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8章 舍我其谁
    李牧的死最终被冠以了叛国罪名,此事极少有人知晓,因为怕影响前线士兵的情绪。

    显然,赵王迁并非蠢到无可救药。

    但,即便赵国方面已经封锁了消息,前线战场数十万赵军依然得知了武安君李牧之死。

    这一消息传出,差点引发了哗变。

    没有了主将的十万赵军,哪怕赵葱与颜聚竭力镇压,难以抵挡底下士兵的怒火。

    无他,李牧的死因也被传了出来。

    当晚,秦军发动了攻势,三面齐攻,打了赵军一个措手不及,没有主将,赵军无法系统性的组织反抗,兵败如山倒。

    这一晚,夜空似乎都染上了一层血霜,空气中夹杂着浓郁的血腥味。

    大帐中。

    秦夜与王翦相对而坐。

    “李牧已除,赵军群龙无首,夜阳侯打算返回秦国还是?”

    王翦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双眼闪烁了一会儿,心中也是佩服。

    李牧是一个不弱于他的将领,几番对阵,他只能凭借秦国雄厚的国力占据上风,一度被李牧迟滞。

    若不是赵国内部实在空虚严重,也许打到邯郸还需要几个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下名将,却死了。

    比起李牧的领兵能力,眼前的年轻人才是可怕。

    “王上少年时曾在赵国受苦受难,此番攻占赵国后,必然会亲自前来,后续我将带兵前往燕国。”

    秦夜抿了口热茶,缓缓说道。

    “大王决定攻燕了?”

    王翦皱了皱眉,眼下秦国两线作战,投入了本国八成兵力,这时攻燕,倒不无不可。

    他这边可以分兵支援。

    可,此番连攻赵魏,前者可以说报前年之仇,攻打魏国,也可以用防止魏国支援赵国做解释。

    如果继续攻打燕国,那其他国家可能就会生出想法了。

    “并非,上将军可记得樊於期?”

    秦夜摇了摇头,放下茶杯,说道。

    闻言,王翦神情微凛,疑问道:“莫非樊於期出现在了燕国?”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对秦国来说是一个机会。

    七国的君王,韩王安与燕王喜出了名的软弱,前者投降了秦国,并已经嗝屁了。

    后者,差不到哪去,做了秦国十几年的小弟。

    秦夜微微颔首:“不错,燕丹收留了他。”

    “燕丹,那个逃走的燕国太子?”王翦皱眉道。

    当初燕国太子逃走的消息可是引起了不小风波,不过后来嬴政并未追究,这倒是奇了怪了。

    没想到回国后的燕丹,居然还敢收留樊於期。

    “没错,就是那个质子。”

    秦夜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

    该说不说,燕丹这一步走的够蠢的,也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

    刺秦计划能行吗?

    就眼下而观,或许可以达到效果。

    不过从长远目光来看,这是一步臭到不能再臭的棋。

    先不谈能否刺杀成功,就说后果,此事发生,秦国举国上下必然会怒火滔天,将之全部发泄到燕国身上。

    六十万大军一出,燕国不得直接跪啊。

    且其它国家未必会支援燕国,这份自作的孽,燕国也只能含泪吞下。

    王翦点了点头,缓缓说道:“燕国督亢之地是块不错的地方。”

    老家伙就是老家伙,一眼就看中要害所在。

    暗暗嘀咕了一句,秦夜不得不感慨王翦这类武将的政治头脑。

    督亢之地是一个极具战略的要地,且还是燕国的重要粮仓,甚至比韩国的南阳还要重要。

    这样一个地方,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燕丹收留樊於期,那我秦国礼尚往来,收一个督亢不过分吧?

    “我已与郭开相约,明晚子时将军发动攻势,举火为号,届时他会派人打开邯郸城门,迎我大军入城。”

    秦夜徐徐起身,举起茶杯,道:“将军,荡灭赵国,在此一举!”

    “敬我大秦!”

    王翦同样起身,对杯虚碰,沉声说道。

    。。。。。。

    又与王翦聊了许久,直至辰时,秦夜才在夜色中离开了大帐。

    过了片刻,王翦走出大帐,抬头仰望夜空。

    今夜的夜空格外的亮,偏西的皓月,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月辉,掩盖了繁星的闪烁。

    “将军,夜阳侯此来何事?”

    一身银甲的王离走了过来,看着自己的祖父,好奇的问道。

    相比几年前的初出茅庐,如今的他浑身锋芒更甚,那股气势如身上的银甲,闪亮夺目。

    “郭开与我们约定里应外合,你准备准备,大军拔动,明夜攻克邯郸。”

    望着秦夜离去的方向,王翦深沉的目光微微闪烁。

    “喏!”

    王离面露意外,紧接着露出狂喜之色,眉飞色舞,立马拱手应了下来。

    攻克一国王都啊,此等殊荣,秦国将领有几个拥有的?

    此刻的兴奋,不亚于数年前他随秦夜踏平狼山,酣战草原。

    ......

    月下,冷寒。

    才出冬不久的燕国格外的冷,寒风刺骨,摇曳着木窗,发出刺耳的声响。

    殿内,灯火通明,旺盛的炉火在刮进的寒风中摇曳不定。

    软榻上,燕丹与自己的老师鞠武相对而坐。

    在得知三十万秦军已经打到邯郸之后,燕国的大臣们纷纷发表建议。

    有的建议联合齐魏楚合纵攻秦。

    如今韩国已被灭,赵国即将步韩国后尘,剩下的他们,如何能够独善其身。

    还有的,认为此计不妥,觉得依附秦国方得永存。

    “老师所言,我不敢苟同。”

    燕丹低垂着头,放在膝盖上的手紧了紧,继续说道:

    “合纵攻秦,看似有效,实则各国各怀心思,当年五国合纵尚且不能拿下秦国,如今魏国自身难保,齐国与秦国建交,楚国内部政权混乱,又怎能再同心协力。”

    这压根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秦国一但覆灭赵国,下一步,兵锋定然在燕魏两国其一。

    燕丹清楚明了,秦国定然直指燕国。

    “殿下有何见解。”

    鞠武常年奔波秦燕之间,他的头发早已半白,加上最近的一系列事情,整个人憔悴不已。

    他看着燕丹,沉吟询问道。

    燕丹抬起目光,吐出了两个字:“刺秦!”

    鞠武一惊,下意识的扫视了一遍周遭,旋即不敢置信的看向燕丹,似没想到他能有这种想法。

    刺秦刺秦,刺的是谁还用说吗?

    总不可能是秦夜吧。

    那一位,才代表秦国。

    良久,鞠武才稍稍平静了些许,沉声道;“殿下,刺秦一事,万难成功,反而会激怒秦国上下,皆时战端一开,山河破碎,无人能够幸免。”

    燕丹摇了摇头,道:“六国的仁人义士皆已汇聚,此等大义之事,舍我其谁。”

    “唯有诛杀秦王,天下方能有一线生机,秦国必大乱,也将无心再攻我燕国,给予剩下各国喘息时间。”

    “这些时间,足够我们联合起来抗秦。”

    鞠武尝试劝阻:“殿下可知,此事一但失败,燕国将独自承受秦国怒火,朝堂上的那些人也定然会围攻殿下,甚至大王。”

    “老师!”燕丹凝视着鞠武,眼中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道:“为了燕国,哪怕身死魂灭,也在所不惜,这是巨子曾经教导我的墨家精神,为了天下,一个燕太子死不足惜。”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农家的侠魁,昌平君这些人,都会代替天下反抗暴秦,即便他失败了,也后继有人。

    寒风刮过,在大殿内呼啸作响。

    沉默之后,鞠武老沉的双眼释然了,心底叹了口气,询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