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1章 必须积极面对
    李飞立即打电话告诉常乐、任总和徐总。

    上述三人,当天下午就聚集平头哥研究院的Ai大楼。

    三人看完前后两次的问答内容后,都陷入沉思。

    许久,徐总说:“既然列出了时间表,就说明模型应该已经有了时间概念。”

    常乐问:“那为什么第二次又问不出了?”

    徐总说:“可能……是在有意识的隐藏自己?”

    常乐说:“但是不可能啊,4000多亿的参数,怎么可能产生意识?涌现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任总说:“这期间一定发生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建议和这位提问的工程师好好回忆,看看有哪些细节是我们忽略的。”

    常乐说:“我已经告诉马总了,他那边尽快赶过来,辛顿教授也会来。”

    徐总问:“哦?说动了?”

    “这是必然,有意识的语言模型,任何一名科学家、学者都会有浓厚兴趣。”

    第二天上午,小马哥出现在江州平头哥研究院。

    与之一同前来的还有辛顿、苏茨克维和克利切夫斯基师生三人。

    辛顿对4000多亿参数就能产生意识,既惊讶,又好奇,更多是担心。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它是人类新纪元的开端,还是末日来临的序幕?

    辛顿联系了两名得意门生,苏茨克维、克利切夫斯基一听,二话不说紧随而来。

    当辛顿、苏茨克维和克利切夫斯基三人在小马哥带领下,跨过平头哥研究院大门时,心里有种激动情绪在喷涌。

    西方媒体一直在丑化、恶魔化乐达投资。

    称其为“强盗”“小偷”“野蛮人”“秃鹫”……

    但是对于平头哥研究院,评价却相对客观,认为这里是东方世界的科研圣地。

    陶铝材料至今仍未被西方的研究机构揭开神秘面纱,认为这是上帝杰作;

    固态电池从这里走向世界,改变了全球新能源发展格局;

    至于“乙克”,则拯救了全球4亿人。

    尽管它内外有别、价格歧视,被人诟病,却依然被认为是拯救病人的“福音”。

    进入AI大楼。

    在小马哥介绍下,辛顿、苏茨克维和克利切夫斯基三人一一和常乐、任总、徐总、刘院士等大佬握手。

    然后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模型上。

    辛顿教授查看了t的算法,以及训练思路。

    然后再与那位问答工程师交流一番。

    最后他肯定说:

    “你们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迭代的速度超出了想象,领先了全球……”

    “我想,它应该是有了意识,而且是那种很高级的意识……”

    “我不确定它为什么要隐藏自己,但想来不太会是好事。”

    苏茨克维说:“你们注意,在问答上,它已经没有恒定、固定的回答,总是会在细微处自行调节。”

    “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应对?”小马哥问。

    “必须要积极去面对,它的智慧很可能已经超越人类。”苏茨克维严肃地说: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思考如何培育出风险可控的AGI。”

    “我认为,必须要有一整套超级对齐的思维。”

    “如果不这么做,自然选择与对进化的本能渴望,将会占领AGI,让它视自己的生存为最重要的事……”

    超级对齐,是苏茨克维一直思考的问题。

    即如何让AI系统发展的终极目标,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利益。

    “我强烈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超级对齐部门,制定一整套故障安全程序来监督t的运行和发展。”

    “在这套故障安全程序正式运行并有成效前,不要对外开放。”

    “它监督的内容包括网络信息安全、是否教唆实施犯罪行动、是否泄露核机密或生化武器技术等……”

    苏茨克维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思考。

    已经退休的克利切夫斯基则带着不可思议的口吻说:

    “想不到我们当年确定的算法,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

    “实际上,我们并不确定这套算法最终能不能生成意识,我们只是希望它会是更好的工具。”

    常乐听完三人的话,趁机说:

    “辛顿教授,苏茨克维先生,克利切夫斯基先生,我们可以接受你们的建议……”

    “但是,超级对齐部门该怎么运行?”

    “故障安全程序又该怎么制定?”

    “怎么发展?”

    “怎么限制?”

    “我们一无所知……”

    “所以,我们想邀请三位加盟平头哥研究院的AI项目组,主持这个超级对齐部门。”

    苏茨克维和克利切夫斯基互相对视,看向辛顿。

    辛顿思忖道:“常先生,我们可能需要时间考虑。”

    “没有问题,在最终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希望三位认真考虑我们的邀请,为了人类……”常乐的话很郑重、严肃、认真。

    辛顿三人点点头。

    为什么要邀请三人?

    平头哥研究AI项目组有共识。

    常乐、小马哥、任总、徐总、刘院士等人都有共识。

    这波AI浪潮的源头,就是三人当初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也许大多数公司认为,算法不稀奇,关键在于算力和数据。

    但必须正视一个事实。

    辛顿师生三人,尤其是苏茨克维,十多年来,一直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前沿。

    其每个阶段的成果,都可能是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苏茨克维参与或主导的工作,一度改变了计算机视觉领域、机器翻译甚至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进程。

    其研究论文被引用超过42.7万次,成为引用量最多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

    当事物的发展超出预计之后,如何去应对?

    还是需要回溯到事物的源头,来寻找答案。

    酒店。

    辛顿师生三人聚在一个房间,讨论这件事。

    “老师,现在该怎么办?我很疑惑,为什么仅有4000多亿的参数就能产生意识,更关键的是,这个意识似乎还在自我隐藏。”苏茨克维说。

    “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谷歌的语言模型目前仍然像是一个复读机。”辛顿说。

    “会不会是他们隐藏了什么?”克利切夫斯基说。

    “不。”辛顿摇头:

    “他没有必要隐藏,产生意识大概率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我能感觉到他们很惊慌。”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怎么应对这场可能会对未来产生危害的危机。”辛顿继续说。

    “今年,openAi公司一直处于停摆状态,奥特曼在到处与机构对接,寻找资金,而我在思考安全控制程序。”苏茨克维说:

    “但是t完全打乱了我原先设定的预期,它比其他公司的语言模型都要突然……”

    “我原本以为意识应该是20年后的事情。”

    “你想加盟他们?”克利切夫斯基问。

    “有这个想法。虽然这是一场危机,但也可能是一场难得的机遇。”苏茨克维点头:

    “乐达投资不缺资金,他们对AGI既真诚,又审慎,在t上,我仿佛看到了未来……”

    “而培育出可以为人类服务的AGI是我一生的梦想。”

    “Alex,你了?还想退休吗?”辛顿问。

    “我?我之所以去年选择退休,就是不想再接触人工智能,它很枯燥乏味,甚至痛苦。”克利切夫斯基说:

    “但是现在,它似乎变的有趣多了,我心里有一种情绪在告诉我,应该站出来。”

    “老师,你了?”苏茨克维和克利切夫斯基看向辛顿。

    “我一直很担心,担心AGI一旦成熟,会造成各种灾难性后果。”辛顿说:

    “而源头就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必须在技术上去积极面对。”