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4章 还有这好事?
    重装机械化集团军和轻装机械化集团军的兵力,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双方的战斗力却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首先就是重装集团军内,目前武装了大量的七五毫米以及一零五毫米口径自行火炮。

    这些自行火炮装备在机步师的炮兵单位。

    不论是机步师下的师属炮团,还是机步营的炮兵内,都有大量装备。

    自行火炮的作用是什么?

    突击以及顶点打击使用。

    传统的牵引式,或者是拖拽式火炮,他们都存在一个问题。

    如果部队遭遇突然袭击,他们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停下来摆开火炮,并且需要和步兵取得联系,才能支援步兵。

    在进攻过程中,传统炮兵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很难跟上部队的进攻步伐。

    我们都知道,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非常快,火炮的射程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己方部队的推进距离超过了炮兵的射程。

    那么就需要把炮兵阵地前移,但这需要时间,而在前移的过程中,如果步兵需要炮火支援,这个时候,炮兵是无法提供炮火支援的。

    在这种情况下,自行火炮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它可以跟随机械化部队进攻,并且它不需要像传统火炮那样,需要把炮兵阵地这些布置好才行。

    也是因为如此,自行火炮这是必须要服役的武器。

    而在轻装机械化集团军当中,的确也有自行火炮的装备,但基本上都是小口径的火炮。

    而且数量不多,因为轻装机械化集团军的作战区域,设定的是河流众多,水系遍布的地区。

    像10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这玩意儿的本身重量有点重了,在水系遍布的地方作战,桥梁以及过河等都是问题。

    所以主要都是小口径的自行火炮。

    这是双方火炮上的对比。

    在火炮外,那就是双方的坦克师了。

    重装集团军的坦克师,目前已经换装T54主战坦克,吊锤目前世界其他的各类坦克不成问题,包括豹式坦克也得被锤。

    T54主战坦克也是重装集团军下的主要装备。

    但轻装机械化集团军主要是装备的轻型坦克、步兵战车等配置。

    主打的就是一个丘陵、水系遍布的地带作战。

    此外轻装机械化集团军内的炮兵师,重炮数量相比于重装机械化集团军而言,要少许多。

    .........

    韩斌在慢慢的翻看着文件,这些文件属于政务上的文件。

    军方在改制,整编,政府方面,目前也在完善机构,同时华元也在继续发行当中。

    目前各省正在将大洋等兑换为华元。

    而华元的发行,目前已经增加到了七十亿华元的地步。

    本来最初韩斌是没准备在国内发行这么多的,一次性发行太多,并不是好事。

    只是后来韩斌看到了龙国与小鬼子的贸易往来。

    因为停战协定的规定,小鬼子的物资只能从龙国进口。

    这就导致双方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韩斌想了想,把小鬼子也给囊括进去了。

    他们的日元,韩斌不管,但华元在小鬼子本土,必须得是第一货币。

    所以韩斌又加印了几十亿华元。

    除了纸币发行这些事外,还有政务方面的,比如说教育推广、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等。

    察哈尔地区经过政府和红星集团,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才把教育和医疗做到了这一地步。

    但也没有到健全的地步,现在全国这么大的范围,你说要普及教育,推广医疗保障,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更多了。

    不过这次的推广,除了麻烦事多一点外,在人才上反倒是轻松许多了。

    主要还是系统积分多啊!

    以前一天就一两万,几万积分,那个时候。

    好不容易攒点积分,还得兑换武器装备的技术图纸,还要兑换人才。

    紧巴巴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天就有上千万的积分到手。

    一个克隆人才一百积分,一天的积分能出十万名人才。

    所以,现在反倒是不缺人才了。

    学校要老师?你要多少?

    医院要医生?你要多少?

    韩斌在慢慢的看着这些政务,一名韩斌的秘书却是轻手轻脚的走到韩斌身后轻声道:“先生,总务部总长林宏带着一位老人来要见您,说是有急事。”

    “老人?”

    秘书的话让韩斌放下手中的文件,看向秘书。

    “什么老人?”

    秘书微微摇头道:“我不知道,听说好像姓陈。

    只是他的口音,我听着有点奇怪,好像有点客家话的味道。”

    “客家话?”

    韩斌更感觉好奇了。

    “你让林宏进来吧!”

    秘书出去了,韩斌将文件扔在桌上,然后点燃一根香烟。

    等了一会儿后,林宏带着一名六十来岁左右的老人走了进来。

    老人穿着一身棕色的西装,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但眼底深处却有着点点担忧。

    林宏率先走上来道:“先生,这位是陈嘉,陈先生。他听说祖国重新归于和平,所以特地回来看看的。”

    韩斌听后站起身伸出手笑道:“原来是陈老先生,欢迎回到祖国啊!”

    陈嘉看着如此年轻的韩斌,他明显有些愣神。

    而且看着韩斌脸上的笑容,他也有些意外。

    因为在马来半岛,那些报纸将韩斌形容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魔。

    众多报纸都对韩斌严加批判。

    特别是不列颠人自己更是亲自下场,在报纸上把韩斌骂的可不轻。

    但现在看着韩斌脸上的笑容,这与报纸上看的完全不一样。

    而且韩斌年轻的着实有些过分了。

    比报纸上看着还要年轻许多。

    陈嘉伸出手与韩斌握在一起说道:“韩大帅,很高兴见到您。”

    林宏在旁边听到不禁笑道:“陈老先生,大帅这个称呼,这是以前的称呼了。

    现在你可以叫先生,也可以叫玉an shou。”

    林宏的话让陈嘉一愣,随后一脸歉意的说道:“实在是抱歉,我…”

    韩斌听后笑着说道:“陈老先生不用客气。我们坐下说话,这些称呼就不用纠结了,你哪怕是叫我韩斌都可以。”

    对于陈嘉,韩斌当然知道,他是南洋华人的带头大哥之一,在南洋华人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而南洋华人对国内支援抗战的事,可是做了不少。

    九一八后,南洋华人就开始向国内捐献钱财、物资。

    要是韩斌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那才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