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9章 久别重逢
    王氏闻言,脸上顿时浮现一抹红霞,嗔怪道:“官人就会说些甜言蜜语。”

    秦桧微微一笑,随即正色道:“娘子所言极是,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秦桧的目光变得深邃,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步都需谨慎,尤其是在这朝堂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他站起身,走到大堂门口,望着蔚蓝的天空,心中暗自下定决心。

    “娘子,你我夫妻一场,我秦桧能有今日,离不开你的支持与理解。”秦桧转身,目光坚定地望向王氏。

    “但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我必须步步为营,方能确保我们的未来。”

    王氏轻轻点头,她知道秦桧的难处,也明白他的抱负。

    她站起身,走到秦桧身边,柔声道:“官人,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全力支持你。”

    “只愿我们能平安无事,共度此生。”

    秦桧握住王氏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他深知,无论未来如何,有王氏在身边,便是他最大的依靠。

    “娘子,你放心,我会小心行事,不会让你担心的。”秦桧轻声道。

    “且,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摆脱皇后的束缚,青云直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稳。”

    王氏轻轻依偎在秦桧的怀中,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享受着彼此的温暖。

    秦桧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坎坷,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数日后,朱元璋率领的大军已经来到了应天府二十里外。

    消息传来,整个应天府都沸腾了。

    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大军的归来。

    “嘿!听说了吗?陛下率领凯旋之师即将回到应天府了!”

    “还用你说,大家都知道了,此次我们大明能够收复燕云失地,全都是因为陛下不顾反对,御驾亲征!”

    “是啊!陛下有此等气魄,我大明何愁不能兴盛啊!”

    “没错!没错!”

    “有此明君,看来我们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

    马秀英与朱标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秦桧也在人群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尘土飞扬间,大军凯旋而归。

    秦桧站在人群中,他的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落在了朱元璋那威严的身影上。

    就见朱元璋骑着高头大马,身着战甲,目光如炬,他的到来无疑会给朝堂带来些许改变。

    秦桧心中明白,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与朱元璋建立联系,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马秀英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迎上前去,朱元璋下马,迎向马秀英。

    秦桧见状,也跟随着人群,缓缓向前移动,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接近朱元璋。

    “陛下辛苦了,此次出征,大获全胜,实乃我大明之幸。”马秀英提高了音调。

    “恭迎陛下凯旋!”文武百官齐齐躬身道。

    朱元璋微微一笑,伸手虚抬,示意百官免礼。

    随后上前一把握住马秀英的小手,将脑袋凑近道:

    “妹子,咱想死你了。”

    马秀英闻言心中虽然欢喜,但还是抽出小手,瞪了朱元璋一眼。

    随即道:“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回皇宫歇息吧!”

    朱元璋见马秀英如此,咧嘴一笑,点头道:

    “妹子所言甚是,咱的确有些累了!”

    听闻此话,一旁已然十一岁的朱标连忙附和道:“父皇一路风尘仆仆,儿臣已经让人备了马车。”

    朱元璋的目光从马秀英的身上移开,看向朱标,上下打量一番,轻轻点头。

    “嗯....长高了,也结实了,不错不错!”

    边说,朱元璋边来到朱标,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看来咱离开这几年,你母后将你教的很好啊!”

    “禀父皇,儿臣不敢忘记父皇出征前对儿臣的教诲,功课一直不敢有所懈怠!”朱标拱手行礼道。

    “好!很好!你没有辜负咱对你的期望。”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愈发浓烈。

    “走!进城!”朱元璋豪迈的一挥手。

    话落,抬步朝前行去,朱标面带笑容的跟在朱元璋身旁。

    马秀英见到此幕,会心一笑,也跟了上去。

    文武百官见状,稍稍落后三人一些,跟上前去。

    秦桧在人群中,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与朱元璋单独会面。

    他相信,只要自己的谏言朱元璋能够听进心里,那么马秀英将无法再行压制他的升迁。

    随着朱元璋的归来,应天府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秦桧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胜利归来的庆典,更是一场权力更迭的前奏。

    他必须小心行事,才能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朝堂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日,皇宫大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

    朱元璋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无比。

    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文武百官,仿佛要看透每一个人的心思。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林冲、岳飞等一众武将身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些人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立下赫赫战功,是朱元璋能够成功归来的关键所在。

    “今日,我们共庆胜利,也要论功行赏。”朱元璋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大殿之中。

    他开始一一点名,对每一位功臣进行封赏。

    这些封赏不仅是对他们过去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林冲!”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林冲,这位身经百战、威名远扬的武将,此刻站在殿下,神情激动而庄重。

    他身穿铠甲,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朱元璋微笑着看着林冲,继续道:“林冲,你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屡立战功,为大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日,朕特封你为‘护国大将军’,赐你府邸一座,白银千两,以表彰你的赫赫战功。”

    林冲闻言,心中激动不已。

    他深知,这份封赏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对大明所有将士的鼓舞和肯定。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道:“谢主隆恩!臣定将不负皇恩,继续为我大明征战沙场,开疆拓土!”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林冲起身。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岳飞,这位同样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之人。

    “岳飞!”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战鼓一般激荡人心。

    岳飞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双手抱拳:“臣在!”

    朱元璋看着岳飞,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岳飞,你在战场上勇猛果敢,智勇双全,为咱的江山社稷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