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人家有家叫什么流民!!
    拜托,娶个白蛇老婆超酷的正文卷第122章人家有家叫什么流民!!“这小领子,真是板正哩。”

    陆远看着镜子中的衣服,比较满意。

    这说起来,明朝真是可以算作中华民族的审美巅峰了。

    像是什么锦衣卫,绣春刀啥的就不说了。

    这官袍也是如此。

    陆远所着的官袍颜色,则是青色。

    陆远的品级,则是正七品。

    如之前所说,这神凌帝国跟地球的明朝几乎没什么两样。

    这上县知县的品级是从六品。

    中县是正七品。

    下县是从七品。

    泰宁城不大不小,不算是大县,但也不是小县。

    正七品的官儿可是难得呦。

    特别是,陆远今年才多大,这一上任那就是七品官。

    这就跟直接中举一样。

    可你回首这多年历史,又有几个人能在二十郎当岁就中举,然后做官的呢?

    陆远这个还真是挺稀有的。

    只不过就是……

    若是二十多岁正经中举进入官场的,那前途自然是没跑了。

    不过陆远并不是那种,所以跟那些真二十多岁中举然后当官的有很大差距。

    但也无所谓。

    陆远本来就没想往上升。

    就在想在这泰宁城当一辈子的父母官儿。

    这说起来,宋驰的老丈人,也就是那位布政使办事效率还真是快嘞。

    一个多月就审完了,并且上报吏部,中书省。

    陆远的这官儿,就是这位布政使上报了中书省后任下来的。

    至于这柳家的事儿,还没完呢。

    这可是按察使,不是说这省内自己审一遍就能定性的。

    就算完全证据确凿,那也得由吏部,中书省,在审。

    这两个审完了还不行。

    还得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再在审。

    这么一套套的流程下来,没个一年两年的别想完事儿。

    不过那是最后宣判。

    反正柳家现在是彻底完了,翻不了身,倒是无需在担心了。

    至于说这一两年的时间,这柳家会不会暗中运作啥的。

    别的皇帝那儿这种事儿可能。

    在老朱这儿,几乎不可能。

    这以后再听到柳家的消息,不是流放就是砍头。

    家里的几个女人都围在陆远身旁,帮陆远整理着衣冠衣帽。

    保证不出一点儿差错,一定是要板板正正的。

    虽说,这七品知县并不是什么大官儿。

    但官就是官。

    民就是民。

    赵家在泰宁城厉害吧?

    赵姨是之前叫啥?

    泰宁城的土皇帝嘞。

    那土皇帝说到底还是有个土。

    这泰宁城就算真姓赵,叫赵宁城,那赵姨见到知县那也是要先下车问好的。

    到了过年,那也得是赵姨去拜知县,不是知县拜赵姨。

    这可真是很荣耀的事儿呢。

    这当了官,陆远也得到了帝国的官运,这以后的邪祟行子便是更加害不了陆远了。

    当然了。

    以前也害不了。

    但现在跟以前还是有点儿区别的。

    这以前行子邪祟害不了陆远是因为有圣体,不管咋弄,陆远就是没事儿。

    但话又说回来了。

    陆远不是怕那些邪祟弄死自己,或者弄伤自己。

    陆远怕的是那些阴森森的玩意儿。

    但现在有了帝国的气运护佑,那些个小行子,小邪祟,隔着老远看到陆远就得跑。

    根本不敢再陆远面前露面。

    至于大行子,大邪祟嘛……

    咱可有《圣体》跟《天师》嘞!

    敢在哥们儿面前嘚瑟,囊死你!

    ……

    “夫人,侄少爷准备好了吗。”

    东厢房外,老管家站在门口催着。

    而赵巧儿则是忍不住一啧嘴有些烦气道:

    “催什么催!

    这不得好好理正理正?!”

    而外面的老管家则是连忙道:

    “省城来人了,布政使差人送来的贺表。

    他们那边儿等着……过了时辰就不太好了。”

    听到这,赵巧儿这才望向旁边的陆远。

    这说的也是,这干啥事儿都讲究个吉时。

    而陆远则是自己又整了整衣领子。

    随后便把蹲在地上,给自己整理裤腿的苏璃烟,还有宋美琴两人拉了起来道:

    “行了,不用整了,待会儿走两步就又变样了。”

    ……

    最终,在衙门口这儿。

    陆远在不少人的夹道欢迎中来到了衙门大门口。

    今儿个来的人可不少。

    这道路两旁,有省城派来的官员,有当地的商铺掌柜的。

    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

    接下来就是些流程啥的,讲讲话啥的,比较繁琐,没啥好说的。

    这事儿捣鼓了半个多钟头,在要结束的时候。

    远处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就听到一阵吆喝。

    陆远定睛一看。

    嘿。

    顾高煦来了。

    看到顾高煦,陆远还没说话呢。

    顾高煦跳下马来便是一边往陆远这边走一边埋怨道:

    “你这人,可真不把咱当哥们儿。

    要当官儿了,咋也不派人跟咱说一声,咱好来给伱祝贺。”

    陆远望着顾高煦有些好笑道:

    “你这不还是来了吗?”

    而顾高煦却是一挑眉毛直接道:

    “咱是听旁人说的,这紧赶快赶才来的,都没给你准备啥东西嘞!”

    看着面前的顾高煦,陆远则是咧嘴一笑道:

    “人来了就行,带啥东西!”

    ……

    正午时分。

    衙门的里屋。

    陆远跟顾高煦两人坐着说话。

    家里的三个女人们则是手拉着手,好奇的逛游这衙门。

    说起来,对于这泰宁城,家里三个女人除了那窑子没去过,其他的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

    就衙门这里的新鲜景儿还没看呢。

    这下可以随便看了。

    “这么快?”

    陆远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烟,一脸意外的望着顾高煦。

    燕都那边儿的厂子都建好了?

    这可也太快了,这来来回回还不到两个月呢。

    陆远寻思着燕都那边儿的厂子,怎么着也得用个小半年,四五个月。

    但没想到这就完事儿啦?

    而顾高煦则是一脸得意的挑眉道:

    “那可真是,你也不看看咱弄了多少人来干活!”

    陆远一怔随后便是挑眉道:

    “多少人?”

    顾高煦比了一个数道:

    “整整一万一千人!”

    听着顾高煦的话,陆远一脸问号:

    “啊?”

    从哪儿整的这么多人?

    难不成这小子是把军营里的军爷也调出来了?

    这顾高煦看着陆远这个样子,以为陆远是嫌弃人多了。

    到时候厂子里面要发很多工钱。

    当即,顾高煦便是连忙道:

    “你放心就行,这一万一千人全部都是流民。

    到时候都让他们进了厂子,也不用发工钱,光每天管饭就行。”

    流民?

    陆远愣了下,随后便是明白怎么个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