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为小流忙写得歌,就这样诞生了
    <b>inf</b></div>                  眼瞧着再过几日,就将进入80年代了。

    到那时不只是国内,整个世界都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燕京城的夜晚,北风萧萧、街道冰冷。

    但这一会的燕京饭店,却是另外一副热闹的光景。

    由于今晚是平安夜,于是看在外汇的面上,中西餐厅到这会依然保持着张灯结彩、灯火通明。

    享受着周到服务的老外们,仍没有要挂账走人的意思。

    客人们兴奋、服务员也跟着兴奋。

    随着外宾队伍的茁壮成长,服务员们每天能收到的小费,早已经超过了自己个的工资。

    这事要搁在从前,肯定就老老实实的上交组织了。

    可到了现在,叮叮当、叮叮当……

    今晚,餐厅的背景音乐,时不时就会放一曲《铃儿响叮当》。

    给小鱼和小白听得,都能哼哼唧唧的跟着唱了。

    “小江同志,”李谷壹惊讶的看着江山“如果今晚没遇见你,我还真不了解《何日君再来》居然是一首抗日歌曲!”

    “亏了咱俩还是学音乐的呢,”古健芬正听的意犹未尽“竟一点都不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三星,”

    陈佩丝嚼了嚼故事的味道

    “广告居然还能这么打,不但出钱拍了部电影,还花钱请人编了首歌?这也太厉害了。”

    一向见多识广的黄永钰,也表示赞同“大手笔啊!”

    “能赚回来吗?”刘小庆一直在好奇“这得花不少钱吧?”

    “赚大发了,”

    在江山的眼里,聊起那个年代的广告人,国内外捆一块都不及一位方液仙。

    “三星牌雪花膏、三星牌花露水,那些个小姐太太们,甭管之前用得是什么牌子,等电影上映后,高低都得去买几样抹抹了。”

    “那是,”黄永钰觉得换做是他,也会去抹

    “都喊出抵制日货,支持国货的口号了,别说是女人,就连咱爷们也得去称个二斤雪花膏提回去!”

    江山特用力的点了点头,能带头喊出这口号的还真是位情商、财商的双拥人士。

    “方液仙这位爷嘴里的抵制日货,可还真不是随便喊喊的。”

    为了抵制一款垄断上海的“野猪牌”日本蚊香,方液仙立刻出钱买地,建了第三家专门生产蚊香的三星工厂。

    但,当年的蚊香成分中,有一种名叫除虫菊的原料,还就非得从日-本进口。

    方液仙就听不得这号事,赶紧让手下加钱从美帝进货。

    谁知一番打听后才知晓,原来美帝的除虫菊也是从小日-本那进的货。

    给逼急了的方液山,立刻决定把战线扩充至乡间田野。

    于是,大片大片的除虫菊培植田,就这样扎根在了江浙一带。

    “很快,国货三星牌蚊香就彻底取代了小日-本的蚊香,”

    说到这,江山又想起了一件事“你们知道当时的三星牌蚊香,是谁给当的广告代言人吗?”

    “代言人?”

    “代言人就是商品的宣传大使,”江山解释了一句“就像小庆那样的。”

    刘小庆特配合,立刻就摆出了幸福可乐宣传照上的姿势“对,就是我这样的。”

    “明白了。”

    “我猜到了,”李谷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定是周璇,《何日君再来》这歌就是她唱的。”

    谷健芬点点头“有道理。”

    黄永钰也觉得有道理“要说那个时候的上海滩,还真没几人能比得上周璇。”

    “的确就是周璇,”江山点点头

    “但对于这位代言人,方液山一直就不大满意。因为当时有一款蚊香的代言人,比周璇的名气大多了去了。”

    “大多了去了?”黄永钰听笑了“总不会是老蒋吧?”

    “……”

    江山扭头看了黄老师一眼,但什么话也没说。

    黄永钰被他这一眼给瞧的,直接就愣住了“不会吧,还真是老蒋?”

    众人跟着也吃了一惊,这个答案也太意外了。

    但很快,江山直接把这答案给否了“他不行,再往上猜。”

    “还往上猜?”

    黄永钰和在坐的几位交流了一下眼神“总不会是……?”

    还没等他说完,江山就点了点头“没错,那蚊香的代言人就是孙文先生。”

    “是他?”

    “那你猜得是谁?”

    “太不可思议了,”陈佩丝都快听傻了“这么大一官,居然会去给一盘蚊香当代言人?”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那款蚊香不但请了国父当代言人,就连商标用的都是国父的照片。”

    陈佩丝“这也忒……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何止是他,在坐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刚见识广告没多久的人。

    高低是没想到,过去的前辈为了宣传国货会如此拼搏。

    其实不止是前辈,后浪中也不乏广告人。

    下台后的戈尔巴乔夫,不但接拍过v的广告,还在必胜客的广告中客串了一把顾客甲。

    奥大利亚的陆克文刚被取代时,立刻就被航空公司请上了报纸,配文曰想要休息一会吗?只要花上99元,就可以飞至阳光海岸。

    “今天这局没白来啊,”

    陈佩丝举杯和江山碰了碰“咱们上次拍的那广告,后来怎么着了?”

    刘小庆两眼一抬“对啊,选上了没有?”

    “就这伱们还用问?”江山喝飘了“咱们仨搁一块攒得广告,到哪还不得横扫一片啊!”

    黄永钰“啧啧啧。这就开始喘上了?”

    邵伯林“看来没少喝。”

    谷健芬和李谷壹相互看了一眼。

    “江记者,”李谷壹看着江山笑道“刚刚你说,可以为每一首歌做宣传,那……如果是《乡恋》呢?”

    江山估计她会有这一问“如果是《乡恋》的话,就更简单了。”

    “你会怎么做?”

    “当然得先从歌颂王昭君的故事开始说起,”

    江山用筷子蘸了点菜汁,然后在新换的白色骨碟上画了位古代美人的头像

    “等人设立起来之后,跟着就上段歌词你的身影、你的歌声……

    读者们一看到这就全都明白了,原来这歌里面所恋的那位是为国远嫁的王昭君啊。”

    陈佩丝响指一扣“到那时候,我倒要看看,谁还会说这歌是黄色歌曲?”

    二子同志依然是那么纯粹!

    “可他们现在不但攻击我的唱法,连给这首歌演奏的乐器都在批评。”

    改开初期,力求创新的编曲,为了让《乡恋》更具新意,特意从海政歌舞团的仓库里,翻出了久未面世的电子琴、架子鼓和吉他。

    结果,也不幸成了陪批的对象。

    听到这,刘小庆也帮着点了点头

    “当时录制《小花》的主题歌时,燕影厂的很多老同志都跑进了录音棚,吵着要用民族乐器。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把两种配乐都录了一遍,最后在王厂长的坚持下,才给定了新式乐器。”

    “但后来等电影播出之后,却依然被音协划进了靡靡之音。”此时的李谷壹,深深的叹了口气。

    “音协的交流会,我也参加过几次,”古健芬越想越气

    “也不知道这帮人究竟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准,《小花》中的两首歌居然都被说成是小流忙才会唱的歌。给我气的,还没散会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刘小庆“什么决定?”

    谷健芬的声音一扬“给小流忙写歌呀!”

    李谷壹“噗”的笑了出来“看来只要是我唱的歌,就没一个是省油的。”

    说到做到的谷健芬,当天回家后就在一本名叫《词刊》的杂志上,找到了一篇《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词。

    在得到词作者的允许后,经由谷老师亲手谱曲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这样诞生了。

    “团里根本不让发表这首歌,说我这歌是在毒害年轻人,群众们是不会喜欢的,”谷健芬继续愤愤不平

    “于是我就和爱人带着印刷好的曲谱,走到群众中去,一句一句教他们唱歌。”

    临走前,还会发出一张张调研表。

    “按照这些调研表的结果来看,有99%的群众都喜欢唱这首歌,结果团里看到结果后依然不认可。

    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更多的学校、工厂,让更多的同志都学会唱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你那歌怎么唱来着?”

    黄永钰早就想听听真面目了“也教教我和老邵呗!”

    “对对,”邵伯林连声说对“咱们两个八十年代的老一辈,也想跟着你们一块唱。”

    “准备好了吗?”

    谷老师的架势,立马就拿了起来“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预备——唱!”

    “年轻的朋友们……”

    一旁的江山忍着笑,也跟在里面一块学了起来。

    学习的期间,还不忘开小差盯了两眼远在5米开外的小鱼和小白。

    一双小姐弟正忙着和两位5、6岁的国际友人,一块做游戏呢。

    双方各持一国语种的小几位,竟可以轻轻松松的无障碍交流!

    在众人看来,那几个小家伙能使的肢体语言,才是最令人羡慕的。

    随着投向远处的目光,江山又摆出了一副文艺青年的模样。

    如果没回到当今这个年代,他是很难想象那些个流行了整个80年代的歌曲,在此时竟被骂得如此难听。

    “激起的风浪越大,越证明你们的歌是有影响力的,”

    此时的江山,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

    “作为春风度的宣传策划人员,我决定不但要为《蔷薇处处开》宣传,还要为你们的歌鸣不平!”

    收回了炯炯的目光后,江山转脸对着谷健芬笑道

    “您这首歌很好听,我得琢磨个法子,让更多的同志都能听见这首《年轻的朋友》。”

    “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没错,是该会一会了。”

    “小江要是准备为你俩的歌做宣传,”

    相比朱逢博,黄永钰并不认为眼前的这二位有多大名气“那你们可真是有福气了。”

    “你们别看江山的年轻小,”邵伯林也开始为江山代言“由他设计的广告都已经走出国门了。”

    谷健芬“是嘛?”

    李谷壹“我就说嘛,太平洋公司怎么会去听他的建议!”

    “前阵子,还替大白兔奶糖设计了外包装盒。”陈佩丝同志忽然想起了昨天刚收到的礼物。

    “幸福可乐的广告都看过吧?”要说这事,刘小庆最有发言权了“也是江山同志给策划的。”

    越听越咋舌的谷健芬忽然想到了什么,她赶紧给李谷壹递了个眼神。

    李谷壹一见对方那表情,立刻微微点头表示收到。

    “小江同志,”

    随后,她郑重的看向了江山“我记得你说过,你也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吧?”

    “东方都市报记者江山,”

    江山立刻老本行上身,边说边递出了两张名片“欢迎二位老师上浦江找我玩去。’

    李谷壹接过名片仔细看了看,能办得事还真不算少。

    虽然只是半路拼桌,但一番横跨时代、行业,外加七嘴八舌的交流后。

    江山在李谷壹的眼中,还真成了一位与众不同的新时代小青年了。

    “既然是记者,平时也会在报上发表文章吧?”

    “必须啊,”江山很肯定的笑了“咱就是吃这碗饭的,不然,也不好为朱逢博老师的歌发声呀?”

    “我这里有一篇文章,保管内容属实,”

    说话间,李谷壹从自己的小皮包里拿出了两页稿纸“不过,你们东方都市报……敢发出去吗?”

    ……

    返回邮局招待所的路上,酒后寒的陈佩丝冻得跟孙子一样。

    虽说吐词不大清晰,但好歹调还是那个调“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背着小鱼儿的江山“属于我。”

    抱着小白的刘小庆“属于你。”

    二重声的黄永钰和邵伯林“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虽然,这一段路程相距不远。

    但对于这几个走一路,唱一路的新一辈来说,依然表示够呛。

    于是,江山同志很开心的为大家,开了几间1块2一晚的单间。

    ……

    12月25日,距离1980年还剩下整整一周的时间了。

    上午,记者丁铃铃按照之前约好的时间,走进了南-京路上的东海咖啡店。

    清咖1毛8,奶咖2毛3。

    在点好了两杯咖啡后,身穿一件深蓝色长大衣的朱逢博,微笑着看向了面前的记者同志。

    “您好,朱老师,”面前这位年轻的女记者,似乎一点都不紧张

    “大家都爱听您唱歌,请问您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位歌唱家吗?”

    “不是的,”朱逢博很客气的笑了笑

    “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位建筑设计师,所以在18岁那一年,我考进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

    “……”丁铃铃愣了一拍“那之后,为什么又走上了音乐……”

    说来话长,但长话也可以短说。

    一问一答几个回合后,采访的气氛渐入佳境。

    “你说什么?”

    朱逢博差点打翻了手里的咖啡“廖经理找的那位负责人,就是你们科的科长?”

    很显然,朱逢博已经听说了《蔷薇处处开》出港转内销的事。

    “是的,”

    丁铃铃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当天的东方都市报

    “您瞧,咱们报社针对《蔷薇处处开》的系列报导,已经从今天开始了。”

    顺着对方的指点,朱逢博很快看见了头版上的那条“热烈庆祝”的短讯。

    “这……”

    她一时有点转不过弯了,愁了两天的事,这一会竟然“成喜讯了?”

    丁铃铃没说什么,只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滴答作响。

    几分钟后,朱逢博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了两页稿纸

    “来之前,我还有点犹豫,”

    但,既然大家已经上了同一条绳了“我自己写了点东西,你们报社如果胆大的话……兴许能用得上。”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