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6章 魏府大喜
    西营地规矩森严,但都是为了每个人都能得到救济。在这里,排队领粥时,没人争执闹事。那些强壮的男子排在最后,也有足够的粥。官兵们守在各处,时不时有人巡视。灾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对未来充满期盼。可在东大营,他们只在有吃的时才会笑,其余时候都是愁容满面。舒莹不懂,昭华到底做了什么。差不多的救济粮,难道是灾民们的胃口不同吗至于那什么以工代赈,只是说说而已,他们怎么就相信一定能行“皇姐呢”舒莹压住嫉恨,温柔地笑着。官兵将她领到一个帐篷里。她看到昭华坐在上首位,听着官员们各抒己见。这不算什么。令她吃惊的是,一同议事的,还有几个灾民。昭华居然和灾民商议正事!舒莹对此感到不屑。这些灾民懂什么定是知道她要来,怕被她窃取战术,故意做给她看的。“皇姐,你们都在聊什么呢”舒莹施施然入座。她看起来虚心受教,心里则是——我就看你们怎么装。昭华甚是大方地解释。“在聊如何利用营地外的土地,种些小菜。舒莹,你要听听他们怎么说吗”他们,指的是那些灾民。舒莹眼底藏着嘲弄,故作感兴趣地点头。“好啊!”那几个灾民都是种地的好手。他们说的那些,昭华都听得一知半解,何况一直长在皇宫,五谷不分的舒莹。但昭华会及时发问,弄懂再继续。舒莹却没当回事儿,左耳进右耳出。左右这灾情很快过去,她了解这些作甚。由于太过无聊,舒莹找不到昭华的错处,遂以自己营地还有事为由,就此离开了。不过,舒莹倒也不是一点没听进去。别人在做,她要是不做,就显得功劳被昭华独占了。于是,她有样学样,也在本营地找了几个会种菜的百姓,让他们自己去倒腾。那以工代赈的事,就先看昭华他们做得如何,再跟着做。否则这一头栽进去,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舒莹本以为,等昭华实施什么以工代赈,灾情都处理完了。没成想,他们动作那么快。这才短短两天,她便收到消息。官员气喘吁吁来报。“公主,西营地那边……那边灾民少了一大半,都去做工了!皇上来信责问,为何我们不跟着做……”舒莹顿时紧张起来。“他们,他们真的开始了”不可能,这才两天啊!西营地的灾民去做工挣银子,大部分地方都包吃住,这大大减轻营地内的负担。余粮多了,剩下的、不能做工的老弱病残,他们每顿分到的就多了。另外,去做工的家人也会带些肉食回来,给他们打打牙祭。孩子们年纪太小,无法做工,或让他们跟着农人,去营地外的地里松土,帮些小忙放放风,或让官员授课,叫他们念千字文、四书五经。西营地上下和乐融融,灾民们渐渐走出伤痛。灾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生活的希望。官员们看着营地里的景象,无一不感慨这变化之大。“本想着,公主不懂如何赈灾,只是走个过场,好让皇上封她做长公主,不料她如此尽心尽力,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儿。”“是啊。我天启若有这样的长公主,才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夸赞昭华的奏折到了宣仁帝手里,也超乎他预料。相比之下,舒莹就做得不尽人意了。她只知道分发粮食,甚至连这点小事都做得磕磕巴巴。死了好些灾民,都是因为她管治不当。说什么将功赎罪,他瞧着倒是乱上添乱。“传朕旨意,将两处营地都交由昌平治理。”圣旨传到东营地。“公主,皇上的意思,这东营地还是您主事,但大事上还是由昌平公主做主。您配合着做就是了。”舒莹脸上的笑容狞然,“儿臣接旨!”该死的昭华!竟然要来抢她的风头!要管理两个营地,不是轻松事。昭华更忙碌了,以至于她没时间去过问其他事。比如,魏玠有没有回来,他现在如何了。她总想着,若没有意外,不出一个月赈灾就能结束,来这儿后她也写过信给他,和他说了赈灾之事。他外巡回城后,应该会等着她,若真有急事,他一定会来此地找她,而他现在没消息,必然在处理皇上赐婚的事,她不必太着急。等处理完灾民问题,被封为长公主,她再和魏玠细谈赐婚和那秘药的事。可是,人都有疲惫失望、放弃的时候。她认为的理所当然,早已被渐渐消磨。魏府。大红喜绸挂满门廊。墨韵轩。魏玠已经换上喜袍。他的脸色异常苍白,仿佛大病之人,活不长。明明是大喜的日子,陆从却是要哭不哭的模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