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猜想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

    三天三夜。

    朦胧的月光洒进书房,随着最后一笔落下,秦夜停下酸软的手,缓缓合上足有一截手指头厚、纸张合订的书籍,麻木感充斥了整条手臂。

    神话小说:求魔。

    署名:圣秦书斋,夜导师。

    “就以此为第一部,无趣的权贵平民们,总得找点乐子不是。”秦夜淡淡一笑,略显疲惫的脸上,却充满了精神。

    面前摆放着三本,其中一本算是正文,一本注释,最后一本则是两种文字的转换。

    他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将秦国的所有文字简化。

    很多事情的成功,往往都是从微小而入。

    这也算得上一种精神粮食,咸阳的民众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平日里茶楼这种地方,他偶尔也见过吹牛说故事的。

    正文被他简化了,总体用的是叙述文的方式,毕竟他也不可能把整部求魔背下来不是?

    他又没有系统。

    这本书他准备从民间入手,打算投放到那些平日里人流多的地方,例如客栈、酒楼以及路边、城关下等等。

    找一些识字的来说书。

    他相信,小说这东西肯定会火起来,日后成为人们的茶话闲谈,毕竟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凑热闹属性,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圣秦书斋算是一个藏书阁,明天他打算去和吕不韦商量一下,借用一下吕氏春秋,复印一本然后扔进书斋里。

    这个想法源于那部永乐大典,而圣秦书斋,便是日后大秦的知识宝库。

    至于他所开创的神话小说派系。

    自然是他来担任祖师爷!

    羽毛笔经过三天三夜的高负荷工作,手没写断,笔倒是断了。

    “也不知道公输家能不能做出钢笔来,不过应该不成问题。”

    秦夜看着断了的笔,嘀咕了一句,钢笔赫然也在当初那批稿纸中。

    毛笔他是真用不习惯,最特么扯淡的是字还忒繁琐。

    打了个哈欠,干涩的眼睛渐渐湿润,秦夜伸了个腰:“真刚。”

    哗!

    一名劲装蒙面男子出现在书房内,单膝下跪,静候秦夜下令。

    “将这些拿去,告诉郑武先弄出二十部,然后分发到咸阳各处,交给识字之人,尽量是那些混迹人流场所、有一定名气之人,以及知识分子......”

    说话间,秦夜将求魔三本递给了真刚。

    后者拿上求魔三本,在夜色下离开了府邸。

    “四十万金,或许真的可以在秦国各地建学校,科举制兴许能够推行下去。”

    秦夜看着送过来的账本,上面记录着各国商会的买货量,以及收入。

    毕竟这只是一个起始,读书有出路后,自然不缺读书的人。

    “算了,去想这些做什么。”摇摇头,秦夜将这件事抛之脑后,拿来一根蜡烛点燃。

    还有一件事,他需要琢磨出来。

    漆黑一片的书房,空气透着些许闷热。

    墙上人影闪烁。

    火光所过处,皆为秦国地域。

    “这三十万胡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南下,他们的老大也不可能这么蠢,除非有什么内幕是我不知。”

    昏暗的光芒渐渐拉远距离,秦夜将蜡烛放到桌上,看着面前的七国地图,思不得解。

    秦赵才停了半个月的战争忽然再次打起来了,赵国猛攻之下,一举夺回了上次失去的城池。

    这是三天前发生的事。

    这一次赵国很奇怪,二十万大军汇聚边境,夺回城池之后又突然停了下来,与秦国大军对峙。

    秦夜眉宇褶皱,透着不解神色。

    二十万大军一天消耗的粮草是海量,这般打打停停,不像是这个时期的赵偃做出来的糊涂事。

    说起这个赵偃,乃赵孝成王的二儿子,年轻时跟个小混蛋无二,什么坏事都干,之后在郭开的帮助下更是娶了个倡女。

    不得不说,这个赵王偃和郭开简直绝配。

    可年轻的糊涂,不代表老了还是一样,至少赵偃还有一番能耐和魄力。

    可惜已经晚了,年轻时纵容酒色,导致想干大事时已为时过晚,身体不支持。

    但后期的赵国能跟秦国打一打,足以证明他的能耐,如此荒唐事赵偃不可能干的出,又不是韩王安。

    目光在四国扫视了一番,始终瞧不出个所以然。

    渐渐从北方下移,落到了韩国。

    一个灵光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忽的,秦夜脸色微变。

    “加冠礼!”

    “对,一定是加冠礼!”秦夜抓住了那个恐怖的解释,开始疯狂向下探索,浑身发寒,汗毛在不断炸起。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赵魏韩三国的异动,三十万胡人陈于秦国北境,赵国的再次反扑。”

    “历史上,嫪毐曾得到过三国的资助,又被检举揭发,被嬴政发现后起兵反叛。”

    “不谋而合,加冠礼必然也是三国动真格的时间。”秦夜抿了抿干涸的嘴唇,盯着地图,脸上近乎疯狂。

    良久,渐渐平复,困扰已久的念头得到释然,秦夜眼睛盯着咸阳,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原来爆发点在这。”

    想通了这个贯穿一切的源头,秦夜迅速将之整理。

    不用说,赵魏韩三国肯定达成了一个意见,面对秦国的威压,这三个国家任何一个都无法与之抗衡,唯一的求存方法便是联合。

    三个国家,足以开出一个丰厚的筹码,给胡人充充胆量,让他们敢碰秦国。

    碰巧之前在吕不韦那里得知了草原发生的事。

    游牧民族,凭着自己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因此南下劫掠成了常事。

    再者,秦国的侍人侯爵早已传遍七国,长信侯府上就有不少各国之人,这特么意味着什么昭然若揭!

    长舒了口气,秦夜神情再次凝重,“不过,这兵力貌似有些多了啊。”

    “赵国没了后顾之忧,至少可调动二十万,若是赵王偃不顾一切,将邯郸的军队以及李牧的边军全拉出来,形势可就不对了。”

    秦夜微微眯眼,没了胡人在北方,赵国便可以抽出一条金刚臂,向秦国锤过来。

    秦国固然扛得住,但还有两个国家呢!

    思索了一番,秦夜迅速得出结论,看着韩魏两个国家。

    “姬无夜和韩王安可不好搞,韩非能否劝动还是个问题,魏国顶天能出十万就烧高香了。”

    秦夜笑了笑,突然发现事情也没那么糟糕。

    这件事不用猜就知晓和韩非有关,再不济韩非也参与其中。

    毕竟这两国是个什么尿性一眼便知。

    魏国被打怕了,每次以割地赔款结束,韩国更不用说了,就是秦国的鞋垫子。

    上次五国合众攻秦失败后,相当于宣告了秦国无法战胜,而秦国的野心是吞并天下,魏国和韩国可不如赵国那般,可以和秦国打,如此,三晋联合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但,凡事要做最坏打算,换言之就是要兜底。

    魏国以十万为假设,韩国顶多五万,咸阳还要防一手嫪毐。

    “多面开花之下,或许还有一个机会。”秦夜喃喃自语,将目光缓缓移到北方,身体里的血液渐渐沸腾起来。

    是兴奋。

    片刻后,秦夜呼出口气,自行冷却。

    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是他的猜想,是否为真还需要看近段时间三国的动静。

    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那抹白色似有血丝浮现。

    天已经亮了。

    重新回到桌前,秦夜更加没有睡意,顶着两个黑眼圈,精神恍惚了一下,旋即继续投入到一张简化地图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