”

    “这得上万块吧?”

    “液晶的?”

    “……”

    “这是什么电器?厨房的吧?”

    “……”

    去年十一时,方年想买液晶电视,样貌丑陋的液晶电视动辄两三万,感觉不值就没买。

    今年大降价,且新品层出。

    赶上搬新屋,肯定就是直接上了新的电视机。

    “还有空调?你们这怎么忙得赢!”

    当看到空调后,邻里三四的惊讶更多了。

    “……”

    不过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房屋从设计上就考虑了这些东西,安装也不复杂,一个小时就装好了六台空调。

    柜式两台,卧室四台。

    都是国产格力的。

    随着一车一车的东西被运来,围在老方家的邻里三四就越来越多了。

    当所有的家具都安装完毕后,新屋有了居家的样子。

    时间也到了过火的前一天晚上。

    按照农村摆酒席的习俗,这个晚上老方家非常热闹。

    茅坝的邻里三四都在老方家吃饭,用开玩笑的话说,做酒前自己家里先吃一顿。

    食材用的都是明天会上桌的。

    晚饭后都没空摆牌桌,大家忙到十一点才相继离去。

    …………

    …………

    农历六月初二,宜入宅。

    过火的时辰定在早上六点二十八分。

    好在是夏天,大家都起得早,方正国和林凤五点钟就起来开始准备。

    老人起来得更早,连方歆都在点多自己就爬了起来。

    洗漱完之后,稍微磨蹭了一会,就开始了过火的仪式。

    由赶回家的方正斌主持。

    仪式才是最重要的过火习俗,后续的做酒其实只是为了贺喜。

    流程并不复杂。

    方年这是第二次亲自参与到‘过火’这件事中,跟上辈子一样。

    提前准备好可移动的灶炉子,用箩筐装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再装了毛巾、铺盖,枕头等日用品,最后还装了蔬菜瓜果。

    一应就绪后,当时间到点分时。

    方正斌在老屋大厅神台下敬告祖先,禀明乔迁离去,焚香燃纸。

    同时邻里三四帮忙挑担,抬火,放鞭炮,接着是方正国带头,林凤紧随其后,方年和方歆并排而行,手上都拿三根线香。

    一路走入新屋大厅。

    接着方正斌再去新屋神台下敬告祖先,禀明乔迁入户。

    实际没几分钟,过火的仪式便完了。

    有些老宅跟新宅相距较远的,才会稍微麻烦一些,需要的人也更多,毕竟象征性带着走的东西也不少。

    …………

    上午十点多钟。

    方年坐在新屋大门旁,摊开桌子放一张红纸,再拿纸笔等着吃酒的宾客上门。

    额外还有赶回家的方芬芬帮忙。

    方年负责收红包,记人情。

    方芬芬负责回红包,谢礼。

    前世也是这个流程,方年负责的事情也还是这个。

    比起来,这一次热闹很多。

    尽管方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但并不耽误这次的喜上加喜。

    自打林凤知道方年高考的卷面分是湘楚第一后,她屁都不担心。

    后面又知道了复旦大学在湘楚的理科录取线才,接着就是直接知道已被录取,只剩录取通知书,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随着人来,也有人直接就站在一旁议论起来。

    “呦,这是你们家方年?”

    “好帅的小伙子。”

    “……”

    “一表人才,高考完了?”

    “考得怎么样?”

    “有把握上什么大学?”

    “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吗?”

    林凤就在一旁回答,用一种很谦虚淡定的口吻“不晓得呢,现在都没收到通知书。”

    “考得倒是还行,六百来分。”

    “好像是过了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不过我们家方年没填北大清华的志愿。”

    “……”

    有人就问“考这么好都不填北大,填了什么?”

    “复旦。”

    “有希望吧?”

    “[]……”

    正说着话,马林巴琴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方年那台老的,电话是李东红打过来的。

    方年接通时特地不小心按了下免提,李东红的声音传出来“方年,你方便的时候来一下学校,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

    毕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嘛……

    ======

    破碗求订阅月票,均订破了,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