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8章 书生之见
    “子文,你是想……”

    杨杰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了。

    堪察加半岛以及北部对目前的斯拉夫人来说,其实有点鞭长莫及的味道在里面。

    没办法,当前状态下的斯拉夫人,国力有限,本身的军事实力也有限。

    十多年前的时候,它甚至是被波国揍过。

    不要看不起波国,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中期的这十多年时间里,波国可是欧洲的强国。

    二十年代,波国与斯拉夫人发生过几次军事摩擦,当然,你说局部战争也可以。

    这就看个人怎么理解了,具体就是斯拉夫人被揍了两次。

    第三次的时候,斯拉夫人反手揍了波国一顿,算是为先前报仇。

    只是想要再打下去,不列颠这个搅屎棍就跳出来了,这才让斯拉夫人作罢。

    但这并不妨碍波国在欧洲的实力。

    当前在欧洲各国当中,波国的军事实力可是排第三。

    在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之上。

    当然,这不过是纸面数据,但就是纸面数据给了波国勇气。

    在二战爆发前,日耳曼对波国的态度挺好的,算是仁义的了。

    只是波国看一看双方的纸面数据,他有信心了,觉得我比你强。

    我还有兄弟在背后撑腰,我怕你?

    然后波国就对日耳曼肆无忌惮,最后的结果就是日耳曼忍无可忍,我不忍了。

    转身就把波国给揍了,顺带斯拉夫人也跑来报仇。

    于是波国就被日耳曼和斯拉夫合伙揍了,至于说他倚仗的大哥,转身把他卖了。

    这波啊,叫痛击我的队友。

    再说斯拉夫人,他们目前的主要精力就是在欧洲。

    远东地区,他们没多少精力,先前的六十万远东军区的精华,那就已经是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全部精锐了。

    还把他们东西伯利亚军区的一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团搭了进去。

    可以说是亏到姥姥家了,现在他们东西伯利亚军区就剩下一些零零散散的部队,加起来连两万人都没有。

    所以杨杰和蒋方震才会那么惊讶。

    其实对于这件事,韩斌也在考虑当中。

    看着杨杰和蒋方震两人,韩斌想了想后才说道:“其实这件事我也在考虑当中。

    只是目前还没下决定。

    至于说具体怎样,这还要看到时候的具体情况。”

    这件事是他们把韩斌逼急了的下策。

    如果他们真把韩斌逼急了,那特么我就直接威胁你本土。

    谁怕谁啊!不服就干,先干一架再说。

    宣化的韩斌和杨杰他们在谈论着未来局势和应对方法。

    但山东省政府主席韩渠,此时却是急的有些抓脑袋。

    .....

    一身黑色长袍的韩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军阀,也不像是一个省政府主席,看起来倒像是一个老先生一样。

    不过韩渠和其他军阀的确是有些不一样,他本就是一个儒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不过他也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些过于狭窄,甚至是可以说是短视。

    韩渠这个人的眼中就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这个人又讲面子,否则当年也不会背叛冯大帅了。

    一名五十来岁,一副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走进来了。

    走进来的男子看起来有些清瘦,他叫贺生辰,名字有些古怪,不过却是韩渠的首席智囊。

    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韩渠在教育方面的确是比较重视。

    至少齐鲁大地的教育在他主政的这些年来发展的很快。

    或者说他主政的这些年内,发展最快的就是教育了。

    贺生辰走进来,看着急的团团转的韩渠,脸上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一封电报何以让先生如此着急?”

    韩渠这个人,儒生出身,又看重教育。

    他不喜欢别人叫他督军、大帅等称呼,他反倒是更希望这些读书人叫他先生。

    韩渠的有些思想,你可以说他迂腐,你也可以说他脑袋不灵光。

    不过有些事却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在韩渠主政齐鲁大地的这些年,让齐鲁大地的百姓得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存环境。

    民生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教育方面得到了发展。

    这些是韩渠的功,这没啥说的。

    至少齐鲁大地的百姓,比先前河南境内的百姓过的好。

    不过有功也有过,抗战时期的事就不说了,谁都知道,他那弯弯绕绕的心思让他为此送了命。

    除去这些外,还有个,那就是齐鲁境内的土匪。

    韩渠主政齐鲁大地以来剿匪这件事也在做,只是他的剿匪,有点扯淡。

    境内的许多中小土匪,他派兵给剿灭了。

    但他剿灭大土匪的行为却是让人不齿。

    他将齐鲁大地的几个大土匪给赶到了河南去,没错,这就是他的剿匪方式。

    这几伙大土匪,一直到抗战爆发,都没被剿灭,后来做了狗汉奸,做了小鬼子的狗腿子。

    抗战结束后,这几伙土匪又投靠了金陵政府。

    在抗战爆发三年后,他们才被处死,总算是大快人心。

    .........

    看着贺生辰,韩渠有些焦急的说道:“贺先生岂能不知,这是察哈尔政府的电报,如何能不急?

    先前主政河南的刘峙,几十万大军都被击败,其中还有嫡系部队。

    我麾下不过十余万部队,如何能敌兵强马壮的定国军?

    据悉,定国军已经有一个步兵师停止缴费,正在向齐鲁大地边界靠拢。

    如果我没有一个好的回复,定国军必然会动手。”

    韩渠能不急吗?

    定国军的战力震动天下,强如小鬼子、斯拉夫人也只能在定国军的洪流下饮恨。

    刘经扶,五虎上将之首,连反抗之力都被对方活捉。

    贺生辰闻言看着韩渠笑道:“先生着想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定国军想要什么。

    如今定国军之所以看上齐鲁大地,不过是看中沿海以及津浦铁路线罢了。

    现在我们实力不济,先许给定国军些许利益,让他们罢兵。

    待我鲁军兵强马壮之日,再收回不迟。

    我们且隐忍些许时日。”

    贺生辰的说法,说起来有些书生之见,但其实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说,不就是这样的吗?

    如今定国军盘踞关外,虎踞塞外,实力强横,可横压东方,哪怕是小鬼子也没拼赢。

    这话让韩渠微微皱眉。

    “贺先生的意思是,先给他们好处?定国军要什么,我们就先给他们?”

    韩渠的心中有些犹豫,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而且定国军会不会答应都还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