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十九章 享乐一代
    院外渐传来的说笑声,让院内的两人同时松了口气。

    只见进来的两人,谁手上也没空着,一人端着一个海碗,手指上还吊着一个纸包袱。

    “好家伙,还是你们这边会吃,怕是这早餐铺子一早上光豆腐脑就得卖个两百来碗。”孙国庆边小心走着,边感慨道。

    他之前去的早,恰好避开了早餐高峰。

    这二道去的时候,人就多了起来,队伍都排出弯折儿了。

    “住在这儿的都“懒”儿,能省功夫的,都不愿意耽误时间。”李想端着碗走在前走,听好友感慨,笑着解释道。

    他话里的潜台词,也是在说住这儿的人,兜里都不缺。

    孙国庆听完心想,住独门独户的缺了才叫怪。

    可是缺不缺的,跟习惯消费的关系也不是必然的。

    像他们那大院儿可以说每家最少一个拿高工资的,但他们就没有这种买早点的习惯。

    一是到了一定位置,家里会安排勤务人员照顾起居,每天吃什么喝什么,人家都给备好了。

    二是他们大院比较特殊,离大院稍近点儿的地方,是不允许买卖性质的店铺出现的。

    外人看他们这些人,刻板印象觉着他们每天是吃香的喝辣的。

    殊不知,造成这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

    其实在大院里,不少人家的口福,也至多是体现在不饿肚子而已。

    勤务人员与干活麻利能对得上号,但手艺并不代表一定就很好。

    要是恰巧分配到了没做饭天赋的,那一家人吃的饭,还不如普通老百姓家里来的可口呢。

    这种情况上一代能忍,但下一代就遭了罪了。

    他们自生下来就没吃什么苦,没有两相对比,难吃就是难吃。

    所以孙国庆他们这帮人,特喜欢吃外食。

    从小到大的零花钱,多半都是在砸在胡吃海喝上面。

    许多人越吃越好,花费也就越来越大。

    尤其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一代,口袋里钱没几个,摆起谱来倒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今儿个是东来顺,明儿个是全聚德,后儿个就奔老莫去了。

    自个儿吃还不行,就喜欢呼朋引伴,显得自己特局气似的。

    算下来,这哪顿饭都不便宜,没个十几二十块的,根本花不开。

    一个月的零花钱,一顿就被造了个差不多。

    不过,他们倒也能撑。

    这两天你请,过两天我请,反正前面十来天,大家过的都挺潇洒。

    到后面就不成了,一个个儿的兜比脸还干净。

    那哪行呀,他们可是自诩引领风尚的年青人,老实在家呆着就不是他们的风格。

    抱着这样的想法,一个个儿的就开始想歪辄儿了。

    李想一边吃着油炸子,一边听着孙国庆说着如今年轻人的风气,用来佐以下饭,听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别看着都才十五六岁,哎哟~个个儿烟酒都沾,看着实在不像样儿。”孙国庆在喝了一大口豆汁儿后吐槽道。

    “好像现在的青年人,比我们那会儿是浮躁了些,我们家小弟以前多省心一孩子呀,去年不也在家为了新衣服闹别扭嘛。”李想说完,接着吃起了豆腐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